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春兰组织培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春兰原球茎液体和固体交替培养繁殖速率快于单一固体或液体培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配方1/2MS 0.7%琼脂糖 30g蔗糖 0.01%活性炭,pH值为5.4-5.6。增殖培养基配方1/2MS 0.1~0.5BA 0~0.01NAA( 0.7%琼脂糖) 30g蔗糖 0.1%活性炭,pH值为5.2-5.4。  相似文献   
22.
宁88(原名宁03—88)是宁波市农科院以宁2—2/宁98—56为母本、秀水1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审证号:浙审稻2008003号)。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宁波市传统优势农产品奉化芋艿的起源、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综述了奉化芋艿栽培技术包括间套作方式、促早栽培、平衡施肥、克服连作障碍等技术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及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24.
从基因水平建立名贵春兰品种的鉴定方法,突破以往只能用传统方法鉴定名贵春兰品种的局限性;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8种主要名贵春兰品种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筛选出16对引物,这16对引物在18个名贵春兰品种中共扩增出34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21.56条带),其中有多态性带169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带10.56条),多态性比例为48.99%;通过这些多态性条带的不同组合,可明确将供试的18个名贵春兰品种加以区分,并作为18个名贵春兰品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获得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生产优质的发酵叶用芥菜,本研究从自然发酵的芥菜中分离发酵用菌株,通过测定乳酸菌的生长、产酸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以及酵母菌的产气、产酯能力和蛋白酶活性等发酵特性进行筛选,并对筛选获得的优良发酵菌加以应用。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2株乳酸菌L8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1株酵母菌Y9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腌制叶用芥菜中的发酵性能优良。与自然发酵的叶用芥菜相比,接菌发酵叶用芥菜的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分别减少了2.22%和88.13%;总酸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9.02%和28.09%。接菌发酵提高了腌制芥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性。本研究丰富了叶用芥菜的发酵菌种,为蔬菜发酵加工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6.
野生百合小鳞茎诱导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自宁波四明山区的野生百合(白花)进行小鳞茎诱导和快速繁殖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小鳞茎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1 mg/L;小种球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0.6 mg/L NAA 0.1 mg/L GA0.3 mg/L;种球生根培养基为MS 6-BA 0.1 mg/L NAA 0.1 mg/L。通过小鳞茎诱导和小种球快速繁殖,可大大提高种球繁殖系数和缩短种球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27.
本文简单阐述了青花菜的栽培历史、生产现状,介绍了浙江沿海地区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生产特性,概括了青花菜的生育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并详细描述了青花菜规范化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8.
茶渣有机无机活性肥改良大棚葡萄土壤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连作10年以上大棚栽培老葡萄为试材,采用茶渣有机无机活性肥(简称茶渣肥,TF,下同)改良土壤,结果表明:施用茶渣肥,大棚葡萄着色早,早熟1-2d天,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轻病虫害发生趋势,提高葡萄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与茶渣肥施用量呈明显正相关;果肉的硬度、黏度与茶渣肥施用量关系则呈抛物线变化;在控制葡萄果穗数量的前提下,增施茶渣肥能增加果穗、果粒重量,从而增加产量和收益。从大棚葡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经济角度综合考虑,大棚葡萄以茶渣肥施用量2250kg/hm2为最佳施肥数量。  相似文献   
29.
春兰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以春兰(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为研究试材,对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中的若干影响因子诸如药品、试剂配制方法、DNA取材部位、蛋白质去除次数、DNA析出时间、提取样品水浴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找出春兰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进口的CTAB提取效果比国产的CTAB要好,特别适用于花药的提取,蛋白质去除效果很好;SDS提取缓冲液配制方法很重要,不同的SDS缓冲液配制方法,其提取效果差异较大。春兰花苞的DNA提取得率较叶片高,但是叶片DNA的纯度则相反,叶片较花苞高。在提取花苞基因组DNA过程中,增加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对去除DNA中蛋白质、多糖及其它杂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DNA的损失也是很明显的。从实验效果来看,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以2次为宜。提取基因组DNA在异丙醇沉淀时,采取挑取絮状沉淀的方法,也可减少蛋白质、多糖等其它杂质的影响,从而提高DNA纯度。无论是叶片还是花苞材料,采用异丙醇沉淀5min,一般析出的以核酸基因组DNA为主,蛋白质为次,核酸析出量在80%以上。继续沉淀(15min)的产物中DNA含量明显较低,而且沉淀的纯度相对不高,因此异丙醇沉淀时间可以缩短到10min之内以提高DNA的纯度。使用CTAB法提取DNA时,水浴时间至少需要30min,过短的水浴时间会造成DNA得率的下降,同时过长的水浴时间,如超过1h,则可能会引起DNA的降解,或者最后产物中增加其他杂质,因此,适宜的水浴时间当为40 ̄60min。  相似文献   
30.
对4种常用的良繁方法作了系统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法生产的原种产量及子棉性状和纤维品质差异均颇小,与中棉所提供的原种无明显差异。表明简易选种法、改良三圃制和自交混繁法与三圃制保纯效果殊途同归。综合比较4种方法,推广初期建议采用简易选种法,便于多快好省繁殖良种,同时设立自交保纯圃,为第二轮及以后良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