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为了满足链锯的链速向高速方向发展,锯链的节距应变小。现有国内外有关链轮的设计计算理论只适用于锯链节距为15mm或15mm以上的锯链与链轮的正确啮合与链轮设计。而节距t≤10.26mm的链轮设计应用现有的链轮设计计算理论进行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对国内外不同节距锯链结构,外形尺寸以及锯链与轮链啮合实际状态的比较、分析,研究出锯链与链轮的正确啮合的理论,并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善的链轮设计计算理论。依据本  相似文献   
12.
繁峙县砂河镇代堡村坐落在滹沱河畔,紧倚108国道,全村有4 500余人,土地460余hm2,是繁峙县第一大村.村里有一个村民拥护、团结奋进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和一位胸襟开阔、锐意进取的带头人,他就是支部书记杨国升.  相似文献   
13.
14.
<正>楸树原产我国,适应生产区域东起海滨,西至甘肃,南始云南,北到长城。该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是我国传统栽培的优质用材树种。揪树繁殖容易,种子、根、枝条均可用作育苗。但楸树不宜结种,实生繁殖困难。梓砧嫁接楸树育苗,是我们近年来实践总结出的一种较好的育苗方法。嫁接苗木,由于接穗和砧木的相互影响,其适应性和抗逆性,特别是速生性等遗传品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树苗的培育(1)整地 梓树为小粒种子,育苗要求较高,圃地应深耕、细耙、平  相似文献   
15.
茶树是以收获叶片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上,茶树旺盛的生殖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比较有无花芽和采摘花芽对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茶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中茶108为材料,试验设3个处理:T1为有花芽未采摘,T2为采摘花芽,T3为无花芽。在春茶期,分别于3月15日、3月18日、3月22日和3月25日进行采样,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开花会显著降低春茶产量,与有花芽的T1相比,T3处理前3次采摘分别增加了114.3%、55.1%和76.5%。可采摘芽头数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与T1相比,T3处理各个时期鲜叶芽头数分别增加了100%、55%、31.6%和9.9%。T2摘花处理也能够显著提高可采摘芽头数量。茶树开花与采摘花芽处理对春茶期间茶叶百芽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1次采摘时,T1处理百芽重最低,T3处理的百芽重最高,达到3.1 g。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无花芽的T3处理鲜叶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有花芽的T1处理;与T1处理相比,摘去花芽后T2处理的鲜叶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不同处理间鲜叶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主要体现在磷(P)、钾(K)含量上。第3次采样时,T1的P含量最低,为5.0 mg·g-1,T2和T3处理P含量均为5.7 mg·g-1;第4次采样时,T1处理K含量最低,为17.0 mg·g-1;T2处理K含量提高到19.8 mg·g-1,T3处理的K含量为20.9 mg·g-1。茶树开花会造成春茶产量下降,尤其是前期春茶产量下降程度更严重。同时也会造成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的降低,进而影响茶叶品质。花芽长成初期,通过采摘花芽能够有效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探索通过合理的修剪和采摘、化学除花、合理密植和遮荫等措施来减少茶树开花,从而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也称为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是猪呼吸道传染病。病猪在临床和剖检上出现肺炎和胸膜炎的特征症状和病变,急性者病死率高,慢性者常能耐过。  相似文献   
17.
18.
铜、铅、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牙鲆组织CAT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重金属对牙鲆肌肉、内脏团两种组织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规律。分别研究了铜、铅、镉等单一金属暴露和混合金属暴露对才鲆过氧化氢(CAT)的影响规律:以及在海水中各种重金属浓度一定的前提下,TOC的浓度变化对牙鲆组织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7天的暴露实验中,海水中cu、cd、Pb不断被牙鲆蓄积,在牙鲆组织中蓄积的顺序为:内脏团)肌肉。重金属在牙鲆组织中的蓄积对酶活性影响显著。牙鲆组织CAT(抗氧化活性系统酶)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反映敏感,CAT酶对混合重金属的早期污染只有指示监测作用,能灵敏指示重金属污染的优选组织是内脏团。  相似文献   
19.
以苹果腐烂病菌、棉花立枯病菌为试验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对55种中草药的乙醇、丙酮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多数供试中草药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苦参、桑白皮的乙醇、丙酮提取物表现出了强烈的抑菌活性,对供试的2种真菌抑制率都在85%以上,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食荚豌豆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索热处理对食荚豌豆保鲜的效果,实验研究了40℃ 20 min、40℃ 40 min和50℃ 20 min热水处理对食荚豌豆在1℃贮藏期间主要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0℃ 20 min和40 min热水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食荚豌豆腐烂的发生,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豆荚的呼吸强度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抑制豆荚丙二醛(MDA)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及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从而起到延缓豆荚衰老和品质下降的作用,因而在食荚豌豆保鲜中具较好应用前景。50℃ 20 min热水处理对延缓食荚豌豆衰老和保持品质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