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8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1篇
  12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41.
标准的分类及命名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论述了标准的分类与命名方法,并据此提出了建立全球标准信息系统构架需开展的工作,以期为标准分类及命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确定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对稗草的毒害作用是否与其诱导氧化胁迫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有关。[方法]通过离体试验研究了TeA处理稗草叶片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稗草叶片经500μmol/LTeA处理后,叶片中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47.86%和67.00%,表明TeA处理诱导了稗草叶片中活性氧暴发,并导致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大量积累。TeA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其中在500μmol/LTeA处理下,稗草叶片SOD、GR和CAT活性均较对照增加1倍以上。[结论]TeA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引起稗草叶片氧化胁迫,同时诱导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43.
对超高压保鲜过程中茶树菇的包装袋分离到的菌株WM1003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菌株WM1003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获得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过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PCR扩增结果表明,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大小约为1600 bp,其GenBank登录号为HM748831;通过在线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同已知菌Paenibacillus jamilae CECT 5266的相似性最高,为99.5%,初步将该分离菌株WM1003鉴定为Paenibacillus sp.;本文通过16S rR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M1003进行了鉴定,为茶树菇的超高压保鲜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4.
湖南常德西洞庭管理区养鸭户黄某养殖肉鸭共5000余只,分两群饲养,30日龄以内3000余只,2千克左右鸭的2000余只。两群的鸭舍与运动场均用渔网隔开。采用市售鸭颗粒饲料饲喂。3月份管理区阴雨绵绵,多雨潮湿,3月20日鸭群发生以流涎、摇头、瘫痪及拉稀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共计死亡150余只,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禽霍乱。  相似文献   
145.
针对旋耕机刀轴传统设计强度过于保守的缺点,采用机械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旋耕机刀轴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用经典力学方法给出初始值,再用Matlab软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效果显著,可大大节约材料和成本.  相似文献   
146.
四川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林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基于森林土壤碳清查方法对四川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碳密度的区域性差异较明显,表现为盆周山地区(150.9±13.3)Mg/hm2>盆地丘陵区(101.4±6.2)Mg/hm2>川西平原区(87.4±5.7)Mg/hm2;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盆地丘陵区,抚育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的影响显著,间伐后林分土壤碳密度为(125.8±9.9)Mg/hm2,比未间伐林分高54.0%(81.7±9.4)Mg/hm2.人工林经营对增大森林土壤碳汇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lant density on regularity of accumulation,distribution and transfer of dry matter on spring maize,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gronomy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n 2005.There were five density levels.The results was that the dynamics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single plant and population showed S curve,and the dynamics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the organ showed single peak curve.The effect of plant density on dry matter was more and more after elongating stage,the difference among all treatments was the biggest at the mature stage.Before grouting stage,the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in organ was not affected by plant density,but the ratio of dry matter in vegetable organ was increased,and that of the ear was reduced when plant density was increased after grouting stage.The ratio of transfer and contribution of dry matter in stem and sheath was increased when plant density was increased,but that of leaf was contrary.  相似文献   
148.
为了建立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免疫防控方法,以原核表达SIP(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蛋白为芯材,天然多糖为壁材,制备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聚丙烯酸树脂Ⅱ微胶囊口服疫苗,SIP口服疫苗微胶囊颗粒平均直径约826.5μm,包封率为72.02%,载药量最高达6.11%。微胶囊包裹的SIP蛋白在5种缓冲液中释放效果:p H 6.80p H 7.20p H 9.18p H4.68p H 2.00。体外实验证实微胶囊颗粒在模拟胃酸环境中蛋白释放量极小,数值为395.5μg;而在模拟肠液中,释放量最高达5426.0μg,其中240 min释放量为4911.1μg,释放度达90.51%,说明微胶囊能避免胃酸的破坏且肠溶性好。SIP微胶囊口服疫苗以投喂的方式免疫"新吉富"罗非鱼,分别以每克罗非鱼体质量免疫5和10μg SIP蛋白的剂量分组测试,4次免疫过程中,5μg免疫剂量组特异性血清效价为100–1~400–1,10μg免疫剂量组特异性血清效价为200–1~1600–1。4次免疫后,攻毒实验表明,5和10μg的免疫剂量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44.45%和66.67%。研究表明,微胶囊口服疫苗免疫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免疫防治提供方便、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9.
当前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种区试工作作为种业发展的基础工作 ,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试验质量 ,才能筛选出更多的生产需要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才能适应种子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面就我省区试工作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促进改革的建议。1 精减试点的问题目前 ,我省安排的区试点数量偏多。试点多 ,难管理 ,每年报废点所占比例也较大 ,进而引出平均到每个区试点上的补助经费偏低的问题。同样的区试项目 ,国家区试点比省区试点的补助经费高一倍还多。针对这些问题 ,…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将香菇、草菇和鸡腿菇分别进行不同程度脱水处理,测定了鲜菇及不同含水量的子实体分别在4℃、室温(15℃)及恒温(20℃、25℃或3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用菌的贮藏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各不同含水量香菇的贮藏时间越长;鸡腿菇除鲜菇外多数含水量在4℃低温贮藏没有明显效果。香菇在4℃条件下,含水量达到40%及以下,能长期贮存,而在室温(15℃左右)及恒温20℃条件下,含水量降到30%及以下才能长期贮存;草菇含水量降到40%时,室温下能延长货架期1d,在25℃条件下能延长货架期2d,含水量降到30%及以下在3个温度下均能长期贮存;鸡腿菇在供试3个温度条件下,含水量降到20%及以下才能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