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6篇
  4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农业园区全景GIS数字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数据化、在线化业务,实现用数据生产、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目标。园区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为了解决基层现代农业园区高起点应用而信息资源相对不足、管理决策模式急待提升的难点问题,该文以农业园区数字化管理为例,运用物联网、无人机、科研协同等手段获取数据,进行与基层园区规模相适应的全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数字化云服务系统设计,以获取的数据为核心,设计了农业园区全景信息管理、在线数据挖掘分析和试验数据协同分析等核心功能,以提高园区农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以葫芦和南瓜种子为材料,比较了68、72、75、80℃4个干热处理温度条件及6℃和常温2种种子保存条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栽培试验检测了种子干热处理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8~80℃的温度处理种子72 h后,不会影响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显著降低了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温干热处理后,3个葫芦品种的种子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5个月后,种子发芽势均显著下降;2个南瓜品种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2个月后,除68℃和72℃处理的南瓜京欣砧2常温保存种子的发芽势以外,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下降。通过3 a 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田间试验,不同带毒率的葫芦砧木种子经过72℃干热处理72 h后,嫁接西瓜在田间均未发生CGMMV。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葫芦科作物种类,甚至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不一样;干热处理种子是防治CGMMV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3.
大白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obtained clear AFLP fingerprint of Chinese cabbage provided basis for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markers of Chinese cabbage cultivars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cabbage cultivars. [Method] With the test materials of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s, the high-quality total DNA from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s was extracted by the modified CTAB method. DNA restriction-ligase reaction, pre-amplification and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were optimized, and the AFLP silver-staining reaction system for Chinese cabbage was established. [Result] The quality of DNA template influenced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the subsequent ligase amplification reaction, while the modified CTAB extraction method could be used in AFLP analysis of Chinese cabbage to obtain a clear AFLP fingerprin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of genomic DNA from Chinese cabbage were as follows: 150 g DNA template, 12.5 μl reaction volume, 1.25 U Eco R Ⅰ, 1.25 U Mse Ⅰ and 5×Reaction Buffer with 4 h at 37 ℃. The ligation reaction with 2.5 h at 20 ℃ was the optimum condition. Six pairs of primers including E-AAC/M-CAG, E-AAG/M-CAC, E-ACA/M-CTG, E-ACT/M-CAC, E-ACT/M-CTT and E-ACT/M-CTC all had its own stable and clear patterns. [Conclusion] With abundant bands and high polymorphism, AFLP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is an efficient molecular marker for genomic polymorphism of Chinese cabbage.  相似文献   
54.
大白菜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挖掘优异基因为育种和生产服务,对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对AFLP引物对89份来源和特性不同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种质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研究。6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286条带,123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43.01%。不同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总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差异较大,其中,引物组合E-ACT/M-CAC的扩增效果最好,多态性条带最多,占总带数的54.35%。聚类分析显示:中国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参试种质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359,遗传背景广泛。以0.73的相似系数为阈值,所有材料被分为四大组群,其中浙江黄芽菜单独构成一个组群,明显地区分于其他大多数大白菜品种(“主体”组群)。在“主体”组群中,参试的台湾种质和大陆种质分为两个亚组,日本和韩国种质均被聚到了大陆种质亚组,表明供试的日本和韩国材料与中国大陆种质遗传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讨白菜种子萌发热抑制的机制,以新收获的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后熟、冷层积和植物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以及种子萌发和不同处理与细胞壁降解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萌发温度 ≥ 20 ℃时,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降低,热抑制的种子不表现次生休眠。后熟、层积和GA3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相反,ABA处理则增强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种子萌发过程中内切–β–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增加。与新收获的种子相比,后熟、层积和GA3处理增加上述3种酶的活性;ABA处理增加内切–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但不影响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吸胀48 h的种子的内切–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与随后种子的萌发没有直接关系。说明新收获的白菜种子具有明显的萌发热抑制,这种特性能被后熟、层积和GA3处理以增强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方式有效地解除。  相似文献   
56.
根据四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研究不同浓度四唑溶液、不同染色温度和不同染色时间对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探索测定茄子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四唑溶液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改变三者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达到改变其他两者或一者的目的,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测定条件。在比较四唑染色法测定茄子种子生活力的不同条件后,认为处理组合11(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18 h、染色液浓度1.0%、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18 h)为最理想的处理组合,是TTC法快速测定茄子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57.
4种农作物种子加热超干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为2005年采收后开放贮存的4种农作物种子:豇豆、笋玉米、萝卜和油菜。种子量各为10k。试验地点为国家蔬菜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品种资源研究室的发芽室。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西瓜生产中一种幼苗新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G1601,并测定其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明确了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及干热处理西瓜种子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结合形态特征及rDNA ITS序列技术分析最终确定菌株XG160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该病原菌为种子传带,引起西瓜种传枯萎病,西瓜种子种皮和种胚的带菌率分别为5.4%和1.7%,在温室中播种30 d左右,幼苗的发病率可达35.7%~41.1%。种子处理对该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种子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0%和68.6%,80℃干热处理种子72~96 h的防治效果均为100.0%,且对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出苗率和鲜重均无不利影响。说明80℃干热处理种子72~96 h对西瓜种传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9.
为了逐步提高我国种子检验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促进我国良种走出国门,加速我国种业健康发展,介绍了我国种子质量检验工作发展概况、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认可国际实验室的权利和作用及ISTA实验室认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其中在ISTA国际实验室认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完善环境条件和硬件设施的配备、加强人员培训、优化检验队伍、加强对检验机构比对检验能力和认可考核等。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对韭菜种子超干方法的比较研究来明确适用于韭菜种子贮存的超干方法。[方法]通过设置对照、冷冻超干、硅胶超干、50℃加温超干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韭菜种子超干贮存的影响。[结果]加温处理贮存初期韭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苗长与冷冻处理、硅胶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50℃加温超干、冷冻干燥及硅胶干燥等处理在20℃条件下经0-98个月贮存后,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不同贮存条件对韭菜苗长的影响比对发芽率的影响早。50℃加温干燥处理经过长达98个月的超干贮存,韭菜苗长与冷冻干燥等方法无明显差异,具有相似的贮存效果。[结论]冷冻超干投资大,常年运转费用高;硅胶超干速度慢,耗费时间;综合考虑,50℃加温超干是一种比较经济易行的干燥方法,超干贮存的韭菜种子寿命可保持到8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