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56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研究翻压紫云英对2种不同类型土壤早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连续5年田间微区模拟池试验,各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紫云英(GM)、纯化肥(F)及紫云英配施化肥(F+GM),2种类型土壤分别为红黄泥与河沙泥。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可使早稻增产,尤其在红黄泥中F+GM的增产效果更好,比F增产10%;2种土壤中,F+GM与F相比稻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相比,2种土壤的F+GM与GM可促进早稻生长前期各营养器官(根、茎叶)干物质的增加,后期F+GM与GM营养器官的干物质不再增加而有所降低;F+GM和GM的水稻籽粒干物质比CK高,而且持续增加。翻压紫云英可改善早稻的光合特性,2种土壤F+GM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高,胞间CO2浓度除了河沙泥灌浆期高于GM外,其余均为最低。在2种土壤中表现出类似趋势,紫云英配施化肥可以增强早稻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量,进而实现早稻  相似文献   
112.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白菜作用效果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白菜C、N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强小白菜叶片中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小白菜可食部分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氮、天冬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和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小白菜产量,减少小白菜可食部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3.
施用猪粪和化肥对稻田土壤表面水氮磷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在利用渗漏池模拟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两种主要水稻土壤的基础上,进行了施用化肥和配施等P2O5猪粪对稻田氮、磷等养分动态特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水电导率(EC)、总氮(TN)、总磷(TP)浓度和NH 4-N浓度在施肥后1~3d达到最高,然后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至7~15d逐渐接近CK。7~15d内表面水pH逐渐升高,至30d后逐渐趋于平缓。与施用化肥相比,峰值时猪粪处理的表面水TN浓度降低了28.9%~62.9%;NH4 -N浓度降低了43.7%~48.8%,但NO-3-N却远高于施用化肥,且晚稻较早稻平均升高56.5%;晚稻表面水TP浓度提高51.2%。而且早、晚稻在7~50d期间维持TP浓度均高于化肥。河沙泥的表面水TN、TP浓度高于红黄泥,但两种土壤的表面水铵氮、硝氮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4.
湖南省油菜施磷效应及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施磷对油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湖南省油菜种植体系土壤速效磷的丰缺指标,于2005~2008年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布置51个磷肥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磷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及增收效果.施磷较不施磷增产51~1265 kg/hm2,平均429 kg/hm2,平均增产率为45.9%,每千克P2O5增加5....  相似文献   
115.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性水稻土钾素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连续27年(1981-2007年)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钾素固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其中5个处理:CK(不施肥)、NP(施氮、磷肥)、NPK(施氮、磷、钾肥)、NP+RS(施氮、磷肥和稻草)和NPK+RS(施氮、磷、钾肥和稻草)。结果表明,在加入外源钾浓度0.4~4.0g/L的范围内,土壤固钾量均随着加入外源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大。5个施肥处理的固钾能力存在差异,与试前土壤相比,长期不施钾(CK和NP)处理土壤的固钾能力增强,长期施钾肥或稻草(NPK、NP+RS和NPK+RS)处理土壤的固钾能力降低,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是影响土壤固钾能力的重要原因,施钾量高的处理土壤的固钾能力低。在高强度稻-稻种植条件下,水稻作物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钾。长期不施用钾肥,会导致土壤钾素的严重耗竭,此后施入的钾则会被土壤固定,导致钾肥对当季作物的有效性降低。当土壤中钾含量相对较高时,施入钾肥则不易被吸附固定。如果施入的钾不能及时被作物吸收利用,则极易被淋失。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后,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增加,土壤的固钾能力降低;另外,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引起土壤K+饱和度的增加,也使土壤的固钾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6.
紫云英配施控释氮肥对早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减量尿素或控释氮肥配施紫云英对早稻产量、农艺性状、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氮量20%和40%条件下,尿素或控释氮肥配施紫云英均能促进早稻稻谷增产,其中80%尿素配施紫云英和60%控释氮肥配施紫云英处理的稻谷产量较100%尿素处理分别增产7.5%和6.7%,但稻草产量均低于100%尿素处理。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的增加是稻谷增产的主要原因。100%尿素处理早稻前期生长旺盛,而减量尿素或控释氮肥与紫云英配施对水稻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在水稻生长中后期。100%尿素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水稻植株全氮含量、氮素养分积累量在水稻生长前期均较高,水稻生长中后期80%尿素配施紫云英和60%控释氮肥配施紫云英处理的氮素养分持续供应的优势得到体现。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减量尿素或控释氮肥配施紫云英有利于提高化肥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均以60%控释氮肥与紫云英配施处理最高。控释氮肥和紫云英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释放了较多的氮素营养,提高了水稻生长中后期土壤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连续5年紫云英利用后不同化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稻谷经济效益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设6个处理,处理CK:不施紫云英和化肥(对照);处理CF:不施紫云英,施100%化肥(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75、120 kg/hm2);处理A1:紫云英(22 500 kg/hm2,下同)+100%化肥+100%磷肥;处理A2:紫云英+80%氮、钾肥+100%磷肥;处理A3:紫云英+60%氮、钾肥+100%磷肥;处理A4:紫云英+40%氮、钾肥+100%磷肥。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紫云英利用后化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与CF相比,处理A2的早稻产量提高了7.7%,处理A3的水稻产量基本持平;紫云英利用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可以增加水稻产值,与CF相比,处理A1的水稻产值增加了5.92%,处理A2的水稻产值增加效果次之,增加了4.08%;处理A4提高水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处理CF,A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比CF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8.
为了筛选适合湖南省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品种,对5个紫云英品种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紫2号生育期短于湘肥2号、湘肥3号和余江大叶,与早花品种信阳紫云英相近;湘紫2号盛花期与信阳紫云英相近,明显早于其他3个品种;其盛花期鲜草产量1 589.5 kg/667m^2,比信阳紫云英高39.9%;且其鲜草中氮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综合看,湘紫2号的盛花期较早、鲜草产量适中、养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适应性广,适宜在湖南双季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同纬度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9.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豆角、黄瓜和辣椒3种蔬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角、黄瓜和辣椒3种蔬菜各施肥处理产量均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最高.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蔬菜产量,改善果实性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0.
不同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研究不同控释氮肥在减氮量施用条件下早、晚稻产量效应、氮素吸收利用、土壤氮素养分特性和养分释放规律的差异,为南方双季稻区控释氮肥在水稻高产节肥栽培上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静水溶解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控释氮肥(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和在常规尿素施氮量基础上节氮15%和30%对早、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控释氮肥的氮素累积释放曲线均为"S"形,但在培养期间硫包膜尿素氮素累积释放率均高于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条件下,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早稻减氮15%和30%施用硫包膜尿素和树脂包膜尿素均表现为增产,而晚稻施硫包膜尿素增产,施树脂包膜尿素减产。株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是早、晚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用2种控释氮肥均能促进早、晚稻水稻植株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施用相同种类控释氮肥早晚稻稻谷、稻草和植株氮养分积累量随施氮量提高而提高。减氮15%和30%施用2种控释氮肥有利于氮肥回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的提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硫包膜尿素的提高效果优于树脂包膜尿素。常规尿素处理、减15%氮的2种控释氮肥处理均能保持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减30%氮的控释氮肥处理土壤氮素肥力较试验前有所降低。适当降低氮用量施用控释氮肥,能促进双季水稻增产、增加氮素利用效率、维持或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控释氮肥养分释放规律的差异是导致其作用效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