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农学   3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浙农 117扦插苗为材料 ,采用水培法 ,进行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规律研究 ,结果表明 ,在铅处理下 ,茶树体内的铅含量分布为 :细根 >粗根 ,茎 >幼芽 >老叶 ;根部随着铅浓度的增加 ,地下部铅含量增加极显著 ,且与培养液中铅浓度成显著直线正相关 ,相关方程为 :y=771.9x- 974 .5 7,相关系数为 0 .976 6 ;当培养液中铅浓度在 0~ 2 0 0 mg/ L 变化范围时 ,地上部铅含量变化不显著 ,当培养液中铅浓度由 2 0 0升至 4 0 0 mg/ L 时 ,地上部铅含量变化极显著 ,增加量为 2 0 0 mg/ L 铅污染浓度的 2 .5倍 ;就地上部而言 ,幼芽中铅含量变化 .与水培液中铅浓度变化成极显著 ,相关系数 r为 0 .994 5 ;茶树对铅的吸收与根系环境中 p H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通过不同含量的绞股蓝对新颖袋泡茶品质影响的研究,从生化成分以及感官评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Tj3处理中氨基酸含量最高,茶多酚含量略有下降,香气持久,口感良好,茶汤黄绿、澄清,滋味略浓,综合评价最佳,但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减少,建议新颖袋泡茶以冲饮3次为佳。  相似文献   
63.
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高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超高压作用机理、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和高压加工食品能保持其原色、原味及食品营养成分的优越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论述。简单介绍了超高压设备,分析了操作工艺,得出了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结论。虽然超高压加工存在一次性投资大、密封等技术问题,但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4.
茶园土壤中铅形态的连续浸提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改进的连续浸提试验,将高铅茶园土壤及常态茶园土壤中铅的存在形态可分成6种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并用ICP-OES法检测了各种形态铅含量及总铅含量。结果表明,本提取测定方法精密度和准确性好,而且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65.
新颖袋泡茶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原料颗粒大小、浸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袋泡茶选择40~60目的颗粒原料最佳,汤色黄绿、浸出率高,冲泡5min、冲泡3次为最佳,3次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浸出率分别占到总量的96.74%、96.24%、95.76%。  相似文献   
66.
功能性复方荷叶袋泡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荷叶、菊花和茶叶三种原料,通过两两组合选优、再三者组合优化配比,试图筛选出口感好、营养成分搭配合理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组合chj2营养保健成分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较高,含水量较低,感官评定茶汤绿色清澈、香气清新、口感纯正,是一种较理想的配比组合。包装袋大小、冲茶水温、制作原料等因素对袋泡茶茶水品质有较大影响,要求包装袋大小适中,以容纳3~4g的规格大小为宜;水温一般以80~90℃比较好,冲泡后茶汤香气清新、汤色清绿、味道纯正;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品质纯正,确保袋泡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