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适当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是目前挖掘我国玉米高产潜力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种植密度的提高增加了倒伏发生的风险。倒伏使玉米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并且给机械收获带来困难。本研究以春玉米为对象,针对玉米拔节孕穗期倒伏发生特点、抗倒伏植株和倒伏植株基部茎节及较高茎节上的次生根的相关力学特征开展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玉米倒伏严重。不同倒伏类型比较,根倒伏发生频率显著高于茎倒伏,二者分别占总数的90.4%和4.9%。根倒伏的发生以中度和重度为主,轻度倒伏发生频率较低。与不抗倒伏植株相比,抗倒伏植株基部茎节的节间直径、惯性矩以及抗弯截面系数高;同时抗倒伏植株较高茎节上的节根数量和最大拉力较倒伏植株高。  相似文献   
62.
大田条件下,以农大364和郑单958为材料,对两种基因型玉米各生育时期雄穗可溶性糖、蔗糖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散粉期达最高值,说明抽雄期至散粉期是一个碳水化合物积累的过程.可溶性蛋白质呈现不断下降的变化规律,成熟期降至最低值.  相似文献   
63.
外源多胺与玉米的耐旱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研究了外源多胺(精胺、亚精胺、腐胺)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多胺处理降低了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的程度和膜脂过氧化程应,并延缓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外源多胺在减轻或抵御自由基伤害,在增强玉米耐旱性上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研究还表明,在增强玉米的耐旱性上,三种多胺的效果依次为精胺(四胺)、亚精胺(三胺)、腐胺(二胺).  相似文献   
64.
以生长于田间的玉米掖单13(耐旱性玉米)和丹玉13(不耐旱性玉米)为试验材料,应用ICP对供试玉米的初生根和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和第九层次生根的铁、锰、铜、锌和钠元素含量等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根外,耐旱性玉米不同类型根中的铜含量极显著高于不耐旱性玉米根系(P0.01);根中的锰元素含量和锌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不耐旱性玉米根系(P0.05);根系中铁元素含量和根系中的钠元素含量在两品种玉米根系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65.
以生长于田间的玉米掖单13(耐旱基因型玉米)和丹玉13(不耐旱基因型玉米)为试验材料,应用ICP对供试玉米的初生根和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和第九层次生根的大量元素氮、磷、钾、钙和镁等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根外,耐旱基因型玉米不同类型根中的全氮含量和速效氮含量极显著低于不耐旱基因型玉米根系(P<0.01);根中的钙元素含量和镁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不耐旱基因型玉米根系(P<0.01);根系中磷元素含量和根系中的钾元素含量在两基因型玉米根系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6.
不同品种玉米籽粒成熟期间叶片形态衰老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研究了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在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叶片衰老的形态变化.在灌浆期内,两个品种植株下部和顶部叶片的衰老进程明显快于中部叶片,并且平展型玉米的表现更为明显.两个品种穗位叶以上叶片的衰老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成熟期时,除了第17、18两叶以外,平展型玉米各叶位叶片的衰老比例均高于紧凑型玉米,致使其单株叶面积显著低于紧凑型玉米.籽粒灌浆后半阶段叶片的衰老速率显著高于前半阶段,平展型玉米在灌浆后半阶段叶片的衰老速度明显高于紧凑型玉米,这可能是引起两个品种单株产量差异的原因之一.有效缓解灌浆后半阶段顶部叶片的衰老将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特别是平展型玉米.  相似文献   
67.
不同种植方式对拔节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和CO2等微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分析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 + 30 cm,免耕;P2,宽窄行90 cm + 40 cm,免耕:CK,匀垄65 cm)对拔节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微环境因素下玉米叶片光响应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方式P1中冠层光环境最好,3种模式间冠层温度差异显著,P1显著大于P2和CK;相对湿度的趋势与温度相反,表现为P1相似文献   
68.
玉米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玉米雄穗发生发展规律及保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黑土区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农大364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玉米雄穗形态变化、保护酶体系及细胞膜透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雄穗形态指标均呈“S”型曲线变化,且其生长发育和播后天数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雄穗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均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在...  相似文献   
70.
利用人工模拟光源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燕麦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轻度盐碱胁迫促进了燕麦叶片光合速率(Pn)的提高,随着盐碱浓度的进一步增强光合速率较对照降低,盐碱胁迫降低了燕麦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重度盐碱胁迫下燕麦的水分利用率(WUE)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