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桑园地力状况及培肥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桐乡市桑园土壤的地力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桑园地土壤地力状况总体一般,主要表现为土壤偏酸、有机质偏低、主要养分不均衡以及地块间差异大。对桑园土壤地力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肥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22.
NaCl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麦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份耐盐大麦和3份未经耐盐性鉴定的大麦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它们的离体培养花药对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3%NACL、愈伤组织对分化培养基中添加0.3%NACL的培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NACL诱导培养基上培养的花药反应率与供试材料耐盐性无相关性;不添加NACL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在不添加NACL分化培养基上形成绿苗分化率与供试材料的耐盐性相关性不明显;添加NACL培养基上形成的花药反应率与供试材料耐盐性呈明显相关;添加NACL培养基上形成的绿苗分化率与供试材料的耐盐性相关性明显;愈伤组织诱导和苗分化二阶段连续给予NACL胁迫比分别给予NACL胁迫更易鉴定出供试材料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3.
利用青花菜单倍体茎尖筛选耐热变异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平阳霉素对青花菜“上海4号”和“东村交配”的单倍体茎尖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温作为选择压力,获得一批耐热性明显比原始品种提高的单倍体变异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通过热胁迫条件下电导率的测定,筛选出9份细胞膜热稳定性比原始品种明显提高的变异体材料。  相似文献   
24.
以大田种植的玉米供体植株为实验材料,以提高游离小孢子存活率及成胚率为重点进行了技术优化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游离小孢子的离体培养反应,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通过技术优化,建立玉米小孢子离体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玉米DH育种技术平台。应用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在当年获得玉米DH纯系的种子,第二年即可安排大田纯系鉴定。  相似文献   
25.
预处理对青菜种子萌发阶段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6.
在玉米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的生根培养基添加1.0mg/LIBA、0.05mg/LNAA和1mg/LMET,能明显抑制株高,促进发根,再生植株生长粗壮,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高。移栽前要开瓶炼苗,时间以24-48h为宜。移栽时先用蛭石和珍珠岩作为基质,培育5~7d后,然后再移入耕作土加1/3充分腐熟鸡粪的基质中,再生植株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成活的再生植株叶色浓绿,根系发达,长势良好。通过测量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来评估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以研究贯叶连翘离体诱变及筛选变异体为目的,用贯叶连翘无菌苗茎尖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平阳霉素处理浓度、时间、外源添加物对供试茎尖存活率以及激素配比对茎尖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阳霉素80mg/L的20min处理可作为适宜诱变处理,添加椰汁有利于茎尖存活;6-BA0.5mg/L、NAA0.01mg/L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诱导正常型不定芽和获得较高的诱导率。通过研究,建立了贯叶连翘变异体诱导技术程序,获得了金丝桃素含量提高的变异体材料。  相似文献   
28.
以大田生长的青花菜“上海4号”和“东村交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影响小孢子培养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挤压法收集小孢子,以含13%蔗糖的B5培养基为提取液,小孢子用500 mg/L秋水仙碱预处理1 d,以含17%蔗糖的NLN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23 mg/mL的AC,32℃、1 d热激处理后,转入25℃常温静置培养,培养3~4 d后蔗糖浓度改为13%,形成细胞团后进行45 r/min振荡培养,可提高胚状体的诱导频率及正常植株再生频率。  相似文献   
29.
不同处理对大麦花药内源氨基酸含量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花药培养反应迟钝型,敏感型基因型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穗中部小花中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期的麦穗(单核穗),二核期的麦的穗(二核穗),20℃下离体发育至二核期麦穗(20摄氏度穗)中花药内源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以二核穗的最高,20℃穗的其次,单核穗的最低,但是,皆远低于3摄氏度处理25d的含量,据此推测:小孢子发育进程和离体并非导致大量游离氨基酸形成的主要原因。离体培养20d,迟钝型花药的内源氨基酸含量比敏感型的低,观察了经处理后花药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低温处理25d导致花药药壁,药隔组织发生解体,敏感型材料的解体程度比迟钝型的小,推测药壁组织的适度解体有利于小孢子的存活和发育。  相似文献   
30.
对25%吡蚜酮、30%抑虱净、40%新农宝、10%蚜虱净4种农药对小麦田上的一代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吡蚜酮15-20g,40%新农宝120ml对1代灰飞虱若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经方差分析.与30%抑虱净和10%蚜虱净防治效果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