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光照与苹果果实品质及叶片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与苹果果实品质及叶片营养状况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目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位。据调查,现有苹果种植面积中,75%以上是近10年来新栽植的幼树,绝大多数为密植。由于适用于密植果园的栽培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滞后,造成大面积果园早期郁闭...  相似文献   
52.
以"王林"苹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常温(20℃)、低温(0~2℃)2种贮藏温度下果实的香气成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王林"苹果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和酯类物质。不同贮藏温度下"王林"苹果香气物质组分不同,常温贮藏下"王林"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己烯醛、1-己醇、丁酸乙酯、己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低温贮藏下"王林"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己烯醛、1-己醇、6-甲基-5-庚烯-2-醇、己酸-2-甲基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贮藏温度下"王林"苹果香气成分均表现出醛类物质相对百分含量下降,醇类、酯类物质含量上升的规律,但低温贮藏抑制了醛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及醇类、酯类物质的生成,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53.
2012年我国苹果经济栽培面积3331.5万亩,产量3370万吨,占世界的51.8%,但矮砧栽培面积仅占8.01%,与发达国家(90%)差距较大,筛选适宜的矮砧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M9-t337是荷兰选育的苹果矮化砧木,早果性好、丰产性强,自根砧繁育容易。  相似文献   
54.
苹果套袋及除袋技术对果实微域温湿度及光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探索套袋果实微域温湿度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套袋栽培技术。本试验中采用温、湿度自动监测仪, 研究了套袋及除袋技术对果实微域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和除袋方法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袋内微域温湿度及其果实表面温度。在一天中不同时刻除袋, 套袋果表面温度与气温和裸露果表面温度有所不同。除袋方法对果实温度有一定影响, 分次除袋更有利于果实对强光的适应。  相似文献   
55.
微域环境及外源物质对苹果果实5'- 核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果实所处的微域环境对果皮组织中5'- 核苷酸酶活性有很大影响。无论套袋与否, 均以树冠西南方位果实的酶活性最高。由于套袋提高了微域环境温度, 果实5'- 核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不同类型果袋所形成的微域环境不同, 对果实5'- 核苷酸酶活性影响的效应有异。在一定范围内, 缓慢持续升温或起伏升温都有利于果实5'- 核苷酸酶活性的提高, 但如果升温时间太短, 或温差变化太大,则不利于酶活性的提高。果实在35℃、40℃或48℃处理温度下, 高湿状态均有利于果实5'- 核苷酸酶活性的提高。4种外源活性氧处理均使果实5'- 核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 而外源CaCl2处理果实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55.39%。  相似文献   
56.
‘天红2号’苹果品种源于‘红富士’苹果的单株变异,为短枝型,单果质量260 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以上,果实香味浓,着色优良,果面光洁。  相似文献   
57.
曹晓凤  邵建柱  孙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570-2571,2607
[目的]筛选一种快速有效地提取高质量的苹果成熟叶片总RNA的提取液。[方法]以红富士苹果成熟叶片为材料,用3种不同的提取液提取苹果成熟叶片的总RNA,并通过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T-RCR检测RNA质量。[结果]3种试剂中2种可以提取出总RNA。[结论]用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和RNAiso Plus搭配使用和RNAiso for Polysaccharide-rich Plant Tissue单独使用均可提取出质量较好的RNA,前者质量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6种果袋和2种光照强度及温度的组合处理,研究果实所处微域环境及其表皮组织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黑色袋内光照条件较弱,但袋内温度最高;双层袋光照强度几乎为0,但温度维持相对稳定。而在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处理下,全日照与1/3光照相比,会诱导大量O2-产生,同时也会提高5'-核苷酸酶、SOD、POD活性,但最终维持较高MDA含量,致使细胞膜系统受到伤害,对果实表皮组织不利。结果说明,果实摘袋前后的环境变化与果实抗性相关,摘袋时间与方式对可降低摘袋后果实日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为明确苹果锈果类病毒在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中的分布特征、种传率以及药剂脱除效果,以带毒母株上的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为试材,运用RT-PCR技术分析了八棱海棠果实不同部位锈果类病毒的带毒率、实生后代的带毒情况以及氢氧化钠脱除病毒的效果。结果表明,八棱海棠果皮、果肉、种子以及种胚均不同程度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其带毒率分别为96.0%、96.0%、52.0%和4.0%;该病毒可经种子传递给后代,种传率为12.1%;经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0、15、20 min,种子的病毒检出率均为0,但后代实生苗的带毒率分别为2.5%、1.3%和0。表明苹果锈果类病毒可侵染种子不同部位并经种子传递给后代,氢氧化钠浸种是脱除该病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秦子禹  孙建设  王娜  邵建柱 《园艺学报》2015,42(7):1400-1408
为建立一种检测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根据ASP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体外转录的RNA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检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决定系数达0.996,扩增效率为99%;该方法特异性好,与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均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1.31 × 102 copies ? μL-1,灵敏度比常规RT-PCR高100倍;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85%。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田间样品中ASPV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