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407篇
农学   341篇
基础科学   232篇
  296篇
综合类   2094篇
农作物   396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1238篇
园艺   299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91.
花生晚斑病抗性AFLP标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抗感晚斑病组合“中花5号×ICGV 86699”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经田间抗性鉴定明确抗性亲本ICGV 86699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控制;AFLP分析结合BSA法筛选到与晚斑病抗性连锁较紧密的AFLP标记3个,即E35/M51、E37/M48和E41/M47,它们与抗性间的图距分别为7.40cM、7.40cM和8.67cM;所获得的3个标记间连锁紧密,位于同一连锁群上。这3个标记在具有野生种亲缘的7个抗病花生品种或材料中均能检测到,而在栽培种以多粒型为代表的抗病材料中均未检测到,表明ICGV 86699的抗性基因与栽培种花生中的抗性基因不同。这是国内外有关花生晚斑病抗性分子标记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992.
早熟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是近年来本区新示范推广的一种套种模式。 1 996年试验示范 ,1 997年开始推广 ,1 999年推广面积 2 0 0 0 hm2 ,2 0 0 0年达到2 680 hm2 。这种套种模式一般公顷产西瓜 4.5万~5.2 5万 kg,产皮棉 1 350~ 1 80 0 kg,公顷纯收入 3.75万~ 5.2 5万元。1早熟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的好处有利于西瓜早种、早熟 ,上市早 ,价格好 ,效益高 ;西瓜从时间上错开了病毒病等病害发生 ,发病较轻 ,产量高 ;有利于棉花早播、早发 ,产量高 ,品质好。2田间配置方式采用 2 - 2式 ,种两行西瓜 ,套种两行棉花 ,西瓜宽行距 1 80 cm,窄行距 50 c…  相似文献   
993.
中棉所36是一个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高产优质早熟棉花品种.近年来在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棉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北疆棉区属于风险棉区,播种期和苗期气候不稳定,播种后,常突发低温和大风天气,甚至沙尘暴.棉花出苗和苗期因受低温影响,致使棉苗根病发生较重.为了确保中棉所36高产优质,2001年在北疆石河子农八师145团农场,对中棉所36棉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94.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的迅速发展,该病的流行日趋严重,使患病的鸡群生长发育受阻、死淘率及屠宰废弃率增加,给养鸡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广大养鸡者的高度重视。2012年3月,某市蛋鸡场饲喂的5500只28周龄蛋鸡发病。经实验室细菌学检验并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鸡大肠杆菌病,及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临床治疗,使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995.
YW-S血缘玉米自交系昌7-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W-S血缘玉米自交系昌7-2是运用相同雄亲交叉巢式遗传设计的选育技术,导入亚热带玉米种质,经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海南连续7个世代交替培育而成,目前国内育种单位利用该自交系已育成10多个通过国家审定、省审定的优良新杂交种。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达700万hm^2。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6.
株高决定了玉米的种植密度和抗倒伏性,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是玉米育种中重要的选择性状之一,因此对控制玉米株高相关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源自玉米自交系Mo17的矮化自然突变体gad39进行了表型鉴定、细胞学观察、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和赤霉素(GA3)处理等研究。田间种植条件下,整个生育期gad39的株高都明显矮于野生型Mo17,吐丝期仅100.00 cm,与野生型的192.60 cm相比,下降了48.0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gad39的雄穗长度显著变短,节间数目显著减少。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茎秆纵向细胞的宽度和长度显著变小。雄穗变短、节间数目减少和纵向细胞变小是导致gad39植株矮化的主要原因。除植株矮化外, gad39分蘖数增加,穗位降低,茎秆变细,叶片变短和雌穗变短。遗传分析表明, gad39的突变表型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控制矮化性状的基因定位在3号染色体长臂td4和td6标记之间。这2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5.34 kb,其间包含一个控制植株矮化的基因D1/ZmGA3ox2。测序发现, gad39中的D1基因具有10个InDels和21个S...  相似文献   
997.
为筛选出适宜不同辣木材料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基,本研究以辣木花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氯化钙、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氯化钙>硼酸,蔗糖和氯化钙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显著,而硼酸浓度影响不显著;辣木花粉在175 g/L蔗糖,400 mg/L氯化钙,15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花粉平均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发现美国种源的辣木花粉活力较高,肯尼亚种源的花粉活力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辣木杂交育种的父本选择提供参考,提高人工杂交授粉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减少谷子联合收获的清选损失,对谷子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进行了试验分析。运用参数可调的风筛式谷子清选装置,以清选风速、风向、筛分振幅和曲柄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籽粒损失率和含杂率为试验指标,对谷子联合收获机脱出物进行了清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损失率随清选风速、筛分振幅、曲柄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清选风向角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趋势;含杂率随清选风速、筛分振幅、曲柄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清选风向角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最优清选工作参数为清选风速4.19 m/s、清选风向30.3°、筛分振幅22 mm和曲柄转速218 r/min,籽粒损失率为2.02 %,含杂率为8.01 %。该研究为谷子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结构与工作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正>烟叶收购工作是烟叶生产经营企业一年中的关键工作。2014年烟叶产销形势不同于往年,国家烟草专卖局调整了烟叶价格政策,部分中上等烟价格上调,部分中下等烟价格下调。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还提出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守住商品量红线的工作要求,与之呼应的是龙江烟区烟叶结构调整,下部烟叶打掉4片、上部烟叶打掉2片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出台,烟叶等级结构也将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做好收购工作,达到烟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及其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双环入渗法对黄土残塬沟壑区主要林分类型(刺槐林、油松林、刺槐×油松混交林、山杨栎类天然次生林)进行土壤入渗试验,分析4种林分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及其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山杨栎类天然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总体最好,刺槐×油松混交林优于刺槐林和油松林;(2)0~90 min测试时间内,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迅速递减(0~5 min)、逐渐递减(5~60 min)和趋于稳定(60~90 min)的过程;4种林分的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山杨栎类天然次生林、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林、油松林;(3)4种常见土壤入渗模型(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Philip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中,通用经验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入渗过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精度均在0.990以上;(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入渗指标与土壤容重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非毛管孔隙度、> 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砂粒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通径分析并计算主要影响因子的决定系数表明,对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土壤容重(0.309),对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251),对土壤平均入渗速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有机质(0.408)。研究结果为研究区营造水土保持林树种的选择与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