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为深入研究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了解NS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分布和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RT-PCR扩增出禽流感病毒NS1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pEGFP-N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N1-NS1经脂质体介导转染293T细胞和Hel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NS1在细胞...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鲍氏层孔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鲍氏层 孔菌发酵产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将鲍氏层 孔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不同的处理,分级纯化抑菌活性多糖,比较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鲍氏 层孔菌发酵产物对7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鲍氏层孔菌发酵时间为20 d时,发酵产物对杨树 烂皮病菌的抑制率最高;鲍氏层孔菌发酵产物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上清液醇提物 中;醇沉体积分数为50%醇提物中的多糖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供试醇沉级别中最高。鲍氏层 孔菌含有抑制病原菌的有效成分,具有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75.
南北中华绒螯蟹挥发性物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南北两地中华绒螯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以江苏阳澄湖和辽宁盘锦的中华绒螯蟹为材料,采用电子鼻研究新鲜、100℃和150℃加热温度下的蟹肉挥发性物质,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对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的南北中华绒螯蟹均检测出较高的醇类、醛类和碳氢类物质;经100、150℃加热后,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变成酯类和碳氢类物质。两地新鲜的中华绒螯蟹中均检测出1-戊烯-3-醇、三甲胺和柠檬烯等物质;经100℃加热后,2种蟹均检测出2-戊基呋喃;150℃加热后,阳澄湖蟹还能检测出高含量的柠檬烯。本研究结果对开发螃蟹风味食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研究温度驯养和CO2驯养对南极鱼P.brachycephalum的肝指数(HSI)和Fulton′s K肥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高温驯养显著提高P.brachycephalum的肝指数(HSI),1 900μatm CO2驯养没有影响该鱼类的肝指数(HSI),而温度和CO2驯养均没有影响该鱼类的肥满度。说明P.brachycephalum对温度和CO2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5℃的驯养环境有可能更有利于它们的生理状况。  相似文献   
77.
提出了一类Lipschitz非线性连续时间时滞系统基于非均匀采样测量的网络化状态估计方法.利用线性连续时间系统采样控制的方法,在考虑系统和网络传输时滞及量化等因素的条件下,通过构造新的李雅普诺夫泛函得到了保证估计误差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状态估计器增益矩阵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例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不同来源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畜禽中沙门氏菌的携带状况及其毒力和耐药性,为动物源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控提供数据和依据。[方法]从山东、吉林、江西、新疆和云南等地区采集样本,用国标法分离鉴定沙门氏菌,用沙门氏菌血清型试剂盒检测血清型,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最后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健康畜禽和发病畜禽样本中的沙门氏菌分离率分别为20.67%(141/682)、6.13%(45/734)。发现4种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分别为德尔卑(42.6%)、印第安纳(26.2%)、肠炎(17.7%)和汤普森(17%)。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检测SPI-1~SPI-5上的5个核心蛋白基因和spv A、B、C、D和R毒力质粒基因,其中健康畜禽样本中沙门氏菌毒力岛上的基因携带率与发病畜禽样本中的携带率基本一致,但发病畜禽中的菌株毒力质粒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健康畜禽。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除多西环素和庆大霉素外,发病动物中的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比健康动物中的高。猪源与鸡源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呋、氧氟沙星、粘杆菌素的耐药率差异显著,对其他抗菌药物略有差异,但不显著。健康畜禽中的多数沙门氏菌株耐药1~2种,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5.32%;发病畜禽中耐药10种以上的沙门氏菌占分离株总数的44.44%。[结论]发病畜禽中的沙门氏菌分离率比健康畜禽中的低,但其毒力质粒基因的携带率较健康畜禽中的高,且耐药情况较严重,多重耐药率高。该分析结果可为沙门氏菌的危害评估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以‘松滋野生’胡萝卜和橘色栽培品种‘Amsterdam’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为试材,深入分析‘松滋野生’染色体片段对后代植株始花期、主薹高及单株种子量的遗传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始花期在两年间均为偏正态分布,而主薹高均呈正态分布,单株种子量仅在2015年表现为正态分布。方差分析表明,3个性状在基因型间、年份间、基因型 × 年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基于最新胡萝卜基因组数据构建了一张含有2 027个Bin(共154 776个SNP标记),总图距为1 436.433 cM,平均图距0.709 cM的遗传图谱。QTL定位分别获得了2、4、2个与始花期、主薹高和单株种子量相关位点,表型贡献率在14.6% ~ 23.8%之间,其中始花期位点DIF5-1和主薹高位点MSL5-1位置重叠。  相似文献   
80.
不同有益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有益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探讨了授权专利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3.66%,其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占33.5%;黑曲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74.77%;少根根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4.19%;酿酒酵母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9.15%。黑曲霉、少根根霉固态发酵的普洱茶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分别占31.24%、24.04%;酿酒酵母固态发酵的普洱茶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都比较高,分别达21.89%、24.07%。感官审评表明,绿色木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陈香透花-木香;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陈香透花果香;少根根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甘滑,陈香浓;酿酒酵母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和甘滑,香气陈香较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