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对河南省当前生产上推广的12个不同穗型的高产小麦品种(系)在密植条件下的粒叶比及 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的高产小麦品种,其粒叶比存在显著或极 显著的差异.穗粒质量/旗叶面积、穗粒数/旗叶面积与产量均呈正相关,且对产量的正向作用明显 高于穗粒质量/上二叶面积和穗粒数/上二叶面积.用穗粒数...  相似文献   
32.
钙依赖性蛋白激酶在调控植物发育与物质合成中发挥重要功能。为探讨一个钙依赖性蛋白激酶-TaCPK34在小麦淀粉合成中的功能,利用大麦条纹花叶病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virus induced gene-silencing,BSMV-VIGS)将该基因沉默,并在田间条件下测定灌浆期间沉默植株籽粒内TaCPK34基因的表达量及成熟籽粒的淀粉性状。结果表明,在花后15 d、20 d、26 d和30 d,BSMV-VIGS-TaCPK34沉默植株中TaCPK34基因表达量受到显著抑制(63.8%~97.8%); BSMV-VIGS-TaCPK34沉默植株成熟籽粒淀粉含量、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6.0%、7.1%、4.4%和11.0%);扫描电镜观察发现BSMVVIGS-TaCPK34沉默植株成熟籽粒内淀粉粒排列疏松且数量减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TaCPK34在小麦籽粒灌浆期间对籽粒淀粉的合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3.
厚德麦981 是以周麦16 为母本、才智97(5)-3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29。厚德麦981 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气候正常年份产量在8400~8800kg/hm2 之间。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4.
氮素施用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在施纯氮总量270.0 kg.hm-2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氮素运筹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当推迟追氮时期与加大追氮比例, 可提高旗叶RuBPcase活性与Pn速率; 以拔节期追氮基追比5∶5处理产量构成三因素较协调, 产量最高; 孕穗期追氮基追比5∶5与7∶3二处理因千粒重与穗粒数明显增加, 返青期追氮基追比3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水利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和主题思路,对水利建设的发展和优化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合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6.
以豫麦49为供试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开花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pi—BR)对小麦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喷施epi—BR提高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含量;增强了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加速了籽粒中蔗糖的降解,进而增加了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喷施10.0μg/L的epi—BR的处理小区产量比对照提高了8.6%。  相似文献   
37.
冻害胁迫对小麦叶片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田冬季冻害条件下,幼穗发育不同阶段的小麦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Pro)、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等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冻害胁迫期间,植株幼穗发育进程快(播期较早)、且受冻害较重的豫麦34号和郑麦9023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抗坏血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幼穗发育进程慢(播期较晚)、受冻害较轻的品种豫农949和偃展4110,表明其适宜作为胁迫过程中小麦抗冻性的鉴定指标。冻害胁迫期间,4个小麦品种不同幼穗发育植株的叶片内脯氨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均比寒流来临之前增幅大,幼穗发育进程快且受冻害较重的豫麦34号和郑麦9023品种,这2种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幼穗发育进程慢、受冻较轻的豫农949和偃展4110,推测这2种物质不宜作为小麦抗冻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耕作方式与灌水次数对砂姜黑土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砂姜黑土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耕作与灌水处理组合模式。【方法】 于2015—2017年连续2个冬小麦生长季,在豫东南砂姜土区设置旋耕(RT)、深松(SS)2种耕作方式为主处理和拔节期+开花期灌2次水(W2)、拔节期灌1次水(W1)、全生育期不灌水(W0)3种灌水为副处理的二因素裂区试验,深入研究耕作方式与灌水次数的主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对砂姜黑土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 耕作与灌水对砂姜黑土麦田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均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SS较RT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贮水消耗,有利于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与RT相比,两年度SS处理的土壤平均贮水消耗量、降水、灌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3.69%、7.03%、6.51%;增加灌溉虽可明显增加冬小麦田间耗水量,但过多灌溉致使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两年度W2较W1、W0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分别下降18.85%、16.69%。SS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RT处理,且以深松+拔节期灌1水处理组合SSW1的产量最高。相同耕作方式下,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千粒重呈降低趋势,成穗数呈增加趋势;两年度穗粒数变化总体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耕作方式主要通过调控千粒重影响产量,灌水次数则主要通过调控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影响产量,但灌水过多会抑制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结论】 综合考虑耕作方式与灌水次数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深松+拔节期灌1水处理组合SSW1可作为适宜豫东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耕作与灌水处理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39.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粘、壤、砂三种质地土壤种植条件下高筋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低筋型冬小麦品种洛麦1号面团流变学特性。低筋型小麦洛麦1号吸水率、形成时间、耐揉指数、弱化度、评价值均以粘土种植条件下较高,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以砂土条件下较高;拉伸参数以砂土种植条件下较高,粘土居中,壤土较低。高筋型小麦藁麦8901粉质参数以粘土种植条件下较高,壤土居中,砂土较低;拉伸面积和延伸性以砂土较高,而最大抗阻以粘土较高。低筋型小麦在砂土条件下种植,面团的综合表现(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较好,而高筋型小麦在粘土条件下种植面团的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0.
冻害胁迫下小麦叶片内一些抗冻基因转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4个小麦品种幼穗发育不同阶段植株的冻害情况,并比较叶片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进程慢的小麦植株受冻害较轻,其叶片内的APX和SOD基因的转录水平较高,与植株的抗冻性表现相一致,表明它们可作为评价小麦抗冻性的鉴定指标;冻害胁迫下,CAT和GR基因的转录水平与小麦植株抗冻性表现不相一致,表明这2个基因可能不适宜作为小麦抗冻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