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24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重庆市北碚区大气汞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俄罗斯Lumex公司RA-915+汞自动分析仪,在重庆市北碚城区和东阳镇对大气汞进行了连续1 a的监测.北碚城区各月份大气汞浓度为3.5~10.7 ng/m3,平均值8.5 ng/m3;东阳镇为23.3~173 ng/m3,平均值87.5 ng/m3.城区的大气汞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6%~175.5%,东阳镇大气汞的变异系数较大,范围为108.3%~275.8%.除降水量较大的七八月外,城区各月份大气汞与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东阳镇各月份大气汞变化与温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受降水及温度的共同影响.城区和东阳镇大气汞最大值分别在春季、冬季,最低值在夏季.大气汞含量为东阳镇>城区,城区大气汞含量变异较小,高值中心分布在街道两旁,而东阳镇大气汞含量变异较大,高值分布具有明显的西南-东北格局,低谷带多分布在西北角和东南角,空间分布受汞污染源、下垫面类型和风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不同添加剂对蔬菜重金属Pb的调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与盆栽试验相结合,探讨配合施用石灰、腐殖酸和膨润土3种抑制剂对降低莴笋可食部分铅含量的最佳效果,找出最优先控制的蔬菜和最优化控制的元素.研究结果表明:配合施用腐殖酸、膨润土及石灰修复同时受Ph污染的土壤,既可保证作物不减产,又能大幅度降低蔬菜可食部分重金属的含量,石灰、膨润土按1:10配施与污染黄壤上,可使莴笋生物量增产22.8%,同时降低其可食部分Pb含量分别达到20.0%~54.0%,按1:5:5配施腐殖酸、膨润土和石灰,仍可保持蔬菜产量不减,并明显降低莴笋吸收的Pb量。铅含量分别降低了41%~48%.40%~46%。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纳米TiO_2对土壤吸附解吸汞性能的影响,以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为代表,选择2种晶型(锐钛矿和金红石)的纳米TiO_2颗粒,设置3个浓度梯度(2,4,8g/kg),制成含有不同浓度纳米TiO_2颗粒的土样,配制不同浓度的Hg~(2+)溶液,进行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_2颗粒可提高土壤对Hg~(2+)的吸附量,但受颗粒的晶型和浓度的影响;锐钛矿颗粒对土壤吸附解吸Hg~(2+)的影响更大,其吸附作用力更强,不易解吸,其中4g/kg处理组吸附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最大吸附量可提高32.65%,且其解吸率低于对照组;金红石颗粒处理组对Hg~(2+)的吸附量随颗粒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吸附作用力较弱,容易被解吸,8g/kg处理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最大吸附量提高18.18%,但其解吸率也最大。因此,纳米TiO_2颗粒增强土壤对汞的吸附作用,从而可能影响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特别是锐钛矿型颗粒。  相似文献   
84.
挠性夹盘式移栽机工作过程中,钵苗在绕夹盘轴心转动的同时,随牵引动力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由此可知,钵苗的运动是沿水平方向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合成。为此,分析了挠性夹盘式移栽机钵苗运动轨迹及其翻转运动规律;求证了翻转运动方程;探讨了合理的钵苗投苗区间,证实了特征系数λ>1是挠性夹盘式栽植器设计及保证移栽质量的基本依据和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其目的是为挠性夹盘式移栽机移栽部件(夹盘角度)的设计及钵苗运动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改善砂质土壤持水状况,设计了由作物秸秆、膨润土和聚丙烯酰胺(PAM)配制的改良材料,以重庆市分布面积较大的冷沙黄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恒定水头入渗双环法,研究了秸秆改良材料对砂质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改良材料能增加砂质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并且随着施用剂量的增大,土壤饱和导水率逐渐增加;随土培时间的延长土样饱和导水率均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土培时间为60 d时土样饱和导水率达到最大值;添加麦秆改良材料(质量分数为10 g/kg,配方中PAM质量分数为2%)的土样,在培养60 d后其饱和导水率是对照组的4.97倍,对砂质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可见,秸秆改良材料可以改善砂质土壤持水状况,对砂质土壤具有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86.
长期不同施肥下紫色土-作物体系镉累积及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利用连续施肥23年(1991—2014)的稻麦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小麦/水稻轮作体系镉(Cd)累积的影响,为西南紫色土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8个长期不同施肥处理:(1)CK(不施肥对照);(2)N(只施氮肥);(3)NK(只施氮、钾肥);(4)NPK(施氮、磷、钾肥);(5)NPK+M(化肥+猪、牛粪);(6)NPK+S(化肥+稻草还田);(7)1.5NPK+S(1.5倍化肥+稻草还田);(8)(NK)_(Cl)P+S(含氯化肥+稻草还田)。分别测定不同年际间土壤中全镉和有效镉含量以及作物中的镉含量,并评估镉的累积程度。【结果】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土壤全镉含量逐年提高;长期不施磷肥的CK、N、和NK处理土壤全镉累积提升较慢,施用磷肥、有机肥及含氯化肥处理提升较快,其中以NPK+M、1.5NPK+S和(NK)_(Cl)P+S处理土壤全镉含量提升最快,23年后分别增加了1.18、1.18、1.15 mg·kg~(-1);除不施磷肥处理外,其他所有处理土壤全镉含量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的土壤镉污染风险筛选值0.6mg·kg~(-1)。长期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效镉含量均明显高于不施肥对照,其中长期施用N、(NK)_(Cl)P+S和1.5NPK+S处理土壤有效镉含量提升幅度较大。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各施肥处理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Cd≤0.2 mg kg~(-1));小麦籽粒中镉含量在不同年际间没有明显变化,除长期施用含氯化肥(NK)_(Cl)P+S处理籽粒中镉含量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外(GB 2762—2017,Cd≤0.1 mg kg~(-1)),其他处理均未超标。【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长期不同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和猪、牛粪有机肥均提高了土壤全镉含量,增加了其生态风险;而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因使土壤p H下降而提高了有效镉含量,并导致小麦籽粒中镉含量超标。因此,防止镉因施肥等途径进入农田,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7.
模拟酸雨对土壤磷元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通过严格的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酸度的模拟降水下,重庆市施用不同肥料的蔬菜地的土壤(紫色土壤)中磷元素(P元素)淋失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酸度的降雨对土壤磷元素的淋失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酸雨引起的磷元素淋失量的大小顺序为LpH5.5>LpH4.5>LpH3.5>LpH6.5;在同种酸度下,施用了化肥和混合肥(化肥+有机肥)的土壤,磷元素的淋失量相对较大,而不施肥的对照土壤和加了有机肥的土壤,磷元素淋失量较小。  相似文献   
88.
自然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区磷素的非点源输出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3年8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研究站采集动态降雨径流样并进行分析,研究了紫色土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磷素的非点源输出规律。结果表明,在该区各形态的磷随地表径流的输出不一定随时间递减。旱地径流输出主要以颗粒吸附态磷素为主。水田在该区中因降雨引起的磷素迁移而造成的非点源污染不可忽视,其磷酸盐随径流的排放浓度在0.06mg·L-1左右波动,远超过富营养化的警戒线浓度0.02mg·L-1,溶解性磷与磷酸盐随径流迁移的浓度均达水体富营养化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89.
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水位高程土壤汞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  陈宏  孙荣国 《水土保持学报》2014,(1):242-245,252
以三峡水库消落带为研究区域,采集重庆涪陵、万州等9个区县不同水位高程共81个样点的土壤,分析其总汞含量与分布特征,并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水位高程土壤中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含量为(40.5±5.0)~(113.7±46.3)μg/kg,平均值为(68.5±22.7)μg/kg。不同水位高程土壤汞的平均含量为155~165m高程(79.4±18.4)μg/kg145~155m高程(66.9±14.6)μg/kg165~175m高程(59.2±13.3)μg/kg。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水位高程土壤汞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但有80.2%的采样点土壤汞含量超过三峡库区土壤背景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比成人更易受到土壤汞含量的影响。成人和儿童在不同水位高程所受的土壤汞年风险系数均小于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