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6篇
  26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2017年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条带种植方式下设置了4种不同带间距,分别为D3(50:40,50 cm种6行,空40 cm)、D2(50:30,50 cm种6行,空30 cm)、D1(50:20,50 cm种6行,空20 cm)和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CK).结果表明,总茎数随着带间距的增大而降低,表现为D 1>D2>D3,成熟期D2处理总茎数最大.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D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低,分别比CK降低6.82%、11.74%、10.09%和13.07%,成熟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孕穗、开花、成熟期D2处理叶面积指数最大,与CK相比分别提高11.11%、19.28%和25.03%,D3处理叶面积指数最低.随着带间距的增大,冠层内总光截获率降低,孕穗期和灌浆期D3处理光截获率分别比CK低12、9百分点;孕穗期条带种植各处理中下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是CK的1.39~4.8倍,灌浆期是CK的1.58~4.65倍.D2处理籽粒产量最大,比CK提高了5.68%,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比CK提高了2.47%和6.39%.综上所述,条带种植D2处理带间距配置能构建良好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2.
张哲  付柯  杨敏 《广东饲料》2014,23(9):34-36
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加入到禽畜日粮中能全面提升饲养效果。对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在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展望了茶多酚在饲料工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张哲 《果农之友》2014,(5):21-21,30
招远市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山区、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32.9%和38.4%,全市果园面积37万亩。山坡地果园占82%,水资源严重短缺,多数果园缺乏充足的水源,尤其是春季、冬季最容易受到干旱的威胁。从季节来说,冬季雨雪稀少:春季3月至6月上旬雨水较少,经常发生干旱,此阶段正值果树需水量大的生长旺盛期,春旱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因此节水保墒技术在我市果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4.
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大豆间作的作物增产、土地生产力提升和水分高效利用机理,优化辽西半干旱区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于2018−2019年在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设置了玉米大豆间作2行﹕2行(M2S2)、4行﹕4行(M4S4)、6行﹕6行(M6S6),玉米单作(M)和大豆单作(S)5种种植模式,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土地生产力、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间作模式作物总产量表现为M>M6S6>M4S4>M2S2>S,间作模式中作物对总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玉米>大豆,玉米贡献率为79.0%~87.3%,大豆贡献率为12.7%~21.0%;M6S6和M4S4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13~1.19和1.06~1.07,均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其中M6S6间作优势最强;M2S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小于1,表现为间作劣势;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0−50cm土层间作玉米与大豆存在水分竞争,60−100cm土层玉米和大豆存在水分互补;3种间作模式均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除M6S6间作模式外,M4S4和M2S2间作模式均降低了大豆水分利用效率;M6S6和M4S4间作模式水分当量比(WER)分别为1.18~1.21和1.05~1.06,水分生产力提高5%~21%,均具有间作水分利用优势,其中M6S6间作优势最强,M2S2间作模式水分当量比(WER)为0.99~1.01,间作水分利用优势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中M6S6间作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最强,能够显著提高农田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在辽西半干旱区农业生产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优良的经济植物--紫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Perillafrutescens)是唇形科喜温性草本植物。过去紫苏做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在我国广泛栽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紫苏在食品、医药、农业和工业方面都有可贵的开发利用价值。1食用价值紫苏茎、叶、种子营养丰富 ,其嫩茎叶含蛋白质13 .11 %、脂肪5 .06 %、粗纤维14 .49 %、磷0 .272 %、钙1 .14 %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春季采集紫苏嫩叶炒食、煮食、凉拌或制成咸菜 ,鲜香可口 ,风味独特。用新鲜紫苏茎叶取汁做汤称紫苏汤 ,吃起来清香爽口健胃解暑。紫苏汤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明代…  相似文献   
26.
紫云英的正常生长和水肥有着密切关系,紫云英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求也有所差异,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硼、钼,都是紫云英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肥料。故在紫云英不同生长期,适时、适量、合理的水肥是提高紫云英优质高产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27.
28.
29.
非洲紫罗兰极容易用植物组织培养法繁殖。只要取一片叶进行组培,50天左右就可以得到组培苗,再继续培养50天,就可以得到数以千万计的组培苗。只要栽培得法,组培苗移植3~4个月即可开花,所以一般花卉爱好者只要买几瓶不同颜色的组培苗,自己在家移植培养,就可以开个家庭非洲紫罗兰展览会了。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冷库的发展现状。根据冷库的特点,论述了冷库的管理方法,对我国冷库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