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利用RAPD分析部分茄子品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茄子 (SolanummelongenaL .)在植物学上可分为3个变种 :圆茄、长茄和矮茄〔1〕。本研究借助RAPD技术 ,对不同地区茄子材料间亲缘关系进行鉴定 ,为茄子种质资源的进一步评价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本试验共用 35份材料 ,其中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资源库内来自 14个省市的 30份材料 ,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来自两个不同国家的 5份材料。1.2 DNA提取 DNA提取参照Murray〔2〕和Saghai maroot〔3〕的方法。1.3 引物选择 均用Operon公司产 10bp随机引物 ,筛选…  相似文献   
102.
2000年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冬玉 《中国马铃薯》2000,14(4):249-251
以“面向21世纪的中国马铃薯产业”为主题的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年会于2000年8月20-24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29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他们代表了203个科研与生产单位,其中大专院校9所,科研单位53个,企业公司62个,农业管理及推广部门53个,新闻单位3个,基层单位23个。会议得到了承办单位──云南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云南省农业厅的领导对本次会议十分重视,云南省农业厅厅长、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协会会长潘政扬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在开…  相似文献   
103.
加工型马铃薯品种Shepody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Shepody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炸条加工品种,但Shepody对逆境胁迫非常敏感,为确立Shepody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转基因马铃薯,以叶片、茎段和微型薯为外植体,分别比较了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激素配比)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为最理想的外植体,以OD600=0.5的菌液侵染10 min,在加有1.0 mg/L萘乙酸(NAA)和1.0 mg/L反式玉米素(ZT-t)的MS20选择培养基上的遗传转化率最高,其愈伤诱导率可达到95%,分化率可达到20%。通过该转化体系将抗晚疫病基因R1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鉴定外源基因已经成功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04.
无选择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元载体pBINPLUS为基础,在T-DNA侧翼区通过两次特异PCR、酶切和连接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无标记载体pBINMF (marker-free vector)。通过酶切后测序分析,这个无标记载体在T-DNA左、右边界之间只有一个多克隆位点 (multiple cloned sites, MCS)。为了验证该载体的遗传稳定性,将gus基因克隆到该载体上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番茄栽培品种Moneymaker,特异PCR扩增目的基因和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gus基因已经整合进入番茄基因组并得以表达。该载体为今后直接获得无标记基因、生物安全的转化体,尤其为象马铃薯、木薯等无性繁殖材料的无标记基因转化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5.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块茎损伤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筛选马铃薯块茎耐损伤种质,为损伤相关研究及育种提供理想材料。【方法】选用104份马铃薯品种(系),了解其表皮擦伤、内部损伤和损伤变色3个损伤指标并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值,表皮擦伤远大于内部损伤,内部损伤大于损伤变色。系统聚类分析把104份马铃薯品种(系)分为6个类群,类群间的3种损伤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结论】3种损伤对块茎整体损伤的影响程度为:表皮擦伤>内部损伤>损伤变色,而且得到块茎整体损伤耐性理想的品种(系)类群。简化了损伤性状的研究,为后续的损伤性状研究提供了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6.
107.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我国的马铃薯育种研究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的过程 ,在过去的 6 0多年中育成了将近 190个品种 ,但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是加工品种奇缺。本文回顾了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历程 ,全面阐述了我国马铃薯育种的最新进展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指出了应重视野生种利用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加强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 ,针对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不同的生态条件 ,选育聚合多种性状、优质专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8.
栽培马铃薯是高度杂合的四倍体作物,利用传统的基因克隆方式进行晚疫病抗性基因分离难度很大。然而,晚疫病抗性基因具有序列保守性,属于NBS-LRR类基因。本研究中,根据晚疫病抗性基因R3a家族的序列比对结果设计R3a基因家族的保守探针,并将含有R3a基因的BAC SH23G23部分酶切成7~11 kb DNA片段。通过结合保守探针的磁珠系统对上述7~11 kb DNA片段进行R3a基因分离,将磁珠富集的片段克隆到双元载体pBINPLUS上。通过阳性克隆和菌落PCR鉴定表明,含有R3a基因的克隆比率达到82.76%,相对于磁珠系统富集前,提高R3a基因比率近19倍。本研究建立了抗病基因及其同源序列的磁珠分离系统,为分离马铃薯等多倍体作物中具有保守结构的基因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二倍体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倍体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CE171和感青枯病基因型ED25的茎段为外植体,在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基础上,对不同基因型的组培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要求。固体-液体培养基双层看护培养对于二倍体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有效的,尤以固体培养基中NAA 2.0 mg · L-1 : 6-BA 2.0 mg · L-1的配比为佳。对于ED13而言,液体培养基中以2,4-D 2.5 mg · L-1 : KT 0.5 mg · L-1的配比为佳,相比之下CE171则以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为最好,二者的愈伤诱导率均达100%;对于基因型ED25,只有在NAA 2.0 mg · L-1 : 6-BA 1.0 mg · L-1和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时才能形成较好的愈伤。ZT在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单独使用ZT浓度为1.0 mg · L-1时,ED13和CE171的芽分化率均达95%以上;而ED25则只有在ZT和6-BA配合使用,配比为ZT 0.5 mg · L-1 : 6-BA 2.5 mg · L-1时才可获得较高的芽分化率。  相似文献   
110.
茄子抗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茄子抗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包括青枯病病原生理小种及生化型、茄子青枯病的抗源筛选和抗病育种手段 ,并针对当前茄子青枯病抗性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