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白菜地黄条跳甲新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种子包衣方法防治防治白菜地黄条跳甲,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和产量测定研究了金斧种衣剂对芸豆产量的影响和安全性.结果表明:金斧种衣剂对芸豆出苗后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植株鲜重平均增加10%以上;对芸豆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作用,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番茄叶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毅民 《北方园艺》2006,(2):126-127
在番茄叶霉病综合防治研究中,国内外对番茄进行了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综述了近年番茄叶霉病综合防治的研究成果,提出选用抗病品种,及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番茄叶霉病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蔬菜生产正向无公害、绿色食品方向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绿色食品倍受青睐,而且生产"绿色食品"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相当可观,被誉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但是,由于蔬菜经济价值高,受病虫为害较为严重,所以目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仍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用药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及毒力频率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中,V1、V3a、V3b、V3c、V3f、V5、V5(Mli)、V6、V7和V8频率较高(>93.6%);而V2、V4a、V21、V5 6、V2 Talent、V2 Mid、V2 6频率较低(<17.7%)。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该地区与本省其它地区的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结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龙春18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根据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利用从匈牙利引进的抗旱强筋冬性小麦品种资源与当地小麦资源材料杂交选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0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0004。本文介绍了龙春182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小麦抗旱、高产育种和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龙春 181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根据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利用从匈牙利引进的抗旱强筋冬性小麦品种资源与当地小麦资源材料杂交选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21 年 6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 20210002。对龙春 181 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春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8%雷多米尔 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用种量0.3%拌种薯块 ,对马铃薯安全 ,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 ,平均防效为 81.3% ,减轻了田间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蔓延 ,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昆虫性诱剂防治大豆食心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明确人工合成的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对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和控制作用,为其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用人工合成性诱剂监测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性诱剂诱捕法可作为大豆食心虫田间虫情测报的一种适用工具。通过定点定期的田间诱捕观察,明确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动态,为适时防治提供铱据。在田间应用大豆食心虫性诱剂防治害虫时,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即提高了防虫效果,又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绥李3号李的叶芽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2种叶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吲哚乙酸(IAA)是叶芽萌动过程中的重要启动因子,赤霉素(GA)在抑制芽的休眠、促进芽的萌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脱落酸(ABA)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而起到调节叶芽萌发和营养物质加速积累,在叶芽形态分化期间起到促进作用,玉米素(ZT)是在叶芽中期起着重要作用。(IAA+GA)与ABA的比值反映芽的萌发状态,促进型激素在萌芽前期占主导作用,有利于叶芽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