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利用马铃薯生产酒精发酵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为原料,经液化、糖化等处理后发酵生产酒精,以出酒率为指标,研究发酵工艺中的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糖化液初始糖度为16°Bx,接入酵母量为0.8%,发酵温度32℃,发酵60h,酒精出酒率可达17.12%。  相似文献   
22.
为探索绿豆产地鉴别可行性,实现对来自白城、杜尔伯特、泰来、泗水绿豆原产地的快速鉴别。研究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PLS-DA法(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建模,对4个产地的120份绿豆粉末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的扫描,分别采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矢量归一化与导数处理等]最终确定矢量归一化+MSC建立的模型最稳定,建模波长为12 000~4 000 cm-1全波长。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有效主成分(主成分1贡献率为52.44%,主成分2贡献率为30.16%,主成分3贡献率为9.57%),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2.17%。用预测样本集进行模型的验证,白城、杜尔伯特、泰来、泗水4个产地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100%、80%、80%和100%。预测结果达到80%以上,初步认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绿豆产地溯源研究。  相似文献   
23.
挤压大米啤酒辅料麦汁浸出物收得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以挤压膨化大米为辅料经糖化后制得的麦汁浸出物收得率进行研究,并且以麦汁的碘值、还原糖及滤渣中的淀粉含量为指标,考察其淀粉的降解程度,从而初步分析了挤压膨化大米做啤酒辅料比传统蒸煮大米做啤酒辅料其麦汁收得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溶剂法对红豆种皮中的花色苷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pH、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以及超声功率对红豆种皮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红豆种皮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各因素顺序为 pH>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不大。超声法提取红豆种皮花色苷的最适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34(g/mL),pH为3,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55 ℃,超声功率350 W。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红豆种皮中花色苷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可达(82.35±3.28)mg/100 g。  相似文献   
25.
利用耐热丝氨酸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提高其分散性。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以加酶量、底物浓度、pH值和酶解温度为实验因素,以分散度指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优化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4 070 U·g-1、底物浓度6.0%、反应温度71℃、pH 9.0,该条件下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度为12.78,与未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度相比提高了2.09倍。  相似文献   
26.
煮浆是加工豆乳、豆腐等豆制品的必要生产环节。微压煮浆是采用密闭罐体加热豆乳,使罐内形成一定的压力,即微压,从而实现豆乳彻底煮开,沸腾。豆乳的稳定性是豆乳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加工特性,豆乳中蛋白粒子的性质及组成对豆乳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对比分析了微压煮浆方式与常压煮浆方式的豆乳蛋白粒子电位、蛋白粒子大小分布、粒子组成等性质,旨在研究微压煮浆对豆乳稳定性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与传统常压煮浆相比,微压。  相似文献   
27.
采用以经挤压膨化预处理后的豆粕为原料,经低温脱脂后,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大豆异黄酮、蛋白质和总糖,与未经挤压膨化处理的豆粕相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挤压膨化处理后的豆粕可明显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浸提率,浸提60 min时,大豆异黄酮浸提率可以达到90%以上,比未经积压膨化豆粕高出10%,缩短提取时间,蛋白质含量并无明显区别,糖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8.
为保护地理标志大米品牌,保障特色产品优质优价,应用电子鼻系统对2012年采集的28份五常大米、建三江大米和查哈阳大米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取得该3个不同产地的大米气体指纹信息,对指纹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代表不同传感器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0.508%。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5个传感(W6S,W5C,W1W,W2S,W2W)用于建立判别模型,模型对不同地理标志大米正确识别率为100%,交叉验证判别率为95.7%。研究表明,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可能成为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9.
为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效果,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交叉性紧密、学科应用性强、产业发展速度快等专业特点,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多元化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平台保障等多方面,探索构建了一整套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显著加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0.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配比>芯材与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由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配方的最佳配比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总固形物含量为25%(W/V)。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主次顺序是: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30MPa。在上述条件下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0.2%,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