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黑龙江省是全国薄皮甜瓜的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全国甜瓜播种面积35.27万hm2,东北三省为8.87万hm2,黑龙江省薄皮甜瓜为4.73万hm2。黑龙江省薄皮甜瓜生产主要以地膜覆盖露地早熟栽培为主,但露地生产上市期过于集中,品质和产量容易受采收期  相似文献   
42.
为有效防治西瓜幼苗果斑病,以西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可杀得叁千叶面喷施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升高,可杀得叁千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但浓度过高(9.4 mmol·L-1以上)对西瓜幼苗会产生药害。适宜浓度的可杀得叁千(2.4~4.7mmol·L-1)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43.
<正>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四省均有较大的露地西瓜种植面积,是我国露地中晚熟西瓜的重要产区。仅黑龙江省,西瓜种植面积就达到13万hm2左右,产值18.2亿元上下。北方露地中晚熟西瓜高效优质简约化栽培模式和过去的传统模式相比,关键的生产管理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和投入,生产出的西瓜产品更加安全,能充分满足消费者  相似文献   
44.
龙盛3号是以HX17为母本、2047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适宜北方露地栽培的大果型西瓜一代杂种。中晚熟,全生育期97 d,果实发育期33 d。易坐果,果实圆形,果皮深绿底上覆墨绿色齿形条纹,果形端正,果个均匀,外观漂亮,商品性佳。果实耐裂、耐贮运。瓜瓤大红色,剖面均匀,瓤质脆,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以上。抗枯萎病,单瓜质量8~10 kg,适合北方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5.
以“风味4号”甜瓜品种为试材,设置单蔓整枝1株1果、单蔓整枝1株2果、双蔓整枝1株1果、双蔓整枝1株2果4个处理,对“风味4号”甜瓜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单蔓整枝1株1果的整枝留瓜方式为“风味4号”甜瓜的最佳管理组合.  相似文献   
46.
尤海波 《中国蔬菜》2008,1(3):45-47
厚皮甜瓜雾培是通过定时向根部喷施营养液,使植株根系在黑暗和无基质条件下获得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一种生产方式,属于典型的气雾法栽培,可以在保护地条件下实现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所需条件的人为调控,使植株生长迅速,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这种栽培方式可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于2004年开展了厚皮甜瓜雾培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在近3a(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抗病鉴定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省西瓜主产区采集枯萎病病样8份,从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入手,研究了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并筛选出抗病性鉴定的方法,并对26份西瓜育种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瓜主产区采集的8个菌株侵染西瓜的枯萎病发病率都在700以上,轻度侵染黄瓜和甜瓜,发病率在20%以下,8个菌株都为西瓜专化型镰刀菌.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生理小种1;西瓜抗枯萎病鉴定最佳方法为1×105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法、在子叶展平时进行接种;从26份西瓜材料中筛选出西瓜高抗枯萎病材料3份,即07W26、07W28、BW19,发病率<20%.  相似文献   
48.
基质配比和落蔓方式对水果型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果型黄瓜迷你4号为试材,采用长季节无土栽培,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和落蔓方式对水果型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泥炭∶鸡粪∶蛭石=3 V∶2 V∶1 V的基质配比,顺蔓、保留15片功能叶片的落蔓方式,植株生长旺盛,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49.
闫闻  王喜庆  贾云鹤  付永凯  尤海波 《园艺学报》2020,47(11):2161-2168
实验中发现西瓜大粒种子自交系BW85和其小粒种子突变体F211,在授粉后7 ~ 11 d,种子的大小无显著差异,其中11 d的种子长度、宽度、鲜种子百粒质量和干种子百粒质量分别为7.93 mm、4.53 mm、4.23 g、0.32 g和8.26 mm、4.95 mm、4.54 g、0.30 g;在授粉后13 d,种子大小出现显著差异,种子长度、宽度、鲜种子百粒质量和干种子百粒质量分别为9.99 mm、6.12 mm、9.47 g、1.33 g和8.86 mm、5.32 mm、4.60 g、0.46 g。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比较BW85与其突变体F211之间解剖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授粉后15 d,突变体F211种子的表皮、皮下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44.57 μm、130.53 μm、38.22 μm,均显著小于BW85的各组织厚度。对BW85(P1)与突变体F211(P2)构建的F1、F2、BC1P1和BC1 P2群体的遗传分析发现,F1和BC1P2群体均表现为与突变体相同的小粒种子性状,F2和BC1P1群体小粒种子植株与野生型大粒种子植株比例分别符合3︰1和1︰1分离比,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个显性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0.
尤海波 《蔬菜》2024,(2):79-80
摘要:为解决制约庭院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问题,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对庭院叶类蔬菜套作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奇特、生育期短、采收期不严格的叶菜种类的选择及其播种育苗、套种后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通过与其他蔬菜套种,效益可提升1.5倍,提高了庭院蔬菜栽培经济效益,也促进了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