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是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基。本文在论证认清国情是关系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初级阶段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并连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时期就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而从中国现代化的层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92.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而引起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 [1,2 ]。近年来随着人附红细胞体病例的增多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的暴发流行 ,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3 ,4]。本试验探索了将用 IHA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 ,以便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种较为敏感、特异、实用和快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样品 猪附红细胞体病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均由本教研室提供 ,被检血清…  相似文献   
93.
果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与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中国是世界上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国家,果树产业产值居中国种植业的第3位.辽宁省果树产业总产值22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0%,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基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双岭子村和部分相似果树产业村的第一书记3年工作实效,分析果树产业的独特优势,梳理果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归纳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工作导向,进而凝练出果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基本范式,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推动果树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4.
对甘肃省庆阳市大豆点蜂缘蝽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点蜂缘蝽危害因地域和品种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全市受害减产率为6.3%,其中西峰区最为严重,减产率为10.3%,环县最轻,减产率为1.4%;大豆品种冀豆17受危害最重,减产率为11.0%,中黄39危害最轻,减产率为1.2%。同时,剖析了庆阳市点蜂缘蝽危害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点蜂缘蝽的防治建议,旨在为庆阳市大豆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5.
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初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引进的,以汾豆56为母本、汾豆62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_3代群体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陇黄1号2013—2014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产量2 442.00kg/hm~2,比对照陇豆2号平均增产3.75%;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1.30 kg/hm~2,比对照陇豆2号增产9.04%。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9.40%,粗脂肪含量20.52%。其突出特点是抗病性强、稳产、商品性优且适宜间套作。该品种于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等生态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6.
兰州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2016年在兰州地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当量比、水分利用效益、肥料利用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单作比较,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显著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单位面积产量较单作提高了1.59倍;水分利用效益为3.20元/m~3,较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分别增加了59.20%和171.19%;N利用效益为71.55元/kg,较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分别增加了27.02%和73.18%;P2O5利用效益为107.32元/kg,分别增加了24.07%和94.83%;K2O利用效益为134.15元/kg,分别增加了19.08%和62.36%。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实现了土地、劳动力、土壤养分和水热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约化利用,具有提高土地产出量及可持续利用性的优势,同时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适宜在该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7.
补充灌溉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陇中半干旱区不同补灌时期及补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补水、现蕾期补水和膨大期补水较对照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补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不补水处理(对照);其中,现蕾期补水3kg/穴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幅最高,产量和WUE分别达19 178.57kg/hm2(较对照处理高21.77%)和52.75kg/(hm2.mm);与对照相比,各补水处理普遍优化了马铃薯各产量构成性状,有利于大薯率和中薯率的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产量也较高。因此,现蕾期为旱地马铃薯需水关键期,对水分的变化敏感;现蕾期补水3kg/穴,可以作为半旱区马铃薯适宜的抗干旱节水高产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8.
黑粒小麦一般是种子颜色呈深紫、深蓝、紫黑品种的统称,它比白粒或红粒小麦的蛋白质和赖氨酸以及钙、铁、锌、硒等元素含量高。我国的小麦育种专家在多年的远缘杂交育种中,选育出了一些黑粒小麦.既具有较高的单产,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但是其抗逆性差、抗病性弱.尤其是抗条锈病品种缺乏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9.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穴播处理的产量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5.8%、32.5%,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分别提高11.1%、14.2%。在不同的播种方式下,地膜穴播、露地沟播和露地条播的最适宜密度分别为13.9、22.9和2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