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6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海南冬季棉花生育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124个陆地棉品种(系),于2004-2005年冬季在海南岛三亚进行了4个播期的自然生育期试验。结果显示,全生育期平均为132.75 d,与我国主产棉区相差不大。不同播期之间全生育期相差较明显,以10月1-2日的第一播期最短,11月16-20日的第三播期最长,两者相差约15 d。冬繁棉花,早熟与中熟品种的全生育期相差不大(不到5 d),与棉区差异悬殊。就是在12月初播种,两个熟性的品种在4月中旬都能够完成自然生育期。根据试验结果,作者提出了冬繁棉花的“凹型生长模式”,并发现在后期播种的各个生育阶段,生育期的调节存在“缓冲”或“补偿”作用。根据凹型模式,作者提出科研南繁和产业南繁最佳播种期是10月,而抢季南繁在12月初播种亦可成功,并认为控制生育期的关键是在生长速度“低谷”时期。  相似文献   
32.
澳洲棉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RAPD(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对斯特提棉(G.sturtianum)、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鲁滨逊氏棉(G.robinsoni)、澳洲棉(G.australe)、比克氏棉(G.bicki)和奈尔逊氏棉(G.nelson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澳洲棉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这6个澳洲棉种中,澳洲棉与鲁滨逊氏棉、南岱华棉与斯特提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发现,鲁宾逊氏棉和比克氏棉是两个较为特殊的棉种。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和木槿组(Hibis-coidea)的其它棉种的染色体组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云南棉花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总结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省是我国唯一的陆地棉 ( G.hirsutumL.)、海岛棉 ( G.barbadense L.)和亚洲棉 ( G.ar-boreum L.即中棉 )三个栽培种兼备多种生态种质资源类型分布的省份。特别是亚洲棉 ,约在两千年前从原产地印度经缅甸首先传入云南 ,在以后的千百年中传遍了我国大江南北 ,为我们祖先的主要衣着原料。由于现代纺织业、服装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兴起 ,亚洲棉的种植面积日趋缩减。2 0世纪 5 0年代在我国主产棉区已被彻底更换 ,仅在云南及广西、贵州等省少量种植。作为多年生海岛棉的木棉 ,也是首先在云南发现 ,且种植较多 ,但近年来 ,却有濒临灭绝的危…  相似文献   
34.
棉花突变体材料收集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变体材料是农作物重要的种质资源 ,如水稻的矮败不育系和油菜波里马不育系自然突变的获得 ,引发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和油菜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在目前本所发现的 1 6个单体中 ,有 8个即是通过自然突变获得的 ,因此 ,突变体种质资源在农作物遗传、育种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突变体材料大体上可分为人为进行理、化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材料和自然发生而产生的突变材料。自然突变通常为田间条件下无人为因素介入的自发突变。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 ,突变谱广 ,是获得突变材料的重要来源。然而自然突变的材料 ,常常被忽视而丢失 ,或虽然被注意到了 ,…  相似文献   
35.
棉纤维是天然的,使用最为广泛的纤维材料。提高棉纤维品质成为当前棉花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基于QTL定位的陆地棉和海岛棉纤维优质基因挖掘、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位点鉴定和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棉纤维品质改良以及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功能基因验证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棉花纤维发育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并对今后棉花纤维相关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从近十年国家科技奖看棉花科研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10年共有18项棉花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6项。分析了获奖成果所在学科的进展,针对当前棉花科研现状,建议重视并加强棉花基础研究,提升棉花科技原始创新水平,为棉花应用研究拓展更宽的道路。  相似文献   
37.
南繁指在南方利用冬季温暖的气候条件再进行的种植,又称冬季南繁或简称冬繁。作物南繁主要是育种材料的加代,以加快育种速度;或者是新品系(品种)的扩繁或杂交制种,以增加原种、良种或杂交种的种子量。棉花的南繁主要在海南岛进行,根据计划实施主体或工作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产业南繁和科研南繁,前者任务是新品种的早代繁殖或杂交制种,实施主体往往是企业,目的是新品种的尽早产业化:科研南繁实施主体往往是科研单位,任务是科研试验,内容很多,但主要是以缩短品种育成周期为目标的育种南繁。  相似文献   
38.
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发展迅速,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棉花研究,二倍体和四倍体棉花基因组测序陆续完成,棉花全基因组重测序及关联分析相继涌现,大量的棉花功能基因被分离鉴定。本文回顾了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历程,重点介绍了棉花基因组测序和棉花栽培品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并总结了棉花纤维和腺体发育中的关键功能基因及棉花抗旱、抗盐碱等功能基因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棉花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和棉花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的】棉纤维是由胚珠外珠被表皮单细胞经突起并极性伸长而成的,棉花种子上的短绒是由胚珠外珠被表皮单细胞突起而产生的。因此,本研究对棉纤维光籽基因n_2进行定位,旨在为其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海岛棉新海21和陆地棉光籽突变体n_2为亲本构建F_2群体,结合棉花基因组数据,开发简单序列重复标记,定位该基因,获得预测的基因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差异。【结果】光籽基因n_2被定位在染色体A12上,位于标记P61与Z10之间的181 kbp内。该区间共有7个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显示,候选基因72098在2个亲本中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结论】本试验精细定位了光籽基因n_2,初步分析了候选基因,为其图位克隆和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棉花突变体材料是重要的棉花种质资源 ,在棉花遗传、育种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棉花能够自然发生突变 ,但发生频率极低 ,而且常常被忽视而丢失 ,或虽然被注意到了但没有良好的采集方法而难以得到保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棉国之一 ,还有大批量的棉花科技实验 ,所以自然突变的潜力很大。系统、全面收集和保存 ,无疑是给国家积累廉价而丰富的棉花资源。在农业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资助下 ,我所开始有计划地收集棉花自然突变材料 ,并拟将突变棉株引种到位于海南岛的国家棉花种质圃 ,以便通过多年生方式永久保存自然突变的原始资源。1收集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