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4篇
  1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淮南市平圩电厂粉煤灰堆场复垦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点和区域、水平与垂直等多维角度分析了不同覆土厚度下的复垦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布特征,旨在揭示粉煤灰充填基质下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及其与覆土厚度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均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各覆土厚度下土壤含水量基本在20%以上,覆土厚度20~30cm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达到31.11%。在一定的覆土厚度下,含水量在粉煤灰重构剖面中间会出现一个突变层次,在土—灰界面将产生土壤水分的聚集。不同覆土厚度下表层土壤的容重出现明显的差异,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土壤容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覆土厚度40~60 cm时,土壤表层平均土壤容重达到1.75 g·cm-3,复垦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板结现象。不同覆土厚度下砂、粉和黏粒含量差异明显,总体上与该地区非重构土壤相似,基本属于粉砂质壤土。粉煤灰充填复垦后土壤颗粒组成由粉煤灰、覆土土源和覆土方式共同决定的,泥浆泵法覆土在不同水平间土壤颗粒组成差异较为明显。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不同层次的有机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提升程度与覆土厚度呈正相关。基于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法的复垦土壤含水量、容重、粉砂和有机质含量的RMSE分别为1.72、1.01、1.57和0.85;MSDR值分别为2.12、1.32、2.72和0.62,RMSE较小,预测精度较高,MSDR比较接近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综合考虑各理化指标对覆土厚度的响应特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下覆土厚度40~50cm较为合理。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法比较适合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理化指标空间预测。  相似文献   
102.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天水油菜开花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开花生物学特性是开展蜜蜂授粉试验的基础。为更好地利用蜜蜂为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油菜授粉,于2009-2011年连续3年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甘肃省天水市广泛种植的‘天油六号’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油菜开花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群体花而言,油菜初花后第9天开始进入盛花期,第31天转入开花末期,盛花期时间为22天;而对于单株油菜,‘天油六号’第9天的单株开花数量显著高于前8天,第19天时达最高,每株开花数可达25.43朵,此后,开花数逐渐减少。而对一天的开花动态研究表明,油菜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6:30-12:30之间,其中8:30-10:30为每天的开花高峰期。对油菜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研究表明:花后1 h花粉活性最强,柱头的可授性也最强。一天中,9:00-15:00期间所开花花后1 h的花粉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的花粉活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商洛地区中药材种植基地不同类型土壤的肥力状况,为该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商洛地区中药材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其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商洛地区中药材基地土壤综合肥力系数高于0.9但低于1.8,土壤肥力一般,各类土壤肥沃度存在差异但不明显,潮土和黄棕壤较肥沃。[结论]商洛地区土壤p H适宜,土壤质地良好,阳离子交换量较高,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4.
开拓者之路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全国各行各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山西省原平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顺应改革大潮,坚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全站同志团结奋战,求实创新,扎扎实实开展试验、示范、培训、指导等推广服务工作。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全市农业主产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农村经济的逐年增长,光辉的业绩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同时也为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5.
团结进取奋力开拓全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成绩斐然□张世文山西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立足增加农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方向,积极试验推广机械化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种、沟播、农户笼养鸡、山区半机械化、农作物间套种、果园...  相似文献   
106.
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对采样密度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地区土壤有机碳(SOC)为目标变量,对比4种不同采样密度下SOC质量比空间变异的结构变化以及在不同采样密度下不同空间预测方法对SOC质量比空间预测不确定性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SOC质量比关于地形因子的趋势属于宏观趋势,以低采样密度的趋势拟合效果最优;随着采样密度的增加,SOC质量比及其去趋势后残差的系统内部随机变异逐渐增强,结构变异逐渐减弱,变异函数的分布也越平稳,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减小。另外,变异函数的变程可能也影响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增加采样密度和引入地形因子辅助的回归克里格法均可以提高北京地区SOC质量比的预测精度;在预测精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引入地形因子辅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采样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引进的10个国内外早、中、晚熟纤维亚麻品种在安徽凤阳的生育特性、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亚麻南移安徽后生育期延长,长达78-86 d,株高达99-123 cm,工艺长度83-104 cm;原茎产量6170-9258 kg/hm2,长麻率15%-18%;种子产量658-1019 kg/hm2,千粒重3.3-4.0g,发芽率85%-94%。综合比较后得出黑亚12号、Ar-gos、双亚5号、DTANE四个品种最适宜于安徽种植。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实产量以及果树寿命,克服化学药剂给果实、果树、人体以及环境带来的副作用,将蜂蜡、蜂胶液与中草药液复合,形成的深咖啡色膏体状制剂对于果树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验室分别用蜂胶和中草药提取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稀释浓度为50%的蜂胶液对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稀释浓度为20%的中药液对这2种真菌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采用2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无交互作用)与抑制真菌试验,发现组合A1B3为最优水平组合,其对2种真菌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在果园中对修剪枝及患腐烂病害的果树涂抹蜂胶蜂蜡复合制剂,能起到良好的保护和防治功效。  相似文献   
109.
以北京市平原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功能区、不同种植模式及不同母质类型等因素,基于经典统计学、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插值法,从点与区域两个方面对不同土壤深度(0~25、25~50 cm)重金属Cr含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及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不同土壤深度重金属Cr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区域比较以海淀和丰台平均含量为最高;空间分布上,不同土壤深度(0~25、25~50 cm) Cr含量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其分布以城区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从单因子评价看,处于警戒线以内的区域面积仅占研究区总体的19.16%(0~25 cm)和14.81%(25~50 cm),存在明显富集现象。不同功能区重金属Cr含量在不同土壤深度中排序均为都市生活区 > 农业保障区 > 水源保护区,且对不同土壤深度Cr含量存在显著性影响;种植模式及母质类型对不同土壤深度Cr含量无显著影响,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成果可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一步治理和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硫磺矿废弃地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西南地区某硫磺矿废弃地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连续采集了2015、2016年土壤表层样品126个、50个,利用经典统计分析、单因子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来评价复垦土壤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并利用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法进行空间预测,旨在探索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时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较于2015年,2016年各土壤重金属变异性均增大,Cd变异系数高达1.04。由P_i和P_n值可知,Cd、Ni是研究区主要污染因子,且2016年P_n为3.05,土壤污染趋势加重。从重金属全量角度来看pH与有机质的变化可能对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演变具有一定指示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复垦土壤pH增加0~1个单位,有机质含量提高2%左右时,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建议后续治理中,在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较少地区可适当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