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值(NDF/NFC)饲粮对肉用绵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将16只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按维持水平饲喂NDF/NFC分别为3.02(饲粮1)、2.32(饲粮2)、1.58(饲粮3)、1.04(饲粮4)的全混合颗粒饲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18 d,包括3 d的调整期、7 d的预试期和8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甲烷产量、饲粮总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2的甲烷日排放量显著高于饲粮3和4(43.43 L/d vs.38.88和35.98 L/d;P0.05)。与饲粮1相比,饲粮2和3的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DMI)甲烷排放量显著增加(38.00 L/kg DMI vs.42.24、41.69 L/kg DMI;P0.05),但是饲粮2、3和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DOM)的甲烷排放量逐渐降低,饲粮4的每千克DOM的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饲粮1、2和3(58.78 L/kg DOM vs.75.00、73.35和64.11 L/kg DOM;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或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ADFI)的甲烷排放量逐渐增加,且各饲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结合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甲烷排放效率,在维持水平下,采用NDF/NFC为1.04的玉米秸秆饲粮作为肉用绵羊甲烷减排的饲粮最合适。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处理水稻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的影响,旨在探索有效的生物制剂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4.00±2.42)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80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饲喂水稻秸秆饲粮)、Ⅰ组(饲喂细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处理的水稻秸秆饲粮)、Ⅱ组(饲喂复合酶制剂处理的水稻秸秆饲粮)、羊草对照组(饲喂羊草饲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预试期为8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Ⅰ组、Ⅱ组和羊草对照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Ⅰ组、Ⅱ组和羊草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试验羊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试验羊头、蹄、皮+毛、肺脏、肾脏、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和大肠的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和羊草对照组试验羊肝脏和瘤胃重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细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处理水稻秸秆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肉用绵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接近羊草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水平对羔羊体况发育、消化道组织形态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对7日龄断母乳的湖羊双胞胎公羔,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CON)组和低蛋氨酸(LM)组,1对双胞胎羔羊分到不同的组中。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8~56日龄),CON组羔羊饲喂基础代乳粉和基础开食料;LM组羔羊饲喂的代乳粉和开食料在CON组基础上分别全部扣除(0.70%和0.40%)额外添加的蛋氨酸,其余营养水平保持一致。第2阶段(57~84日龄),2组羔羊停止饲喂代乳粉且饲粮均为基础开食料。在56和84日龄,各选取6对双胞胎羔羊进行屠宰,分离消化道组织,采集血清样品。结果表明:1)在采食量方面,LM组羔羊对蛋氨酸采食量在8~56日龄、8~84日龄阶段均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而干物质采食量却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体尺指标方面,56日龄,LM组除体重、体斜长、胸围和体长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外,其他体况发育指标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4日龄,2组间体况发育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56日龄,LM组羔羊的瘤胃乳头宽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2组羔羊的其他消化道形态发育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56日龄,LM组羔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84日龄,LM组羔羊血清中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外,2组羔羊的其他血清抗氧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粮低蛋氨酸水平抑制了羔羊体况(体重、体斜长、胸围、体长指数)发育及瘤胃乳头宽度的增加,同时降低了机体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然而却提高了干物质采食量;提高饲粮蛋氨酸水平后,羔羊体况发育及消化道组织形态发育也随之得到补偿,但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仍未得到完全改善。  相似文献   
104.
能量对妊娠后期母羊健康及其羔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刁其玉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5):1369-1374
妊娠后期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胎儿体重增长的80%在此阶段完成,因此该阶段母羊的能量需要量大于其他生理阶段。高产多胎是肉用种母羊的重要培育目标,当母羊处于营养水平较低的草场或舍饲条件下,怀双羔或多羔母羊的日粮能量水平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时,母羊会动用体内的糖原、体蛋白和体脂以弥补能量不足,致使母羊的代谢紊乱,肝机能受损,产生羊妊娠毒血症,影响母羊的健康和胚胎的健康生长,产出弱羔、病羔,并可能影响产后羔羊的健康生长。因此,研究妊娠后期能量水平对母羊健康、胚胎发育、羔羊生长及肉羊养殖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对不同能量水平对妊娠母羊的健康、繁殖性能、泌乳性能、胚胎与羔羊生长的影响展开讨论,阐明妊娠后期能量的作用。当母羊妊娠后期能量受到限制时,母羊的体重降低,乳腺发育受阻,泌乳能力下降,受胎率下降;同时胚胎的生长速度降低,影响胚胎与产后羔羊组织器官发育和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C3和C4植物在日粮中的含量对牛肉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大豆粕、小麦麸、小麦、棉籽饼、苜蓿干草作为C3植物试验材料,选用黄贮玉米秸、玉米酒精糟、玉米作为C4植物试验材料,选用36头西门塔尔杂种公牛作为试验动物开展了肥育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C4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氨基酸(其中甘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日粮中C3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其中十七烷酸不确定除外)、氨基酸(其中丝氨酸和苏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也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C3和C4 植物在日粮中的含量对牛肉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大豆粕、小麦麸、小麦、棉籽饼、苜蓿干草作为C3植物试验材料,选用黄贮玉米秸、玉米酒精糟、玉米作为C4 植物试验材料,选用36头西门塔尔杂种公牛作为试验动物开展了肥育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C4 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氨基酸(其中甘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日粮中C3 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其中十七烷酸不确定除外)、氨基酸(其中丝氨酸和苏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也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日粮蛋白能量比对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8头平均月龄7.70±0.48、平均体重234±21.85 kg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饲喂蛋白能量比(g.Mcal-1)分别为46.2﹕1、54.2﹕1和62.0﹕1日粮,试验期90 d。分别在正式试验的第21—28天、第51—58天、第81—88天,采用酸不溶灰分法(AIA法)进行营养物质的消化试验。【结果】奶牛平均日增重依次为0.90、0.89和0.90 kg.d-1(P0.05),8—10月龄各生长指标变化曲线相似。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牛,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日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增加;随着日龄增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增加,9月龄后趋于稳定。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血清尿素氮含量升高。【结论】蛋白能量比为46.2﹕1(g.Mcal-1)的日粮可满足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牛ADG为0.80—1.0 kg.d-1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08.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芦丁对奶牛产奶量、血清、泌乳相关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添加量,为应用芦丁提高中国奶牛泌乳性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用生理状态等相近的泌乳高峰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添加芦丁0.0(对照组)、1.5、3.0、4.5mg?kg-1。试验期11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0周。隔日记录试验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第5、35、65日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日尾静脉抽取血液样品,根据产奶量的检测结果,选择效果最好组及对照组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等。【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3.0mg?kg-1与4.5mg?kg-1芦丁处理组都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1.5 mg?kg-1芦丁处理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1.5 mg?kg-1芦丁处理和3.0 mg?kg-1处理乳脂率低于对照组(P<0.05),4.5mg?kg-1芦丁处理乳脂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牛乳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差异不显著(P>0.05)(2)3.0mg?kg-1处理组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水平第35、65日检测结果低于第5日检测结果(P<0.05);该处理组奶牛血清谷丙转氨酶由第5日的22.88(IU?L-1)提高到第65日的25.38(IU?L-1),催乳素含量则由12.19ng?mL-1上升到13.94ng?mL-1,提高了14.36%;(3)3.0mg?kg-1处理组血清指标中,免疫球蛋白IgG、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皮质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孕激素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芦丁能够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同时保持奶品质,降低奶牛血清中尿素氮的水平,提高溶菌酶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芦丁适宜添加量为3.0 mg?kg-1。  相似文献   
109.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将一年生、多年生单味中草药和复方粉碎为不同粒径等级,考察了不同提取时间和粒径度对其提取率的影响,为更好地将中草药用于饲料添加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分别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以下日粮: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试验B、C组均为基础日粮+酵母β-葡聚糖75mg·kg-1、试验D组为基础日粮+杆菌肽锌60mg·kg-1。试验全期共28d,每日记录犊牛采食量、每2周逐一称重并计算日增体质量,在试验第21天晨饲时,给A、B、D3组犊牛口服大肠杆菌(O141∶K99)肉汤培养基进行攻毒,C组继续正常饲喂。于试验第28天晨饲前,采集犊牛直肠内约10cm处靠近上壶腹黏膜部的粪便样品用于测定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攻毒前,B组犊牛0~14d和14~21d两阶段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26.18%和24.93%(P0.05);攻毒后,B、D组21~28d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30.38%、30.82%(P0.05)。试验各期F/G,B、D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D组犊牛攻毒后12和24h时,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D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C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显示,B、C两组条带数多于A、D组,且C组与A、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犊牛的总菌区系相似性处于50%~75%。结果表明,在代乳粉中添加75mg·kg-1酵母β-葡聚糖可改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