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不同铃重类型棉花不同结铃区位的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品种不同区位的棉铃及对应位果枝叶主要生长与生理指标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源、库的生育性状受品种铃重类型的影响;同一品种的源、库特征受时空变化的影响。大铃型品种果枝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小铃品种,且高值持续期长。受品种铃重类型和叶源质量的影响,大铃品种的籽棉干物质积累的时间较小铃品种长,且大、小铃品种单铃籽棉干物质日增量差异最大的时期在棉铃生长发育的后期。大铃品种最大单铃重集中在中、上部内围果节;小铃品种的最大单铃重集中在上部果枝  相似文献   
42.
以新棉33B为试验材料,在防雨棚中设置严重干旱、中度干旱和正常供水3个处理(土壤水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35%~45%、45%~65%、65%~85%),利用14CO2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棉花不同层次主茎叶光合同化物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叶片光合产物合成受阻,降低了叶片14C的同化量.并且随着干旱...  相似文献   
43.
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了营养液培养下棉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棉花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的潜在活性、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均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棉花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氮浓度为4 mmol·L-1;随处理时间延长,处理间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处理第12天时,除根冠比外,各指标均与氮浓度极显著相关;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对氮素的响应最为灵敏;鲁棉研28各光合指标下降程度大于银瑞361和农大棉8号,3个品种对氮素敏感性依次为:鲁棉研28>银瑞361>农大棉8号.  相似文献   
44.
利用以色列Eldar2 Shany Techno logies公司最新设计生产的Galilieo—LPS-05MD植物生理监控系统对盆栽棉花的小生态环境以及主茎功能叶(倒四叶)叶柄的茎流速率进行全天候监测。通过对主茎叶片叶柄的茎流速率日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主茎叶叶柄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发生变化。高水分条件下高峰期和低谷期出现较早,中、低水分条件下高峰期和低谷期出现较晚。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环境因子对茎流速率的影响不一样。高水分条件下土壤温度(ST)和大气相对湿度(RHS)与茎流速率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相关关系;中水分条件下则是空气湿度(AT)和大气相对湿度(RHS)与茎流速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低水分条件下只是光辐射强度(TIR)与茎流速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方式下棉花植株生理变化及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化学打顶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冀棉863为试验品种,于2015—2016年设置人工打顶、化学打顶和未打顶3种处理,于7月20日进行统一打顶处理,化学打顶剂为人工喷施,用量为1.125 L·hm~(-2)。打顶处理后定期测定各处理间棉花株高与主茎功能叶内源激素含量。株高测量为子叶节到主茎生长点的高度,使用直尺测量。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棉花功能叶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采用iTRAQ技术对人工打顶和化学打顶处理的打顶后20 d的主茎功能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化学打顶处理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两年试验中分别高11.8%和14.5%,但显著低于未打顶处理,两年试验中分别低6.0%和6.5%,喷施化学打顶剂有效抑制了棉花株高的增长。不同打顶处理对棉花功能叶GA_3含量影响较大,打顶后GA3含量变化为单峰曲线,处理30 d各处理之间达到显著差异,GA3含量为未打顶化学打顶人工打顶,30 d后化学打顶与未打顶处理呈下降趋势,人工打顶处理则在20 d时出现下降趋势,在处理后50 d时各处理GA_3含量无显著差异。2016年IAA含量峰值出现在处理后40 d,化学打顶处理峰值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2015年3种打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A含量在处理后40 d时达到最大值,未打顶处理峰值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3种打顶处理的ZR含量无显著差异。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iTRAQ标记方法检测到69个差异表达蛋白,29个上调表达,40个下调表达,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多下调表达,降低了植株的长势;与GA调节正相关蛋白多上调表达,增强GA效应。【结论】化学打顶能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对棉花功能叶的GA含量影响较大,化学打顶处理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化学打顶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蛋白多下调表达,可能是植株通过降低碳水化合物合成,减少能量代谢,增加GA含量,激活GA效应来实现株高的控制。  相似文献   
46.
为棉花生产氮肥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对农大棉601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主根长逐渐增大;随着营养液中NH_4~+浓度的增大,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重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主根长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在增铵营养处理7,14,21 d时,棉苗株高分别在NH_4~+/NO_3~-为50/50,25/75处理下最高;在增铵营养7,14,21 d时,NH_4~+/NO_3~-为50/50的处理棉花茎粗、叶面积最大,表明增铵营养大于50%时则明显抑制了棉苗的生长。就干物质而言,总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均在NH_4~+/NO_3~-为75/25处理时达到最大,但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增铵营养对棉花干物重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而对地下部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单铵处理根冠比最大,主根长最长,表明单铵处理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说明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棉花地下部和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调控机制,混合态氮素更利于棉苗的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47.
干旱胁迫对棉花冠层光合、光谱和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棉花冠层荧光表现。【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棉农大601为试材,在田间移动旱棚内,设置4种水分处理(正常、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在群体水平研究了冠层光合速率(CAP)、冠层光谱指数和冠层日光诱导荧光(F761)等指标与植株叶片含水量(LWC)和叶面积指数(LAI)间的关系。【结果】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LWC、LAI、CAP、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光化学反射指数(PRI)和F761均呈下降趋势,水分指数(WI)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分析,重度胁迫下的所有指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NDVI、PRI和WI与LWC、LAI极显著相关,NDVI、PRI和WI与LAI的相关系数(|r|0.6)均低于它们与LWC的关系(|r|0.8),F761与LWC、LAI的相关系数高于其它光谱指数。【结论】冠层光合速率、冠层光谱指数和冠层日光诱导荧光均能反映干旱条件下植株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冠层日光诱导荧光可能比冠层光谱指数更为敏感地反映棉花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稀土对红花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给稀土用于红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理生化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稀土溶液浸泡红花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50mg/L和100mg/L的稀土溶液是处理红花种子的适宜浓度,能够促进红花种子的萌发,稀土能够提高红花的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利于物质的转化,刺激胚芽与胚根的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49.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旗叶相对含水量(RWC)、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1A,2D和3D代换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及其干旱/对照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3A,3B,4B,5B,6B,1D,2D和4D代换系叶片离体失水速率及其干旱/对照值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由此表明,Synthetic 6x的1A,2D和3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干旱胁迫下调控相对含水量的基因,Synthetic 6x的3A,3B,4B,5B,6B,1D,2D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干旱胁迫下调控离体失水速率的基因。  相似文献   
50.
棉花源库比对中、下部果枝叶生理活性及铃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CCRI29)为材料,通过去叶和去蕾处理,研究改变源库比对大田棉花中、下部果枝叶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库处理可以提高中、下部果枝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促进后期果枝叶中叶绿素的合成,延长叶片功能期。减源处理促进中、下部果枝叶生长前期果枝叶中叶绿素含量,表现出暂时性的超补偿效应,但是在果枝叶生长后期,叶绿素含量快速下降;并且减源处理不利于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提高源/库比、降低源/库比均降低了中、下部果枝叶中SOD和POD活性,对MDA含量的影响为:减源>CK>减库。源库比例的改变影响叶片的寿命和功能,改变棉花源库比,打破了源库平衡,其叶片的生理活性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受源器官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不同处理单铃重差异较大,表现为:减库>CK>减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