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杨树28对SSR基本核心引物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3对引物,并采用这些引物对来自白杨派、黑杨派和青杨派的3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PCR扩增,同时对这些样品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对引物共扩增条带5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8条,占扩增总带数的100.00%。对32个杨树样品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得到其遗传距离为0.056~0.741,表明各样品之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样品分为三大类,即白杨派、黑杨派和青杨派,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上的结果一致,说明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杨树品种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以伊犁地区10个新疆野苹果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天然群体叶形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群体叶形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新疆野苹果叶片长/叶宽(L1/A1)的变异系数为11.99%,在所有的性状中最稳定。所有性状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为XY1群体(17.18%),最小的为XY2群体(14.09%)。群体内个体间的广义重复力平均值为0.8877;群体间广义重复力平均值为0.7536,叶片长/叶柄长(L1/L2)、叶柄长(L2)的群体间广义重复力较小,分别为0.3022和0.5800,说明这2个性状在群体间的表现不稳定,易受环境的影响。10个群体根据叶形指标聚类分为4类,聚类结果和地域相吻合,说明叶形受环境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贡献率较高的前3个性状分别为叶尖角α、叶基角γ、叶长L1,说明这几个性状参数在新疆野苹果的表型分类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野苹果表型分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刺槐群体引种试验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刺槐群体生长和遗传多样性,以期了解刺槐在中国的地理变异模式,为其良种选育和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用全国19个刺槐产地种子育苗,在河北保定营建对比试验林,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19个群体共570个样本进行SSR标记分析。对5年生试验林的调查结果表明,19个刺槐群体间在存活率、树高和胸径上均表现为显著差异,存活率为53.33%~83.33%,树高区间为5.65~6.61 m,胸径为4.28~5.48 cm。不同产地的群体间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以试验林栽植地区为中心向外辐射,距离试验地点越远的群体,存活率和生长量越低,表明刺槐在生长性状上形成地理变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SR分析表明,总的基因多样性(H_T)的变化幅度为0.5154~0.7569,遗传分化系数(G_(ST))平均值为0.0128,种群间的变异只占1.28%,绝大部分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9个刺槐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预期杂合度和观测杂合度均表现为由北向南增加趋势。群体的生长指标和SSR遗传参数与产地地理因素显著相关;树木存活率和遗传参数显著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不同产地刺槐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已初步形成地理变异,表现为产地距离试验地点越远的群体,存活率和生长量越低;受纬度和年均温的影响,群体遗传参数均表现为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5种榆属植物光响应曲线模型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4种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拟合5种榆属植物的光响应数据,对比分析各光响应模型的基本特征参数,探究各模型间及不同榆树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同种榆树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在不同模型中存在差异。不同模型对同一种榆树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差异;不同榆树的光响应曲线在同一模型中的拟合效果也不同。4种模型中,直角双曲线光响应修正模型(模型Ⅲ)的拟合程度最好,可以反映光抑制现象,但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等特征参数与测量值差异较大。综合分析可知,指数模型(模型Ⅳ)为最优模型。通过对比光合能力可看出最大为黑榆,最小为大果榆。通径分析说明,对不同榆树净光合速率有影响的作用方式及主导因子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中国李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均匀分布在8个染色体连锁群上的16对SSR引物对来自3类产区的24份中国李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47 ~ 0.783间变化,其中引物CPSCT005最低,引物CPSCT022最高。不同引物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s指数(I)分析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为引物CPSCT039最高,引物CPSCT031最低。3类产区所有引物分析表明,Nei’s基因多样性(H)、Shannon’s指数(I)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关系是:南方品种和北方品种相差不大,均大于国外品种,且南方品种与国外品种先聚到一类。16对SSR引物总共扩出条带8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1条,多态性比率为94.19%,平均每对引物扩增位点5.38个。品种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0.35处,24份中国李材料可分为2大类,大部分北方品种聚为一类,南方品种和国外品种聚为一类,从分子水平支持了以前提出的国外品种起源于中国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分析84个枣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对SSR引物对84个枣品种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7个多态性位点,PIC值变幅为0.19~0.67,平均为0.48。依照枣原产地将其分为4类,遗传一致度为0.928 6~0.993 5,遗传多样性表现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亲缘关系最近。基于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11对SSR引物可以区分本试验中82.3%的枣品种,其遗传距离为0.00~0.52,均值为0.15,但并没有依照原产地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