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针对草莓育苗灌水次数多、用水用工多的问题,以单棚文丘里人工滴灌施肥为对照,研究2种自动(全自动和半自动)滴灌施肥系统控制多棚草莓育苗的灌水、施肥的用工、灌水量、灌水次数、繁苗系数以及繁苗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对于规模化园区,全自动施肥机和半自动滴灌施肥处理分别比常规对照省工86%和32%,省水36%和24%,繁苗数量分别提高7.9%和2.9%,同时草莓繁苗质量好,根茎粗和主根数都增加,有利于草莓苗的成活。因此,对于30个棚以上的规模化园区推荐使用全自动施肥机,对于5~12个棚的小规模园区推荐使用半自动滴灌施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42.
开展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监测预报研究对于指导农户调优栽培、企业分类收储、期货小麦价格、进口政策调整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冬小麦主产区(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多层线性预测模型,并实现了2019年冬小麦蛋白质含量预报.为了解决预测模型在年际扩展和空间扩展存在偏差的问...  相似文献   
43.
为实现精准智能水肥管理,减少灌溉施肥量,提高果实品质,本研究构建基于光照、基质水分和回液电导率的灌溉决策和控制系统,以樱桃番茄作为试验对象,设置3个田间应用参数,对决策系统进行应用效果验证,对樱桃番茄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灌溉决策控制系统在樱桃番茄生长期间运行正常,可以有效代替人工进行水肥管理,当苗期、开花期、结果期光辐射分别达到200、400、100 J/cm2时启动灌溉,由基质相对含水量上限80%与实时相对含水量差值计算单次灌溉量,当灌溉液与回液EC差值大于1.0 m S/cm时,灌溉量上调1.3倍。该处理番茄植株较为粗壮,灌溉施肥量最少,提高了水肥生产效率,果实品质得到提升,适宜椰糠栽培樱桃番茄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44.
为了摸索基质栽培条件下黄瓜的耗水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开展了黄瓜耗水规律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采用水量平衡法,测定出黄瓜整个生育期耗水量变化范围为0.74~10.30 mm/d;通过摸索耗水量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得出,耗水量和光照度相关性最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8,将为利用气象因子指导灌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5.
冬小麦种子大小对群体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种子大小与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系,根据粒径大小分为大粒(粒径3.35mm)、中粒(粒径为2.36~3.35mm)、小粒(粒径2.36mm)三级,以不分级的种子作为对照(CK),研究种子大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粒冬小麦种子处理的产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产2.8%、4.2%,而小粒种子处理的产量显著降低。大、中粒种子处理穗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6%、4.7%,对穗粒数、千粒重和穗部性状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大、中粒种子处理苗期干物质重分别增加28.6%、7.1%,单株叶面积分别增加16.0%、2.9%,有利于分蘖生长,冬前群体茎蘖数分别增加7.9%、1.9%,拔节期茎蘖数分别增加15.2%、8.2%。综合分析,小麦种子粒径大于2.36mm,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6.
北京第八代小麦主推品种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北京小麦已实现了8次品种更新换代,平均单产5100.0kg/hm2左右,较1949-1957年的645.Okg/hm2提升了近7倍,较1978年提升50.5%,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发挥了重要的增产作用。结合试验与示范,对北京市目前主推的第八代小麦品种农大211、农大212,轮选987和中麦175与第七代主推品种京9428从生长发育、产量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的第八代品种之所以能获得更高产量,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株高在75~80cm,较第七代品种降低5一lOcm,具备了增加穗数提高产量的基础;二是分粟力强,成穗率高,最高穗数较第七代品种增加150万穗/hm2以上,穗粒数与第七代品种相当,千粒重较第七代品种有所降低,更适合高产稳产栽培管理;三是抗寒性、抗倒性、抗干热风能力增强。第八代小麦品种更适合密植创高产。  相似文献   
47.
为确定京郊高产麦田适宜施磷量,在氮肥、钾肥投入一致的条件下,设置了5个施磷处理(五氧化二磷0,75,150,225和300kg/hm2 ),研究其对小麦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施150kg/hm2磷肥的处理产量最高,为6385.95kg/hm2,其每公顷产量和穗数较对照增加,达5%显著性差异。施用磷肥处理各时期群体(冬前茎、返青茎、起身茎、拔节大茎)增加明显,以150kg/hm2磷肥的处理群体增加幅度最大;施磷量对小麦穗部性状、旗叶性状无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在京郊有效磷含量30mg/kg的中高产田,底施150kg/hm2五氧化二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8.
为筛选设施黄瓜适用的抗蒸腾剂,提高抗旱能力,以‘北农佳秀’和‘津优35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选择腐植酸型国光抗蒸腾剂和成膜型神润抗蒸腾剂,分别设置国光抗蒸腾剂稀释1000倍(T1)、国光抗蒸腾剂稀释500倍(T2)、神润抗蒸腾剂稀释20倍(T3)、神润抗蒸腾剂稀释40倍(T4)4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空白对照(CK),在坐瓜后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抗蒸腾剂对黄瓜长势、生物量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津优35号’叶片喷施抗蒸腾剂后,9月11日T1、T2和T3处理的叶片SPAD值比CK分别提高了4.8%、7.4%和9.4%,T1、T2、T3、T4地下部含水率分别比CK提高6.4、17.2、7.1和3.7个百分点;T2处理黄瓜Vc含量比CK提高了25.76%,可溶性蛋白提高了11.54%。‘北农佳秀’叶片喷施抗蒸腾剂后,T4整个生育期叶片SPAD值平均比CK提高1.1%,地上部鲜重提高84.6%,单株产量提高27.2%,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50%。研究表明,‘津优35号’黄瓜选择国光抗蒸腾剂稀释500倍、‘北农佳秀’黄瓜选择神润抗蒸腾剂稀释40倍叶面喷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以轮选987为供试品种,以北京市常规条播机播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2BJK-8型小麦宽幅播种条件下不同行距26 cm(KF26)、23 cm(KF23)和20 cm(KF20)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幅播种机播种小麦带宽度扩展至8 cm,提高了行内种子分布均匀度,降低了缺苗断垄率,个体素质明显提升,单株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比常规播种提高,亩产较对照增产13.43%、16.79%和12.44%。其中20 cm和23 cm行距下产量较高,推荐作为北京地区推广的适宜宽幅播种行距。  相似文献   
50.
以鲜食玉米主导品种农科玉(NKY368)与农科糯(NKN336)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不同品种鲜食玉米耗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NKN336全生育期耗水量为358.99 mm,日均耗水量为4.79 mm/d,作物系数为0.272~1.611;NKY368全生育期耗水量为370.88 mm,日均耗水量为4.95 mm/d,作物系数变化范围为0.269~1.559。NKY368与NKN336均在抽雄吐丝期达到耗水高峰,耗水模数占比在52%左右。通过分析农田气象因素发现,太阳辐射、空气湿度与风速是影响鲜食玉米耗水的关键因素。综合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品质多因素评价,NKN336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9 052.80 kg/hm2、2.52 kg/m3,子粒中含有更高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还原型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