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犬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犬的视力。有研究表明氧化损伤是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目前对其疾病模型与发病机理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建立犬老年性白内障动物模型,为其后续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选取健康成年犬10只,随机选取6只为模型组,4只为对照组,用Fenton液造模。裂隙灯观察晶状体的混浊情况,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结构的变化,测定晶状体生化指标的改变,判定造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晶状体混浊度变化明显,光镜和电镜下能观察到凋亡现象,T-SOD、GSH-Px和MDA值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证明用Fenton液囊袋内注射即可成功建立犬老年性白内障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72.
连翘等8种中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相关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化脓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化脓棒状杆菌、无乳链球菌等6种奶牛乳房炎致病菌,采用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瓜蒌、天花粉、白附子、金银花、木鳖子及其复方进行药物敏感度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化脓链球菌,白附子、连翘高敏,紫花地丁、复方中敏;对于停乳链球菌,紫花地丁、瓜蒌、白附子、连翘高敏,蒲公英、复方中敏;对于表皮葡萄球菌,白附子、连翘高敏,金银花、复方中敏,瓜蒌低敏;对于克雷伯氏菌,白附子、复方高敏,连翘中敏;对于化脓棒状杆菌,紫花地丁、瓜蒌、白附子、连翘、复方极敏,蒲公英、金银花高敏;对于无乳链球菌,连翘、白附子极敏,复方、瓜蒌、天花粉、蒲公英、紫花地丁高敏;木鳖子对于6种致病菌均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旨在探索膏芩口服液对内毒素发热小型猪的解热效果及机制。40头试验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安乃近组、膏芩口服液组,每组10头。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μg.kg-1,连续2次,间隔12 h,腹腔注射攻毒复制试验猪发热模型,第1次攻毒6 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安乃近组注射安乃近;膏芩口服液组灌服膏芩口服液,1次.d-1,连续3 d。分别监测每组6头试验猪的基础体温和攻毒给药后1、3、5、24、30、42、54 h肛温,观察临床症状并评分,并在54 h时,各组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TNFα-、IL-1、cAMP、PGE2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缓解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临床症状,降低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NF-α、PGE2、cAMP、IL-1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PGE2、cAMP含量(P<0.05),但对于IL-1作用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膏芩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其解热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细胞因子TNFα-的生成,减少发热介质PGE2和c...  相似文献   
74.
醇提中药关木通粉末,经旋转蒸发、真空干燥后得到粗提药物浸膏;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浸膏,静置分层后调节pH至3得到马兜铃总酸粗品;经硅胶G柱层析,洗脱液为氯仿∶乙酸乙酯∶苯(2∶1∶1),重结晶洗脱液得到黄色结晶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并测定结晶体中马兜铃酸A含量。结果显示黄色结晶体为马兜铃酸A单体,结晶体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达99.2%,表明该提取方法可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马兜铃酸A。  相似文献   
75.
茶皂素对潮土重金属污染的淋洗修复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了探讨茶皂素淋洗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该文采用振荡提取和土柱淋洗的方法,研究了茶皂素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茶皂素溶液的浓度和土壤的pH值对重金属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土柱淋洗试验中,采用质量分数7%茶皂素溶液作淋洗液,pH 5.0±0.1、土液质量体积比1:4为最佳淋洗修复条件,此时,Pb、Cd、Zn、Cu的去除率分别为6.74%、42.38%、13.07%、8.75%,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Cd>Zn>Cu>Pb。茶皂素淋洗能有效去除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的重金属,从而大大降低了重金属的环境风险,同时说明茶皂素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淋洗修复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6.
动物性食品中4种药物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北京地区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情况,随机抽查北京京郊几家猪场、鸡场和商场,检测4种药物(盐酸克伦特罗、氯霉素、磺胺类、氯羟吡啶)的残留情况。盐酸克伦特罗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取206份猪肝、240份猪尿测定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阳性数分别为19、23,阳性率分别为9.22%、9.58%;氯霉素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取150份鸡肝测定氯霉素残留,阳性数为15,阳性率为10.00%。磺胺类药物和氨羟吡啶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取50份猪肝、50份鸡肝测定磺胺类药物残留,结果全为阴性;取100份鸡肝测定氯羟吡啶残留,结果全为阴性。检测结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7.
绿原酸为金银花主要有效成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出绿原酸在实验性乳房炎奶山羊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为将来绿原酸用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试验旨在研究D-半乳糖饲喂及D-半乳糖、葡萄糖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4种方法能否成功建立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找出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性高、实用性及可重复性强的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方法,并为犬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D-半乳糖饲喂(日粮30%)及50% D-半乳糖(15 g/kg)、50%葡萄糖(15 g/kg)和STZ(70 mg/kg)腹腔注射4种方法对同日龄大鼠进行模型建立,试验周期为30 d,给药48 h后尾静脉穿刺测定血糖,72 h后用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变化情况,每隔3 d测定体重变化,同时每天测定饮水量及摄食量。试验结果显示,D-半乳糖饲喂组晶状体无异常变化;D-半乳糖腹腔注射组和葡萄糖腹腔注射组血糖始终未达到糖尿病血糖标准,但均在第3天可见白内障发生;STZ腹腔注射组在72 h动物出现糖尿病症状,4~5周诱发白内障。结果表明,D-半乳糖饲喂不能使大鼠产生白内障;D-半乳糖腹腔注射及葡萄糖腹腔注射仅需3 d即可诱发白内障,快速且成模率高,适合进行白内障药物延缓效应的研究;STZ腹腔注射需4~5周建立糖性白内障模型,因而更适用于研究糖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EGFP及目的基因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用RT-PCR法扩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urf2的CDS区,构建克隆载体pEASY-Zero-Smurf2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酶切并测序鉴定。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3-Smurf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检测Smurf2的表达。PCR结果显示扩增出Smurf2基因片段大小约为2247 bp;重组质粒pEGFP-N3-Smurf2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表明Smurf2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脂质体转染后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EGFP-N3-Smurf2表达载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murf2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且EGFP-Smurf2重组蛋白有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murf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能明显提高细胞内Smurf2的表达,为研究Smurf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茶皂素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振荡离心的方法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茶皂素在不同浓度、pH值和离子强度下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CR法研究了茶皂素处理前后土样中各形态的重金属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茶皂素浓度的增加,重金属的去除率随之增加,在茶皂素浓度为7%时,对供试土样中重金属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去除率分别为Cd 96.36%,Zn 71.73%,Pb 43.71%,Cu 20.56%;随着土壤环境pH值的增加,重金属的去除率随之减少,适宜的pH范围在5.0左右;离子强度对Pb,Cu的去除效率影响不大,Zn,Cd的去除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比较茶皂素处理前后土样中重金属各形态含量的变化,发现酸溶态的重金属更易被茶皂素去除,其次为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重金属很难被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