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355篇
农学   247篇
基础科学   198篇
  201篇
综合类   1426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835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微灌方式下水分调控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翠玉"猕猴桃为研究试材。【方法】采用小管出流(X)、微喷灌(P)和滴灌(D)3种灌溉方式在猕猴桃全生育期实施85%灌水量的轻度亏水(LD)、70%灌水量的中度亏水(MD1)、55%灌水量的偏重度亏水(MD2)和40%灌水量的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00%灌水量的对照组(CK),研究了猕猴桃叶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羧化速率(C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ET)在不同水分亏缺下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D-MD1处理的日均WUEi及CE分别提高了8.5%和2.7%。P-MD1处理的日均Pn与CE较CK分别提高了10.7%和10.4%,X-MD1处理的日均Ci、Pn、CE较CK分别提高了10.9%、12.2%和11.4%。D、P和X三个处理的WUEET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D、P和X的产量随着水分的亏缺程度的加大而下降,而滴灌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D-MD1、P-MD1、X-MD1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4%、1.6%、2.3%,重度亏水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余水分处理,且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MD1处理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灌水同时提高WUEET,重度亏水与偏中度亏水间在WUEET无显著性差异,同时X-MD1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X-MD1处理是"翠玉"猕猴桃较为合适的灌溉水分亏缺模式。  相似文献   
82.
密植建成茶园栽培是近年来茶树栽培管理上的一项重大创新技术,它是在传统的茶园栽培管理基础上,对茶园管理过程中的有些关键环节进行调整和改革,使新建茶园达到高标准、高投入、高密度建园,从而实现早成园、早投产、高效益。  相似文献   
83.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客观上带动了羊肉以及羊肉制品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发展养羊业已经成为了志丹县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畜牧业及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论述了发展舍饲养羊的必要性和舍饲养羊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建议,对推广舍饲养羊、增加农民收入、调整畜牧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三环泡湿地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是典型的内陆淡水沼泽、湖泊湿地,是三江平原湿地的典型代表。作为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和食物链基础环节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由于对环境变化敏感,其群落变化常被认为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对三环泡湿地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水平分布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三环泡湿地浮游生物的常见种和优势种,分析了三环泡湿地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的特征,对揭示东北不同类型湿地浮游生物功能群对各种人为污染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以鹿寨县为列,介绍了广西自治区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方法,详细分析了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结果,揭示了鹿寨县耕地质量等别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6.
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 (ST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侵染番茄的病毒, 通常与多种病毒复合侵染, 可能与番茄的褪绿、黄化、衰退、果实变小等症状相关。该病毒最早在1984年发现, 并于2005年命名。我国首先于2015年在山东寿光发现。最近, 我们在山东和北京市多地的番茄样品中均检测到了该病毒, 并通过检测发现国内一些主要品种番茄种子的STV携带率达40%。STV基因组为一条双链RNA, 隶属Amalgaviridae科Amalgavirus属, 是严格种传病毒, 不能通过汁液摩擦接种和嫁接传播。鉴于STV的潜在危害以及与其他病毒高度复合侵染造成的严重损失, 本文介绍了STV检测方法, 并提出应开展对主栽品种的种子检测和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87.
为探索乙烯利对烤烟上部叶耐烤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0、1000和1500 mg/L)以及喷后不同时间采收(喷施后3、5、7 d采收)的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暗箱烟叶变褐时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浓度和喷后采收时间均显著促进烟叶田间落黄,提高烘烤期间烟叶PPO活性,缩短暗箱烟叶变褐时间,导致耐烤性降低。乙烯利处理还导致变黄后期至定色初期烟叶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膜脂过氧化进度和膜损伤发生时间较正常成熟烟叶提前。从耐烤性角度考虑,1000 mg/L乙烯利处理后3~5 d采收烟叶有利于其外观质量的提升。论文可为更好地在烟叶生产中应用乙烯利促进烟叶成熟以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烘烤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饲料脂质对养殖鱼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脂饲料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全球每年鱼油产量虽然基本恒定,但水产饲料中鱼油的需求量却在持续上升,到2010年,鱼油的使用量将超出产量的70%。鱼油的有限供给和过量消耗,以及其中可能积蓄的二噁英和多氯联苯,使鱼类养殖业迫切需要采用其他脂肪源来代替饲料中的鱼油。然而,高脂饲料或用其他脂肪源替代饲料中的鱼油不仅影响养殖鱼  相似文献   
89.
为鉴定肉牛皮肤病病原及其致病性并筛选其敏感药物,本研究取患皮肤病肉牛病变部位皮屑、毛发和痂皮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形态特征与细极链格孢菌极其相似的菌株(PY2-1-2);经PCR扩增、测序和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与细极链格孢菌(MG975630.1)的ITS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长度为543 bp,该片段包括ITS1、5.8S rDNA和ITS2的全部基因序列以及18S rDNA和28S rDNA的部分基因序列,提交GenBank(MH656780.1)。根据形态学结合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细极链格孢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5μg/mL、4μg/mL、1μg/mL、1μg/mL。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细极链格孢菌引起的皮肤病诊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
基于分期播种试验的辣椒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飞  梁平  谷晓平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157-160
为分析辣椒不同发育时段的适宜气象条件,研究辣椒种植适宜的生长时段,采用了5期分期播种试验,开展辣椒生育期、气象条件及产量观测,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夏2季播种的辣椒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辣椒整个发育期逐渐缩短、总积温逐渐减少,小区产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温度满足辣椒生长条件下可适时早播。辣椒进入采摘期以前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发育期内的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关系,降水过多易导致辣椒渍害发生,辣椒进入采摘期以后,采摘期长短与同期降水量呈现正相关,降水量过多影响果实成熟和正常采收。辣椒齐苗到移栽期、始花到始摘期、始摘到末摘期与其间日照时数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对辣椒叶片数生长、辣椒花期授粉及果实产量形成、果实的着色和采收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