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330篇
基础科学   219篇
  244篇
综合类   1549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215篇
畜牧兽医   944篇
园艺   211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稻田多熟制中轮作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九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及稻田不两熟、三熟复种方式,轮作与连作比较,未表现出增产效应。油菜轮作,因能明显减少草害和菌核病危害,故增产显著。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季节茬对不同稻型水稻产量的影响很显著。其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双季早稻、中稻、双季、晚稻。  相似文献   
132.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探讨了几种主要种植制度对土壤养分及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制度,结合相应的施肥管理制度,即能达到高产高效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增加投入、提高复种指数,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3.
<正>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是干旱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多年生优良牧草,近年来在本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为了选育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我们进行了红豆草品种比较试验。由于红豆草名称混乱,品种性能不清,因此,我们试图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定量地、科学地探索红豆草品种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人工合成磷源在轻粘质潮土根际和本体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配施不同形态氮肥对其形态转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作物耗竭引起根际所有形态无机磷不同程度的下降。施入土壤的DCP(CaHPO4 ·2H2 O)、OCP(Ca8(PO4 ) 6 )、Al P(AlPO4 ·nH2 O)等大部分转化为其它形态无机磷 ,而Fe P(FePO4 ·nH2 O)和FA(Ca10 (PO4 ) 6 F2 )大部分以自身形态存在 ,尤其是FA很少向其它形态转化 ,根际条件促进了它们向其它无机磷形态的转化。Al P和FA等的形态转化明显受氮肥形态的影响 ,Al P配施NO- 3 N下 ,绝大部分转化为磷灰石 ,NH 4 N配施下促进了FA向其它形态的转化 ,在所有的磷源处理中 ,根际和本体磷酸铁都有显著地增加 ,NH 4 N和CO(NH2 ) 2 处理下存在磷酸铁的根际累积 ;其次是磷酸二钙和磷酸铝也有明显地增加 ,二者存在根际的亏缺。不同磷源的形态转化规律与其有效性大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5.
冬小麦施用控释氮肥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冬小麦施用 2种控释N肥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灌水量、等N量下冬小麦施用乐喜施控释N肥 (F2 )和众品控释N肥 (F3 )均比施用普通尿素 (F1)显著提高产量 ,产量结构明显改善 ,N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3%~ 5 % (W1)和 2 %~ 6 % (W2 ) ,经济效益F3 处理增收 10 82元 /hm2 ,而F2 处理平均减收 6 32 7元 /hm2 ,收获期耕层土壤所保持的N量较多。  相似文献   
136.
施钾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黄淮麦区当年广泛种植的28个小麦品种在2个供K水平下N、P吸收利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K与低K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N、P吸收利用能力差异都很大,小麦品种间N、P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低K还是高K下,不同小麦品种K积累量、K利用效率与N积累量、N利用效率及P积累量、P利用效率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显示出K高效小麦品种同时也是N高效、P高效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7.
为探索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桔梗种子质量的影响,叶面肥喷施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尿素喷施浓度为0.5%、1.0%、1.5%,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2%、3%.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GA3浓度50,100,150 mg/L,6-BA浓度0.5,1.0,1.5 mg/L,2,4-D浓度10,30,50 mg/L.结果表明,1.0%尿素+3.0%磷酸二氢钾处理为最佳浓度配比,其千粒重较高为(1.323 2 g)、发芽率、生活力达到了最高,分别为81.33%、91%,含水量最低为7.26%;GA3的最佳喷施浓度为100 mg/L,6-BA为1.5 mg/L,2,4-D为50 mg/L.因此,在桔梗开花期喷施1.0%尿素+3.0%磷酸二氢钾或喷施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提高桔梗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38.
ESP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装备ESP系统的车辆必须满足性能试验以保证系统对车辆极限工况下出现的过度转向趋势有足够的干预,使车辆进入稳定的工况。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建立的ESP系统性能评价的试验、法规,还介绍了各国现有ESP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法规,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9.
草地振动式间隔松土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草原长期过载放牧,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导致草原退化的问题,设计了9ST-460型草地振动式间隔松土机.该机采用间隔配置的梯形框架式松土部件,利用曲轴连杆机构产生的向上激振力,对通过松土部件的土壤进行强制振动疏松,实现了在不破坏草原植被的条件下,对高坚实度草原土壤的松土作业.田间试验表明:机具在前进速度1 m/s、振动频率10.0 Hz情况下,作业稳定,松土效果明显.经检测,松土平均深度20.01 cm,松土比43.4%,植被破坏率1.6%,生产率0.85 hm~2/h,达到了技术要求.作业后土壤容积密度和坚实度平均降低了30.0%和48.8%,可以获得适合牧草生长的虚实并存的耕作层,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分别增产73.99%和68.65%.  相似文献   
140.
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综合影响的程度,2008年以5个核心景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点土壤容重比对照点平均增加了43.0%,而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及毛管持水量平均下降了31.4%、27.2%、28.7%、26.6%、26.9%及30.8%;(2)旅游干扰使一些景点的pH下降,另一些景点的pH增大,景点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及全P平均下降的比率较大,分别为46.05%、49.74%、56.71%及42.75%,全K、速效K和有效P则表现为增大或减少不定的变化趋势;(3)不同景点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大红袍(0.601)>水帘洞(0.382)>大王峰(0.327)>一线天(0.264)>天游峰(0.238).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