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1篇
  22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云南楚雄紫溪山华山松无性系种子为研究对象,对该园95个无性系的球果结实量及20个无性系种子的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无性系之间结实量的年度方差分量不同,但遗传力在中上水平,表明结实量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种源间的结实量差异极显著.种实性状与结实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由此认为:华山松在选择育种中将结实量作为选择指标,既不会影响种子的质量,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132.
浙江省海宁市桑苗产业历史悠久,是全国嫁接桑苗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营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分析,结合桑苗生产特点,探讨桑苗营销的新路子。1.桑苗生产销售现状(1)生产现状海宁嫁接桑苗生产,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品种,调整繁育数量。  相似文献   
133.
比较了20%灭多威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桑螟、桑尺蠖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低龄桑螟的防效依次为:20%灭多威乳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辛硫磷乳油,其中20%灭多威乳油对高龄桑螟防效良好;对低龄桑尺蠖的防效依次为:40%辛硫磷乳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0%灭多威乳油.据此认为:防治桑螟为主的首选农药为20%灭多威乳油,而防治桑尺蠖为主时不宜选择20%灭多威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均可用于防治桑螟、桑尺蠖,但应根据喷药至采叶间隔时间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34.
关于甘孜州草原执法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执法是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草原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程序,执行草原法律法规规章,保护和监督管理草原的行为.本文对甘孜州草原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5.
农麦152是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新麦18作母本、莱州817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中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及沿淮稻茬麦区种植.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是当年淮北组唯一破格同步生产试验的品种,201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80009),2019年相继通过安徽、河南两省引种备案.本文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及促进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孙海燕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326-2328
采用HPLC测定结合溶剂萃取方法分析比较不同产地PVC保鲜膜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含量,结果表明,DOP标样回收率在90.2%~91.8%,在HPLC测定条件下DOP出峰达到基线分离。不同产地的PVC保鲜膜中DOP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中国产PVC保鲜膜中DOP含量最高(3.074 2μg/g),韩国产PVC保鲜膜中DOP含量最低(1.000 0μg/g),但均远远低于欧盟规定的TDI值。  相似文献   
137.
从分析气候(温度)因子着手,探讨2010年小麦晚熟的成因.选择4个年份,其中2001-2002年和2008-2009年是暖冬年份,2002-2003年和2009-2010年是冷冬年份.研究结果表明,年份之间小麦成熟期差异显著,但这一差异与生长期间的月平均气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负积温、有效积温天数等相关性不显著,而与...  相似文献   
138.
为揭示平原水库周边无灌溉生态林地水盐分布特征,2013-2014连续两年开展生态林地的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土壤含水率及含盐量逐月监测。结果表明:周边生态林地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在1.18~1.82m之间,水位变化幅度不大,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较小;地下水矿化度变化范围在0.42~4.92g/L之间,呈周期性变化。土壤水分含水量整体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总盐含量在0.24~8.9g/kg之间变化,其中10~40cm土层含盐量变化最为显著,具有明显的盐分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139.
为获得对小麦全蚀病菌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分别从河南省商丘市及驻马店市小麦全蚀病发生田块中采集小麦根际土样,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共分离到1051株细菌,通过与全蚀病菌G1037菌株进行平板对峙筛选,最终获得9株具有明显拮抗效果且生长状况良好的菌株。16S rDNA序列比对及生理生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菌株P155、P154、P16及P147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株P188和P9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LY3为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菌株S38为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菌株B20为洋葱伯克霍尔德Burkholderia cepacia。产抗生素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菌株P147含吩嗪和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菌株B20含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除B20、LY3、S38和P147外,其余菌株均可产生嗜铁素。9株细菌都产蛋白酶。除P97、B20和S38外,其余菌株均可产脂肽类物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9株生防菌对小麦全蚀病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菌株P155和P154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分别为67.11%和63.82%,略高于3%的苯醚甲环唑种衣剂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具有作为小麦全蚀病生防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0.
茶多酚是否具有抗结直肠癌作用目前尚无定论,且有关不同发酵程度(未发酵、半发酵、全发酵)茶叶中茶多酚对结直肠癌细胞作用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分别选取黄山毛峰、大红袍、祁门红茶3种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通过采用MTS法以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这3种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物作用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后的细胞形态变化,检测茶多酚提取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35μg/mL浓度范围内,3种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物分别作用细胞72 h后,MTS检测结果显示3种茶叶中的茶多酚提取物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不同发酵程度茶叶中的茶多酚提取物对HCT116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同,且选取15、35μg/mL茶多酚浓度作用后的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发现相比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凋亡形态。可见,不同发酵度茶叶的茶多酚提取物均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多酚的抑癌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