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7篇
  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薄地小麦有机肥氮磷化肥正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帮  孙本普  孙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51-10953
[目的]探讨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施肥方法。[方法]对薄地小麦当年度创高产进行研究。[结果]在小麦产量为750~1 500kg/hm2的低产田,施优质有机肥7.5万kg/hm2,尿素375~450 kg/hm2,标准过磷酸钙1 125~1 500 kg/hm2,有机肥、磷肥全部基施,氮肥采取"少吃多餐"的施用方法,当年度小麦产量可达6 000~6 750 kg/hm2,甚至更高。[结论]该研究可作为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92.
栽培条件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多种小区高产栽培试验,研究了栽培条件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冬性强弱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法、氮肥运筹时间、施肥种类与配比等栽培条件,对小麦生育期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掌握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小麦生育期,并根据群体大小,麦苗长势、长相和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不同生育期的群体指标合理,才能协调好穗、粒、重三者之间的关系,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93.
栽培条件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多年多种小区试验和多点高产示范,对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和适期早播,只要处理好与播量、冻害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协调好穗、粒、重三因素的关系,提高产量。晚茬麦,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能够较好地协调穗、粒、重三因素的关系,提高产量;采用露地栽培,只有增加播量,依靠主茎成穗,以穗多取胜,才能取得高产。磷肥具有促进分蘖增加穗数,促进灌浆提高粒重的作用。氮肥也具有促进分蘖增加穗数的作用,而对粒数和穗重,则具有两重性,只有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例适宜,才能协调好穗、粒、重三因素的关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4.
不同栽培方法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小麦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等不同的栽培方法,并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5.
冬波小麦系连续7年对波塔姆春小麦进行秋播驯化而成的,属弱冬偏春性,幼苗偏直立,叶片宽长,叶色较浅,分蘖力中等,株高100cm左右,穗长方型、较长,小穗排列较稀,每穗粒数31个左右,千粒重44g左右,红粒,熟期早,比泰山5早1~2天。  相似文献   
96.
刘锋  孙本普  李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46-8151
通过多年多点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和高产攻关,系统地研究了栽培条件对冬性强弱不同小麦品种主茎叶片数、穗分化期、生育期、株高的影响,不同播期与基本苗、不同穗型品种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主攻方向,不同年份的穗、粒、重和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以及不同条件下的肥水运筹。研究成果可作为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
李凤云  孙本普  李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49-4550,4553
对早熟品种鲁原单4号玉米雌雄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并研究其不同穗分化时期追肥浇水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雌穗与雄穗分化时期有相关性,雌、雄穗分化时期和展开叶、可见叶等外部形态有对应性;夏直播玉米,以雄穗分节期追肥浇水产量最高,其叶龄指数为35。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地区夏直播玉米肥水运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麦套春棉覆膜栽培.棉株性状次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优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生育期晚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早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因此。麦套春棉覆膜栽培能够超过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产量。麦棉共生期.降雨量少,小麦浇水次数多.麦套春棉覆膜栽培的棉株性状.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的相差较大。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相差较小;降雨量多、小麦浇水次数少其差异则反之。麦棉共生期。作物层和耕层土壤热量不足.是影响棉苗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
关于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问题,诸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生产上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旧膜覆盖棉花的研究迄今未见报导。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的发展。作者于1984、1988和1989年用覆盖小麦的旧膜进行了覆盖棉花的研究。现以1989年的试验为主、将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项研究在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西店基点村进行。试验地为中壤土,地力中上等,肥力较均匀。试验设3个处理:(1)旧膜覆盖;(2)新膜覆盖、;(3)露地栽培。试验小区长11.…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冬前主茎叶龄8叶1心至9叶1心、6叶1心至7叶1心、5叶1心至6叶1心、针叶至4叶1心的适期早播、适期播、适期下限播和晚播,4种不同播期的高产小麦每公顷适宜基本苗分别为30万、75万~180万、195万~270万、285万~375万;不同穗型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为大穗型争穗重、小穗型争穗多、中穗型在穗多的基础上力争穗重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不同年份气候条件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和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以达到穗数合适甚至突破适宜范围的高限又不倒伏,丰年创高产、平年获丰收、歉年不减产;提出了各种不同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的肥水运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