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淮北地区水稻高产机械栽植方式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甬优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研究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机械栽植方式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光合物质生产、温光利用、产量组成及品质。结果表明,移栽时钵苗机插方式秧苗素质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毯苗机插方式。与钵苗机插稻相比,毯苗机插稻、直播稻各生育时期均推迟,全生育期分别缩短8~10 d和20~22 d,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积温、光照时数以及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著降低。钵苗机插方式水稻产量最高,毯苗机插方式次之,直播方式最低,各栽植方式间差异显著;相同栽植方式下杂交粳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粳稻。钵苗机插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显著提高,最终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杂交粳稻钵苗机插方式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直播方式显著提高10.2%和23.4%,常规粳稻分别显著提高5.6%和19.3%;直播水稻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钵苗机插方式水稻籽粒品质较好。在淮北地区钵苗机插稻生育期提前,成熟早,提高了温光资源利用率,比毯苗机插和直播方式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水稻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22.
南方粳型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南方稻区5个粳型超级稻(南粳44、宁粳1号、宁粳3号、扬粳4038、武粳15)为材料,同生育期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为对照,在其他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和337.5kg.hm-2),从中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水平下出现的最高生产力,并将其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对5个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构成、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以及倒伏性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为10.51(10.30~10.68)t.hm-2,极显著高于对照(9.77~9.82t.hm-2),增产幅度达5.2%~8.7%。与对照相比,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群体穗数多,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42442.11~44873.23×104.hm-2),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机插后早发快长,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苗数略高于预期穗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到拔节期茎蘖增长平缓,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适中,为预期穗数的1.4~1.5倍,此后群体平缓下降,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高(66.9%~70.4%);其群体叶面积动态与茎蘖动态基本一致,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孕穗期,为7.72~7.97,此后平缓下降,成熟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3.30~3.74);干物重积累方面,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较对照高,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到拔节期较对照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为10.80~11.08t.hm-2,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6.78~7.22t.hm-2,成熟期总干物重17.58~18.29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和根系干重均高于对照,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超级稻优势更为明显,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强(抽穗到蜡熟期平均伤流量3.53~3.74g.m-2.h-1)。超级稻群体形成特征:高秧苗素质促进低位分蘖发生,精确群体起点稳定提高穗数;生育中期干物质积累高,叶面积大,株型直挺,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高,源库流畅;生育后期茎鞘输出大,2次增重高,根群强健,支撑着高光效灌浆结实层的安全充实。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平下,超级稻穗多粒大,群体颖花量大,需氮量大,产量潜力高;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充实量大;群体株型改善,抗倒支撑强,适宜用作机插。  相似文献   
23.
红泰优996系用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RT99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4.
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粗放现象较为严重,土地集约利用意义重大。该研究基于发展方向区的划定,更加全面地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进行了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主区集约利用水平大都高于发展方向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基于此,应继续加大开发区主区的内涵挖潜,重点开发发展方向区,并且不断改善土地利用状况和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5.
陕西省榆林市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选择出适宜榆林市生长的马铃薯新品种。[方法]以冀张薯8号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陇薯13号、中薯20号、冀张薯12号与对照相比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这3个品种均是块茎大、整齐度均匀,陇薯13号、冀张薯12商品薯率较高;脱毒175产量为38376.90 kg/hm2,增产幅度为4.83%,块茎中等,整齐度均匀,商品薯率比对照偏低。[结论]陇薯13号、中薯20号、冀张薯12号商品性状好、产量高,适宜在榆林大面积推广;脱毒175产量比对照略高,但商品性状略差,较适宜在榆林推广。  相似文献   
26.
随着江苏"籼改粳"的推进以及直播稻面积的扩大,适宜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成为苏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的制约因子。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及多年栽培技术研发,集成了适宜在苏北地区稻麦两熟轮作区示范推广的"苏北稻麦周年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同时响应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推进秸秆全量还田肥料化,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苏娜  常勇 《绿色科技》2019,(6):163-164,169
运用高德地图提取的住宿服务POI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方法,系统剖析了北京市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探究了北京市住宿服务行业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住宿服务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北京市各区住宿服务的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完全的随机性,而是存在着空间集聚;北京市住宿服务空间上呈中心城区集聚与外围分散并存的态势,集聚现象显著;北京市住宿服务集中分布在主城区,整体空间分布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一心多点"分级分布特征,属于典型的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28.
刨花楠扦插繁殖中POD、CAT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刨花楠是一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常绿阔叶树种,也是一种园林绿化树种,观赏价值很高。通过对刨花楠扦插繁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分析不同处理对植物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影响,以找出最适合于该植物扦插繁殖的因素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29.
通过提出往行程、返行程等新概念,澄清了往(返)行程与推(回)程之间的区别,给出了负半径滚子直动、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共计6种机构结构型式,应用“虚位移方法”推导得到了相应的一系列压力角公式,为日后考虑压力角条件的机构尺寸综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关于Ⅰ型、Ⅱ型曲柄摇杆机构,通过引入“辅助圆”的新概念,以曲柄固定铰链中心点A的可行区域理论为重要基础,在以摇杆摆角ψ为唯一前提参数条件下,得到了关于极位夹角θ、行程速比系数K取值范围及其最大值的一系列重要结论,该系列结论对机构分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