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4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01.
山西小麦的高产潜力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钧  郝树明 《小麦研究》2000,21(1):1-3,5
山西省小麦生产气候潜力在400-600公斤/亩,实现山西小麦发展战略的主要技术为推广秸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发展地膜小麦和节水灌溉,保证稳定增产,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农基本素质,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2.
来源不同的参试冬小麦品种(春小麦品种)具有对春化(日长)反应敏感性远大于对日长(春化)反应的一般特征,但英国冬小麦兼有中国超强冬性品种的短日效应和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美国冬性品种则兼有中国强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和冬性品种的长日反应特性。英、澳春性小麦对春化作用也有微弱反应,类似中国南方冬播春性小麦。中国中熟冬麦区温光条件与英美品种温光特性差异是引种生育期较长、成熟偏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3.
来源不同的参试冬小麦品种 (春小麦品种 )具有对春化 (日长 )反应敏感性远大于对日长(春化 )反应的一般特征。但英国冬小麦兼有中国超强冬性品种的短日效应和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 ;美国冬性品种则兼有中国强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和冬性品种的长日反应特性。英、澳春性小麦对春化作用也有微弱反应 ,类似中国南方冬播春性小麦。中国中熟冬麦区温光条件与英美品种温光特性的差异是引种生育期较长、成熟偏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4.
农田能量测算原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根据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对农业能量的大量研究和测算方法,结合国内农田投入和产出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了农田系统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如:灌溉水、化肥、有机肥、耕作和主要作物产品的能量测算方法与折算标准,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农田能量指标体系,为开展农田能量的广泛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5.
为了提高小麦×玉米的得胚率,利用糯玉米西星糯玉1号与普通玉米金博士658的花粉,在小麦雄性不育系K百农192A的始花期、初花期、盛花期授粉,研究不同花期用不同玉米授粉对小麦单倍体胚诱导与不同小穗位、粒位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初花期授粉的每穗颖果数(60.8)显著多于始花期授粉(55.3),且二者极显著多于盛花期授粉(46.1);金博士658授粉的颖果得胚率和每穗胚数(5.3%,2.8)极显著高于西星糯玉1号授粉的(3.3%,1.8),用金博士658在小麦初花期授粉时二者最高(5.6%,3.3)。授粉时期的推移有利于下部小穗的结实,不利于中上部小穗的结实,但对中下部小穗的结实影响不大。同一小穗位不同粒位的结实率差异显著,基本符合:第1粒位≥第2粒位第3粒位第4粒位第5粒位。授粉时期的推移不利于上部至顶部小穗第1、2粒位的结实,而有利于下部小穗第3、4、5粒位的结实;初花期授粉比始花期与盛花期授粉更有利于中上部小穗第3、4、5粒位的结实;西星糯玉1号比金博士658授粉更有利于第3、4、5粒位的结实。  相似文献   
206.
为探索不同温光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的积累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状况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以2类温光型和3种筋型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花后旗叶的生理特性和籽粒淀粉及组分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旗叶中叶绿素含量在灌浆前期(0~21d)维持较高,后期迅速下降,但2个弱筋型品种下降速度缓慢;半冬性品种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大于弱春性品种,而丙二醛(MDA)含量小于弱春性品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筋型籽粒淀粉组分和总淀粉的积累动态以弱筋型品种最具优势,其直链淀粉含量均在花后14d进入快速增长期,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在花后28d仍在持续增加,最终以半冬性弱筋品种的籽粒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P0.01)。灌浆前期(0~21d),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P0.05);灌浆后期(21~28d),与直链淀粉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叶绿素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增大。由此可见,旗叶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在灌浆前期有利于直链淀粉的积累,后期有利于支链淀粉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7.
为给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以杨麦5号为受体,对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00TY5的后代株系进行PCR分子检测,并对阳性株系进行了穗发芽和籽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PCR检测T4代14个转基因株系中阳性株系占78.5%.具有抗穗发芽特性的株系占阳性株系的54.5%。这些抗性株系在成熟前5d至成熟后10d.各株系与扬麦5号相比平均穗发芽时间推迟2.1d,穗粒发芽率和穗发芽度分别降低26.4%和52.8%;籽粒发芽开始时间延迟2d.籽粒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40.8%和43.7%,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成熟后25d,各株系与扬麦5号的各种发芽参数差异减少或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穗发芽参数与籽粒发芽参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