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6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陆地棉中G6主要性状主效和上位性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犁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ed line,RIL)"中G6"进行QTL定位,生育期性状共定位了主效QTL位点5个,上位性QTL位点4对,纤维品质性状定位了主效QTL位点1个,上位性QTL位点6对,产量性状定位了主效QTL位点3个,上位性QTL位点5对.其中定位的果枝始节、吐絮期、上半部平均长度、衣分的主效QTL位点均距离最近标记1 cM以下,这有利于在育种实践中主效QTL跟踪检测.定位的霜前花率主效QTL位点具有较高的加性效应和遗传贡献率,应进行QTL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将会对早熟性育种工作有一定的推动意义.定位的马克隆值、衣分和予指总的遗传贡献率均在30%以上,对性状特征均影响显著.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验证了前人有关数量性状遗传符合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的论断,认为此模型是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有效途经;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进行A、D亚基因组定位,并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在A、D亚基因组上的分布及互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文认为上位性QTL位点和主效QTL位点一样在物种遗传变异和聚合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世界有机棉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有机棉生产现状①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最新统计,全世界有机棉约8000余hm2,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商品生产国。此外还有14个产棉国也在生产有机棉,但尚未进入商业生产。在其它14个有机棉生产国中,澳大利亚、巴西、埃及、印度、尼加拉瓜、赛内加...  相似文献   
63.
棉花半配合的受精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受精生物学角度探讨了棉花半配合特性的发生机制。发现产生半配合的棉花,受精融合过程非常特殊,主要在现在以下几点:(1)受精与胚乳形成基本正常;(2)精、卵两核接触持续48~72小时以上,比正常过程长约2~3倍多;(3)精、卵最终不融合,接触72~96小时后,两核之间出现新细胞壁,形成大型卵细胞和小型精细胞共存的原胚;(4)授粉7天后形成父母本同在的嵌合单倍体球形胚。这种精卵之间形成分隔式的半配合现象,在已研究过的具半配合植物中是没有的,也正是半配合棉花能有效地自发产生单倍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利用RACE-PCR技术克隆陆地棉ERF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GhERF79,该cDNA长度为980 bp,含有一个完整的ORF(Open reading frame)为75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的多肽;亚细胞定位显示该基因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核中,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ERF79属于ERF转录因子家族内的A-1亚族。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GhERF79的表达受盐胁迫和植物激素诱导,该基因在耐盐材料中9806中的诱导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盐敏感材料中棉所12;外源激素ABA(Abscisic acid)、ET(Ethylene)、MeJA(Methyl jasmonate)可以显著诱导GhERF79的表达,推测其可能在棉花响应盐胁迫途径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5.
国家棉花种质圃工作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国家棉花种质圃是国家32个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圃之一,位于海南岛三亚市,依托于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自1982年建立以来,在多年生资源的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成就,并形成一些工作特色。常年宿生保存棉花材料500份左右,涵盖棉属36个种(亚种)。在获得种间杂种、育种材料创新、工具材料与诱变材料的收集与保存等方面,表现了突出的工作优势。  相似文献   
66.
文章对棉花原位杂交的发展 ,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并对原位杂交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67.
澳大利亚对抗性棉铃虫的研究澳大利亚棉花的主要虫害有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和澳洲棉铃虫(H.punctigera)。因80年代以来大量使用菊酯类农药,已使棉铃虫产生很强的抗药性。80年代中期以来,澳大利亚针对这两种棉铃虫的危害采取...  相似文献   
68.
海南冬季植棉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加代为主要目标的冬季植棉 ,多在海南岛南边的三亚地区进行 ,一般是在 1 0月播种 ,次年 3~ 4月收获完毕。全生育期的气温两头高中间低 ,呈马鞍形。当地年降雨量很大 ,但却集中于 6~ 9月 ,南繁季节基本无雨 ,光照充足 ,没有霜冻。南繁的棉花 ,自身表现与在棉区有许多不同 ,并因此形成了植棉管理或棉花科研方面的技术特点。掌握这些特点 ,是棉花南繁取得成功的基础。1 冬繁棉花生物学特点1 .1 自然特性表现充分。在海南岛 ,材料自身特征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 ,材料之间的性状差异更明显。如生育期、株型、棉铃形状等 ,更易区别。与在棉区…  相似文献   
69.
本实验旨在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组合,并探究其增效机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互作防治棉花枯萎病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挑选EC50最小的2种杀菌剂;通过种子活力和分生孢子萌发实验确定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适浓度;两者混用进行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两者互作的防治效果及增效作用;通过q RT-PCR测定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途径相关基因在棉花中的表达量。试验结果发现,5种杀菌剂中多菌灵和萎锈灵的EC50最小,对枯萎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分别为13.894 mg/L和29.566 mg/L;综合苄氨基嘌呤和萘乙酸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和对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得到其最适防治浓度分别为5 mg/L和50 mg/L。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防治棉花枯萎病效果最好的为苄氨基嘌呤与多菌灵组合,防效可达80.95%,且具有显著增效作用;qRT-PCR结果显示,JA和SA途径相关基因在药剂处理的棉花中的相对表达显...  相似文献   
70.
为筛选出在温室育苗情况下能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化学药剂组合,解决棉花温室育苗苗病频发问题,保障温室内培育出棉花壮苗和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试验,选取5种杀菌剂嘧菌环胺、宁南霉素、吡唑醚菌酯、乙蒜素和春雷霉素,分别对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7号生理小种菌株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内盆栽试验防治效果(防效)测定;筛选出防效较好的宁南霉素和乙蒜素分别和乙烯利、萘乙酸、苄氨基嘌呤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拌种,进行室内盆栽试验测定防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宁南霉素毒力最强,致死中浓度(EC50)为8.034 mg·L-1;乙蒜素次之,EC50为16.048 mg·L-1。盆栽试验的防效测定结果也表明,单用杀菌剂拌种时,宁南霉素和乙蒜素的防效较好(出苗后7 d时分别为68.24%和50.88%)。在与3种生长调节剂混配时,出苗后15 d时组合防效达到高峰,其中萘乙酸与宁南霉素组合的防效最好,可达84.65%,且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综上,在温室育苗时可使用萘乙酸与宁南霉素组合拌种防治棉花枯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