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7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胚乳淀粉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的合成至少需要四类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这四类酶的基因克隆和特性的研究有重要进展。目前,已从六倍体小麦发育胚乳的eDNA文库中获得AGPase两个亚基、gbssⅠ、ssⅠ、ssⅡ、ssⅢ、sheⅠ、sbeⅡ和sul(dbe)等基因的cDNA;从六倍体小麦的D组供体Triticum tauschii基因组文库中获得ssⅠ、ssⅠ、ssⅢ、sbeⅠ和sbeⅡ的gDNAs;从六倍体中只获得野生型和突变型的gbssⅠ(wx)基因。除编码AGPase大亚基的基因和sul基因未进行定位外,ssⅢ位于第一群染色体上,sheⅡ位于2DL上,其余基因均位于第七群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2.
广义地讲,果节包括叶片和蕾,它既是形成棉铃的基础,又是光合器官——叶片的载体。关于果节对成铃的作用前人有所研究。它是高产棉田生产上提出的问题。研究方法徐州农业气象站于1978、1980、1981年与徐州农科所协作,用塑料薄膜保温育苗移栽,在亩密度3000株左右的高产试验田内定3一5点,选择生育典型的棉株30一60株,在现蕾后每2天观察记载一次。1981年还测定了田间光强和棉株的光合强度等。结果与分析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光条件(4d)下,以粳稻9516和籼稻汕优63为材料,测定了与PSⅡ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有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温中等光强下两品种未见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适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无光氧化表现;低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低温强光下结合抑制剂的实验证明,与粳稻相比,籼稻的D1蛋白量和SOD活性的下降与叶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快速繁殖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素琴  谢焕松  曹云英  季本华 《种子》2004,23(11):96-96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攀缘草质藤本植物,含有绞股蓝皂甙84种,其中6种与人参皂甙相同[1],其药理实验表明有促进细胞代谢、抗溃病、抗肿瘤、抗脂质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2],地上部分又可制成茶叶,其味甘甜,具有治疗和保健双向作用.一般用种子和扦插繁殖,耗费种材多,繁殖系数低,且受季节限制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新品种的迅速推广.关于绞股蓝的组织培养有一些报道[3~5],已从腋芽、茎段、茎尖等组织诱导愈伤组织或丛生芽再生植株,至于绞股蓝花芽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绞股蓝花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绞股蓝花芽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为解决种苗不足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甲烷对两个水稻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云英  许锦彪  赵华  季本华 《种子》2005,24(8):85-87
本文选择了两个水稻品种盐粳204和汕优63,分析了甲烷胁迫处理下荧光参数Fv/Fm、qN和电子传递活力、叶绿素含量、电导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甲烷胁迫1 d后,两品种Fv/Fm下降,qN上升;随着甲烷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Fv/Fm、电子传递活力、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电导度则呈上升的趋势,且汕优63的变化幅度大于盐粳204.这说明甲烷胁迫使叶绿素含量下降、电子活力降低,导致PSⅡ的光化学效率降低.且汕优63比盐粳204对甲烷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不同品种的光抑制敏感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光抑制条件下水稻不同品种的光合CO_2交换能力和量子效率均降低与叶绿体的电子传递活力和光合酶RuBPc受到抑制有关。强光逆境对光系统Ⅱ的抑制重于对光系统Ⅰ的抑制。与光抑制敏感的品种相比,耐光抑制品种在强光下光系统Ⅱ有较高活力。 籼粳杂种稻的光抑制特性更象粳稻,在株型育种的基础上,利用籼粳配组培育具有耐光抑制特性的优良品种,是当前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籼稻、粳稻对低温强光敏感性的差异,着重研究了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与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活性的变化。随着低温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因而膜脂不饱和指数(IUFA)下降。同时,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活性降低,叶黄素循环组分中紫黄质(V)含量增加,而单环氧玉米黄质(A)和玉米黄质(Z)的含量减少,表现为(A+Z)/(A+Z+V)比值下降。Arrhenius分析证明,VDE对低温和膜脂不饱和度都敏感。相关分析表明,类囊体IUFA分别与VDE活性、(A+Z)/(A+Z+V)和D1蛋白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粳稻9516相比,籼稻汕优63类囊体膜的IUFA较低,低温下类囊体膜脂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差, VDE活性和(A+Z)/(A+Z+V)比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光合功能的改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稻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及抗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甜菜碱可明显增强水稻对盐胁迫的抗性。外源甜菜碱能使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v/Fo,Fv/Fm增高,说明外源甜菜碱有利于植物对光能的捕获和转换,明显促进植物生长,降低盐胁迫对植物的抑制作用;外源甜菜碱能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光抑制条件下水稻叶内碳酸酐酶的适应调节及其生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耐光氧化品种粳稻02428和对光氧化敏感品种籼稻3037为材料,在不同的光子通量密度(PFD)、O2浓度和CO2浓度的条件下,测定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活性、光合系统(Photosystem Ⅱ,PSⅡ)活性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粳稻02428和籼稻3037叶片在光抑制条件下,CA活性都有明显增加;光合CO2固定的动力学分析显示Km值随着PFD的增加及CO2和O2浓度的减少而减小,说明CA活性的增加减小了Km值,增加了对CO2的亲和力和光合CO2固定能力。进一步用CA专一性抑制剂处理证明,CA活性的增加有减轻PSⅡ和光合光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的 6个高产水稻品种在生育后期 (抽穗—成熟 )自然条件下剑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膜脂过氧化产物及叶绿素 (Chl)衰减的表现 ,结果表明 ,水稻剑叶在衰老过程中叶片的Fv/Fm逐渐下降 ,过剩的光能形成活性氧O2 ·-、H2 O2 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 ,导致叶绿素衰减 ,发生光氧化早衰。这种现象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 ,与耐光氧化的粳稻相比 ,对光氧化敏感的籼稻汕优 6 3剑叶的Fv/Fm明显下降 ,活性氧积累多 ,Chl急剧衰减而表现“黄化”早衰 ,影响水稻灌浆结实。籼稻易于早衰机理与灌浆期温光条件有关。在适温 (2 5℃以上 )晴天 ,PSⅡ反应中心表现可逆失活的动态变化 ,中午强光下籼稻PSⅡ功能有明显的下调和光抑制 ;在低温强光下PSⅡ遭受光破坏 ,表现早衰。这与PSⅡ D1蛋白的降解及内源保护系统叶黄素循环和活性氧清除酶受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