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从陆地棉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脂质转运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G)基因,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陆地棉TM-1基因组中筛选鉴定LTPG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基因复制、基因结构和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预测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分析LTPG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在烟草叶片中采用瞬时转化法检测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在陆地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95个GhLTPG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这些GhLTPG蛋白聚为5类。片段复制是GhLTPG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原因。Ka/Ks分析表明GhLTPG基因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部分GhLTPG基因响应低温、高温、盐和干旱胁迫。表达分析结果显...  相似文献   
42.
干旱的频发严重影响到华北落叶松的生长。为了分析间伐对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干旱抗性的影响,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选取2001年间伐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进行树木年轮学取样,采集了25棵树的48个木芯。通过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间伐前后树木生长差异和干旱抗性差异。结果表明,生长季6-7月的温度对树木生长具有负效应,而6-7月降水对树木生长具有正效应。相对于温度和降水,生长季6-7月份的干旱是影响华北落叶松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间伐后树木生长对干旱的敏感性显著低于间伐前(P<0.05),并且间伐后树木对干旱的抗性显著强于间伐前(P<0.05)。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间伐可以有效改善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并增强华北落叶松对干旱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43.
本文作者详细分析了环境因素造成生理性障碍引起的西瓜肉质恶变,不当的气候条件极易造成西瓜肉质恶变,而且生理性障碍性西瓜肉质恶变,对于购买者极难判断。同时列举了两种病害性西瓜肉质恶变的情况,简单描述了其为害症状、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通过对西瓜肉质恶变原因的详细分析,以期瓜农能够趋利避害,起到对西瓜肉质恶变避免或及时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4.
着重介绍了无籽西瓜发展历程、目前无籽西瓜的原理、西瓜四倍体除草剂Oryzalin诱变的科研进展、Oryzalin诱变四倍体西瓜的前景以及分析了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无籽西瓜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往往是重栽培,轻品种改良。Oryzalin是一种强有效的染色体加倍诱变剂,它通过与受体微管蛋白亲和,干扰植物细胞的正常有丝分裂,使细胞染色体加倍,且具有超越秋水仙碱的诸多优点。Oryzalin加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工厂化、大通量、系统化研究和培育四倍体、三倍体西瓜育种成为现实,必将带来育种技术和品种的新突破,显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正>西瓜天地膜低畦栽培模式具有以下优点:在天地膜栽培中,低畦栽培形成的空间要比龟背畦大1/3以上,更有利于发挥天膜的增温、保墒作用;瓜苗移栽定植时,正值开封地区早春多风季节,低畦栽培时天膜位置相对较低,有利于减少早春风害;由于种植畦相对较低,灌水方便,可做到省工、省时、节水;在天膜开始放风之后,天降小雨即可透墒,可减少浇水次数;低畦栽培坐瓜畦较高,灌水时也只是根部及基部的蔓、叶遇水,坐瓜畦可基本保持干燥,有效地降低瓜田  相似文献   
46.
为明确温度对白僵菌侵染烟粉虱的影响,在5 个温度(19、22、25、28、31 ℃)条件下观察研究白僵菌加拿大1
号菌株的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速度、胞外蛋白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8 ℃时,加拿大1 号菌株的上
述参数值均最大,对烟粉虱的致病力最高;温度过低或过高,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速率、胞外蛋白酶及几丁质酶活性均显
著降低,对烟粉虱的致病力也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47.
秋乐杂9号(开杂棉2118)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交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衣分高,纤维品质优良,耐肥水,抗倒伏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优良特性。株型清秀,透光性好,中后期叶功能好,结铃性强。特别适合黄河流域棉区多熟间作套种模式种植。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掌握盲蝽在豫东的发生规律,从而有计划地防治,在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棉花试验田设置10个试验点进行棉花生育期性诱剂诱集盲蝽试验。从结果看出,采用性诱剂在田间进行盲蝽成虫的动态监测,可为确定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提供准确的时间依据;且诱杀盲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9.
棉太金在豫东地区对棉花的调控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棉太金、助壮素、整枝矮丰灵3种药剂对棉花的调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助壮素对棉花主茎节间伸长和棉花果枝伸长抑制作用最强,但对棉花增产作用贡献不大;棉太金、整枝矮丰灵对棉株主茎节间伸长和棉花果枝伸长抑制作用相对缓和,对棉花实收籽棉产量因素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0.
种植密度对豫东地区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当地优势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豫东地区种植密度对棉花群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小区子棉产量以每公顷3.75万株最高,小区皮棉产量以每公顷4.50万株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产量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把影响产量各因素分为两种主成分,二者可以解释棉花产量因素的88.89%。从主成分综合模型中各性状对棉花子棉产量总的得分来看,每公顷4.50万株的种植密度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