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园林植物育种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创设教学环境、拓展教学视角、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介绍了在“园林植物育种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42.
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中有很多是具重要经济和医疗价值的真核微生物。近年来,对真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综述了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转化方法、选择标记、受体、转化效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对其遗传转化应用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43.
利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方法提取筛选到的两种植物(凤毛菊和阴地蒿)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和烂皮病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风毛菊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物对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效果,但超声波提取条件下。浓度为0.8%时抑菌效果最为明显。阴地蒿的超声波提取液在浓度为1.5%时,对杨树烂皮病病菌有比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松针红斑病属世界流行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原菌侵染危害樟子松、红松等多种松树,是一种严重危害针叶的病害.松红斑病可导致松针大量脱落、生长放缓、木材生长量下降,甚至死亡.综述了松针红斑病的分类研究进展、生物学特性、产生的毒素,包括分子生物学在分类及病害鉴定方面的应用,并就其控制措施做了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45.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设施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可以和包括黄瓜在内约80%的维管植物的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适宜的共生体组合对于寄主的生长与抗病性的提高十分有益。为明确Glomus versiforme与Glomus intraradices两种AM真菌对"津绿3号"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两种AM真菌对幼苗生长及其根系3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AM真菌均可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并能减轻病害,但以G.versiforme的促生及生防作用更显著,接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重均显著大于对照,该处理的幼苗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26.6%。菌根化黄瓜幼苗抗病性的提高一方面与接种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前幼苗生长健壮有关;另一方面与根系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提前诱导有关。接种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壮苗指数显著高于G.intraradices处理与对照,分别为G.intraradices处理与对照的1.19倍与1.22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系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与PAL酶分别比对照提前2 d、7 d、7 d被诱导,且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44倍、2.16倍和92.00倍。  相似文献   
46.
柳蘑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为低温型野生菌,常见于8月~10月的柳树树干或枯枝基部。柳蘑是目前很有开发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之一。本研究通过不同培养料栽培试验,对柳蘑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柳蘑的研究开发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阔叶树木屑配方1有利于柳蘑子实体生长;培养料1、培养料3、培养料5中柳蘑有较高的生物转化率;麦麸(玉米面)最适添加量为15%;配合料(稻草、玉米桔杆等)添加量最适为10%~20%。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杨树感病寄主美×青Populuspyramidalis×P.cathayana分离培养冰核细菌,初步确定其优势种为欧文氏菌Erwiniasp.1个菌株,假单孢菌Pseudomonasspp.3个菌株,室外杨树幼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冰核细菌引起杨树冻害,诱发肿茎溃疡病,是病害发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8.
通过把芽枝霉 (Cladosporiumberbarum)、木霉 (Trichodermasp2 )、黄曲霉 (Aspergillusfumigatus)、链格孢(Alternariasp)、青霉 (Penicilliumsp2 )、曲卷毛壳菌 (Chaetomiumbostrychodes) 6个菌株混合后 ,接种在 3种底物枫香(Lf)、马尾松 (Pm)和两者组合 (mLf+mPm)上 ,研究了真菌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真菌在底物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混合真菌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快于单独菌株对底物的分解 ,混合底物快于相应的单一底物的分解 ,并且底物分解过程符合Olson指数降解模型 ,根据分解系数推导出混合真菌对底物的分解速率依次为mLf>Lf>mPm >Pm。 6种真菌中Cladosporiumberbarum、Chaetomiumbostrychodes在分解前期对底物的分解起作用 ,Trichodermasp2、Aspergillusfu migatus、Alternariasp、Penicillium在不同的底物上始终能以一定的种群数量存活下来 ,对底物的分解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真菌的总体数量与质量损失率呈正相关。底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真菌的定殖、繁殖 ,同时也有利于加速底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49.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病的主导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我国东北地区、杨树上普遍存在的冰核活性(INA)细菌,能在温度-4℃以下产生冰核活性,主要种类为:成团泛氏菌[Pantoea agglomeransGavinietal=Erwinia herbicola]、菠萝泛氏菌[Pantoea ananas(Serrano)Mergaert et al=E.ananas]、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Millard)Burkholder]、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ara(Pon.et al)Dye]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ue Van Hall]。它们主要分布于感病寄主的冻枝、冻死芽、枝干肿包、溃疡瘤、病枝、真菌溃疡病斑等部位,春秋两季为活动期和侵染期,出现频率最高,占细菌分离数的50%以上,泛氏菌占优势,在病部内外均有分布,内部较多,杨树冰核活性细菌在春秋季节霜冻条件下能造成杨树冻达,并引起肿茎型细菌溃疡病,是病害发生的主导因素,研究还证明,杨树冰核活性细菌能增强真菌溃疡病菌的侵染,促进真菌溃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筛选对舞毒蛾有致病性的虫生真菌。【方法】野外采集被感染舞毒蛾蛹,进行菌种分离、纯化,结合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同时利用喷雾法研究其对舞毒蛾幼虫致病性。【结果】从采集的舞毒蛾蛹中分离得到一株虫生真菌,将其命名为HEB2016,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菌落特征有所不同,显微观察其与曲霉属特征相符合。 rDNA ITS序列测序获得片段长度为595bp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Aspergillus ochraceus和A.westerdijkiae等序列相似性达98%~100%,结合系统进化树鉴定分离菌种为A.westerdijkiae。该菌株对舞毒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浓度为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 7d后,校正死亡率为80.69%,10天后肉眼可见菌株的产孢结构。【结论】HEB-2016对舞毒蛾具有致病性,菌株可为防治舞毒蛾、开发生物农药提供候选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