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偏顶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偏顶蛤的繁殖规律,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每月采集大连海区野生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样品1次,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分析其性腺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偏顶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偏顶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分为A型和B型2种类型。该海区偏顶蛤性腺指数和肥满度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分别为17.54%和18.23%;二者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分别为32.25%和38.43%。偏顶蛤繁殖期为6—11月,繁殖期水温在16.8~22.1℃;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异体,二者性比接近1∶1。本研究为偏顶蛤的天然资源保护及大规模人工增养殖的开展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2.
采用10 g/L的两种κ-卡拉胶寡糖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体壁注射刺激后,测定其体腔液中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在注射κ-卡拉胶寡糖后的第1天,1、2号寡糖组的LSZ活性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7.0和6.0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KP活性于注射后第2天增至最高,1、2号寡糖组的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9和2.6倍,前3天试验组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号寡糖组的SOD活性于注射后第2天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而2号寡糖组的酶活性第2天呈现增加,第5天达到最高,1、2号寡糖组的酶活性最高时分别是对照组的2.0倍和2.3倍,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参数检验分析表明,1、2号寡糖组3种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κ-卡拉胶寡糖具有增强仿刺参免疫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饲料中DHA含量对刺参成参生长及其体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成参饲料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适宜添加量,采用摄食生长试验,探讨了在水温(12±2)℃下饲料中DHA含量(0.02%、0.30%、0.60%和1.20%)对体质量为(73.49±1.26)g的刺参成参生长和体壁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共进行121 d。结果表明:饲料中DHA含量为0.60%时成参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0.02%DHA)(P0.05);饲料中DHA水平显著影响成参体壁营养成分,摄食DHA含量为0.30%~1.20%饲料的刺参,其体壁中二十碳五烯酸(EPA)、DHA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DHA时,刺参体壁中DHA/EPA和n-3/n-6 PUFA显著升高(P0.05);0.30%DHA处理组刺参体壁中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DHA含量为0.60%时成参的生长速率最快,DHA含量为0.30%时已具有较高的营养物质(必需脂肪酸和氨基酸)沉积率,成参对饲料中DHA的最适需求量为0.30%~0.60%(饲料干物质)。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长发育,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刺参腱生蛋白基因、胶原蛋白α2基因、整合蛋白αV基因和整合蛋白βL基因等4个候选功能基因不同月龄的组织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参12、13、14月龄时,腱生蛋白基因在刺参肠、管足、呼吸树、皮肤、体壁、体腔液细胞、疣足和纵肌等8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体腔液细胞和呼吸树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P0.05);胶原蛋白α2基因在刺参管足、呼吸树、体壁、疣足和纵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在呼吸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纵肌、疣足、体壁、肠和体腔液细胞等组织中的表达量逐渐降低;整合蛋白αV基因在纵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整合蛋白βL基因在皮肤、体壁、疣足和管足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刺参这4个功能基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5.
于2005年11月—2007年3月在大连长海县广鹿岛海区,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野生苗与人工培育苗的海上筏式养殖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前期(2005年11月),野生苗(7月龄)的平均壳长、壳高、壳厚和湿重分别为15.38、16.22、3.72mm和0.53g,明显低于人工苗(9月龄)(P〈0.01);2006年7月,野生苗(15月龄)与同时期的人工苗(21月龄)的平均壳长、壳高、壳厚和活体湿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2007年3月,野生苗(23月龄)壳长、壳高、壳厚和湿重分别为78.49、80.71、22.05mm和65.12g,高于同期的人工苗(25月龄);整个养殖阶段,野生苗的日生长量高于人工苗;野生苗和人工苗的养殖成活率平均为80.37%和75.35%,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从海上养殖效果可知,野生苗完全可以替代部分室内人工培育苗种。  相似文献   
56.
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国群体(C)与俄罗斯群体(R)杂交子一代F1(C×R)亲参的发育情况及其与中国仿刺参群体多种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仿刺参子一代F1(C×R)在渤海北部池塘可自然发育成熟,或经人工促熟后发育成熟。3龄成熟子一代个体体重为(246.5±65.1)g,体重为140-400 g,性腺指数为(15.7±1.6)%,卵径为130-160μm。通过人工催产获得成熟精卵,F1(C×R)与C回交,在温度为(20.0±0.5)℃、盐度为31、pH为8.0、溶氧为7.4mg/L的条件下进行幼体培育,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各组杂交后代在体长、体重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耳状幼体阶段各组仿刺参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C♂〉C♀×F1(C×R)♂〉F1(C×R)♀×F1(C×R)♂〉C♀×C♂;4月龄时各组稚参、幼参体长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C♀×F1(C×R)♂〉C♀×C♂〉F1(C×R)♀×C♂,体重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F1(C×R)♀×C♂〉C♀×F1(C×R)♂〉C♀×C♂。  相似文献   
57.
硬壳蛤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又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虽然硬壳蛤在美国东海岸整个蛤类渔获量中只占7%,但产值却占53%。硬壳蛤在美国、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各州、纽约、新泽西和弗及尼亚等地是最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  相似文献   
58.
为获得适宜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精子冷冻保存技术,综合借鉴现有水产动物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对刺参精子降温方式、冷冻保存液、精子与冷冻保存液混合比例及复苏温度进行了筛选,在筛选出适宜的刺参精子降温方式基础上,分别以煮沸消毒海水和超纯水为溶剂,加入葡萄糖、NaCl、KC1、海藻糖、无水CaCl2和...  相似文献   
59.
通过模拟仿刺参养殖池塘雨季的盐度变化,选用2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刺参体重(16.93±3.08)g,研究盐度骤降及胁迫恢复对仿刺参体腔液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盐度先由30以每6 h变化3个盐度的速度下降至18,然后在盐度18保持96 h,随后盐度以相同速度上升恢复至30,并保持24 h。结果显示,各盐度取样点间仿刺参体腔液渗透压、体腔液总蛋白浓度、Na+、K+、Cl–浓度与盐度的变化趋势一致,Na+、K+、Cl–浓度均在盐度下降到18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31.15±14.42)mmol/L,(6.08±0.24)mmol/L和(141.76±2.13)mmol/L;而Ca2+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体腔液中Na+-K+-ATP酶活力在盐度18并保持4 d后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盐度对其体腔液中Na+-K+-ATP酶活力的影响与体腔液渗透压变化趋势不一致。盐度胁迫对谷丙转氨酶活力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仿刺参渗透调节能力有显著影响,实验中体腔液渗透压与体腔液Na+、K+、Cl–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盐度胁迫对仿刺参的呼吸代谢产生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为丰富仿刺参适应环境盐度的机制提供基础资料,为进一步了解盐度胁迫下刺参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及今后的刺参增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虾夷马粪海胆体液免疫机理,测定其体腔液吞噬细胞在不同介质中对不同处理的酵母细胞的吞噬作用。对其无细胞体腔液、从调理及非调理酵母细胞分离出的成分进行SDS-PAGE分析,同时对无细胞体腔液进行透析、SephadexG-200凝胶层析和SDS-PAGE分析,在等渗缓冲液和酵母细胞吸附的无细胞体腔液中,测定不同调理素样分子浓度和不同反应时间时吞噬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吞噬细胞在3种介质:等渗缓冲液、酵母细胞吸附的无细胞体腔液和无细胞体腔液中对非调理酵母细胞吞噬率之比为1.00∶1.11∶1.94,在等渗溶液中对调理酵母细胞的吞噬率是非调理酵母细胞的1.61倍;从调理酵母细胞分离出的成分在SDSPAGE中显示一条调理素样分子带,分子量为250.62 ku。经透析和SephadexG-200凝胶层析后,测得纯化的调理素样分子的分子量为250.62 ku;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调理素样分子浓度越大,吞噬活性越高,且5.0和10.0μg/mL组在各个测试时间均比对照组高。在等渗缓冲液中,反应30 min时,10.0和5.0μg/mL组与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酵母细胞吸附的无细胞体腔液中,反应30 min时,10.0μg/mL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虾夷马粪海胆体腔液中发现一种调理素样分子,分子量约为250.62 ku,一定浓度的调理素样分子能显著提高虾夷马粪海胆体腔液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