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210篇
农学   217篇
基础科学   216篇
  174篇
综合类   1240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535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温室滴灌条件下水分亏缺对番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确定温室滴灌条件下番茄高产高效的适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标,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在温室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对番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任何生育阶段发生水分亏缺均会降低番茄叶片光合速率及气孔的开度,进而影响干物质的累积和运转,但不同时期水分亏缺的影响形式及程度有所不同;苗期水分亏缺会抑制番茄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水分过高会使植株徒长,不利于光合产物向产量的运移;开花坐果期水分亏缺不仅抑制了番茄的生长发育,而且降低了干物质的累积,并最终影响到产量的形成;成熟采摘期水分亏缺会加速番茄植株的老化,降低最终干物质量,对番茄产量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在不影响番茄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及生理需水情况下,适度水分亏缺(T1处理)可实现高产与高效用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汇集雨水对春小麦进行补灌方式、补灌时期及补灌量的试验表明,不论贫水年和丰水年,有限滴灌均能明显使作物节水增产。膜下滴灌方式的保墒节水效应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作用明显;春小麦的拔节一孕穗期是实施补灌的关键时期;春小麦全生育期滴灌补灌定额900m^3/hm^2,重点应加强促苗水、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试验与示范相结合对汇集雨水补灌农技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气候冷凉的定西地区,实行地膜和秸秆覆盖加滴灌的农技措施,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作物生长需要的有效积温;实行垄沟种植,发展间套,进行雨水有限补灌,能充分发挥雨水资源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LISEM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SEM是第一个与GIS完全集成并直接利用遥感数据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可用来计算流域内各点径流和侵蚀量。在简要介绍LISEM模型研发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该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详细介绍了模型涉及的各种物理过程,并对模型运行所需输入的数据和运行输出的结果作了归纳。通过LISEM应用结果分析,认为只有采用空间分布式数据才能取得较好的预报结果。根据我国黄土高原侵蚀环境特点,采用一系列措施对LISEM修正后,可用于该区土壤侵蚀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05.
非洲鸵鸟冠状动脉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对6羽非洲鸵鸟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洲鸵鸟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于同侧主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分为浅支(旋支)和深支(前降支),浅支先分出左心房支布于左心房,主干分支分布左心室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深支又依次分出动脉圆锥支、左缘支和前室间隔支,动脉圆锥支分布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左缘支分支分布于左室侧壁,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右冠状动脉也分为浅支(旋支)和深支,浅支分出窦房结支和右心房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和升主动脉,右心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室后支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深支分出后室间隔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  相似文献   
106.
研究分析了公共入侵检测框架理论及入侵检测的实现策略,给出了一种基于 Agent 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动态 Agent 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系统整体结构,事件产生器、分析器、响应器和事件库的设计等。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分布性、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7.
以中国野生葡萄(Vitis piasezkii)'留坝-8'(抗霜霉病)和欧亚种葡萄(V.vinifera)'黑比诺'(易感霜霉病)为材料,克隆得到抗霜霉病相关基因VpPR4b和VvPR4b.序列分析发现VpPR4b和VvPR4b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61%.VpPR4b编码区为432 bp,编码143个氨基酸,含有...  相似文献   
108.
家蚕可能通过取食漂移到桑叶上的玉米花粉从而受到转基因玉米中表达的Cry蛋白的影响。实验采用室内生物测试的方法评价了转cry1Abcry2Ab基因玉米GAB-3花粉对家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用在饲料中掺入蛋白的方式检测了转基因玉米中广泛使用的6种Cry杀虫蛋白对家蚕的毒性。当桑叶上GAB-3花粉密度为50粒·cm-2时,对家蚕幼虫存活率无显著影响,达500粒·cm-2时,家蚕14 d存活率为0;以10粒·cm-2的GAB-3花粉饲喂家蚕幼虫7 d对其体重无显著不利影响,但延长饲喂时间或者当GAB-3花粉密度为50粒·cm-2时,家蚕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14 d或更长时间的家蚕体重均低于无花粉处理组。与非转基因对照处理组相比,低于100粒·cm-2的转基因玉米GAB-3花粉处理组家蚕的化蛹率、茧重、茧壳重和蛹重无显著差异,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均会延长家蚕幼虫的发育历期。GAB-3花粉对家蚕7 d的LC50为261.18粒·cm-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LC50下降。测试的6种Bt杀虫蛋白对家蚕的毒性依次为Cry1C>Cry1Fa>Cry1B>Cry2A>Cry1Ab>Cry1Ac。目前,在中国接近商业化的转基因玉米中多采用的Bt杀虫蛋白为Cry1Ab和Cry2A,二者对家蚕的毒性较低,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家蚕接触到的转基因玉米花粉密度较低,因此转Cry抗虫基因玉米对家蚕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9.
木本植物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本植物(Woody plant)具有多年生、木质部发达和茎坚硬等特点,能抵御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本综述归纳了木本植物逆境胁迫的几个重要方面,例如盐胁迫、干旱胁迫和低温胁迫。归纳并总结了与应激有关的基因、蛋白质、转录因子和应激反应机制,并简要概述了木本植物在植被保护、园林绿化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最后对木本植物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蒙古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作为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唯一具有群落分布的木本植物,是研究逆境胁迫的重要树种材料。因此,本综述着重介绍了耐盐碱木本植物蒙古柳对盐等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木本植物逆境胁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