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1.
^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对小麦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0、0.25、0.50、0.75、1.00 g·L~(-1))的水杨酸(SA)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利用不同质量分数(0、5%、10%、15%)的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模拟的水势分别为0、-0.1、-0.2、-0.4 MPa),研究干旱胁迫下水杨酸浸种处理对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SA浸种处理时,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升高。随着SA质量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Pro、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升高,而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降低,意味着水杨酸对云南蓝果树种子的预处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早期幼苗的抗旱性。因此,水杨酸浸种可减轻干旱胁迫对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的伤害。而且,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在水杨酸质量浓度高于0.75 g·L~(-1)、水势低于-0.1 MPa时,防御作用较强。建议育苗前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SA预处理,最适质量浓度为0.75 g·L~(-1)。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C.Yin)的濒危机理,运用解析木的原理,结合1979—2009年的气象数据,对两株云南蓝果树风倒木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云南蓝果树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蓝果树的径向、高度和年轮宽度的年增长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材积年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云南蓝果树生境自1979—2009年年平均气温缓慢地升高,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值呈总体减少趋势;年均径向、高度生长量和年轮宽度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年均材积生长量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糖萜素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萜素是由植物中提取的三萜和糖类等天然活性成分组成的物质,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功能、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的作用。就糖萜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动物生长性能、肉质影响、免疫功能、糖萜素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产品使用方法和推广应用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糖萜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马铃著产业是榆社县农村的支柱产业,但其种子的退化问题已成为了农业部门和农民关注的焦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预防和防治其退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蓝果树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蓝果树为中国特有极度濒危一级保护植物,为探讨云南蓝果树濒危机理并进行有效保护,通过野外原位实验和室内受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蓝果树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是否有自毒效应。结果表明:野外条件下,云南蓝果树的种子萌发受野外枯枝落叶和自身种皮的显著抑制;室内受控实验发现,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和种皮浸提液对种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抑制作用,其中,根的抑制作用最强(80.90%),种皮的抑制作用最弱(13.59%),而且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浸提液和根际土壤对幼苗生长(株高、叶片数和生物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21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仔猪72头,按试验要求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1%谷氨酰胺(Gln)日粮,试验期21 d,在断奶后0 d、7 d和14 d分别屠宰取小肠测重,并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定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后7 d,日粮中添加Gln可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小肠相对重量,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的高度,降低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断奶后14 d,日粮中添加Gln对断奶仔猪的生长和肠道形态发育影响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谷子成熟期的鸟害调查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中国优质小米生产基地,但谷子成熟期鸟害严重。为了减轻鸟害,在谷子成熟期将安塞县划分为3个区域,采用路线法调查危害谷子的鸟类,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危害谷子的鸟类有17种,均为杂食性留鸟,隶属于6科9属,其中鸦科有9种,鸠鸽科有4种。安塞县南部次生林区鸟害较轻,北部典型草原区较重。危害最严重的鸟类为雉鸡和麻雀,其中雉鸡主要集中在沟坡地,麻雀主要集中在村庄旁及川地。在不伤害鸟类的前提下,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物理驱鸟、化学驱鸟等以减轻鸟害。  相似文献   
20.
小麦持风力及风力缓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麦的抗风倒能力,设计小麦持风力测验仪,利用风洞提供风源,测试不同品种穗、旗叶和上部茎段的持风力差异,分析不同茎秆强度的品种对风力的缓冲效果。结果表明:旗叶的持风力与上部0.30m长的茎段持风力相当,穗的持风力是旗叶持风力的2~3倍。穗长差超过0.02 m,其持风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强度茎秆对风力缓冲效果不同,较小的茎秆强度品种‘周麦18’,对于强风(风速大于11m/s)具有较大的缓冲效果,其抗倒风力与‘AT15’同为15m/s。因此,穗的持风力是主要致倒力,茎秆强度较小的品种风力缓冲效果优于茎秆强度较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