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31.
<正>为了提升我国的生态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放在关键的位置。笔者首先分析了生态林业发展的现状,其次概述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内容和特征,最后指出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路径,希望能够改善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森林对整个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资源、抵御自然灾害等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使得生态环境每况日  相似文献   
32.
1.面包小麦龙麦26该品种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强面筋面包小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东北麦产区实现优质麦产业化工程、改善地产小麦品质的最理想品种.   经谷物品质鉴定,龙麦26含粗蛋白质16.4%、湿面筋43%,沉淀值50.2毫升、面团形成时间7.5分钟、稳定时间达10分钟.上述指标均超过黑龙江省当前推广的优质品种克丰6号,相当于加拿大推广的优质面包粉专用小麦品种指标.……  相似文献   
33.
针对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大多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加强农业推广教育,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改变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4.
为选择适合漯河地区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连续3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对3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田间表现、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得出,漯麦116、漯麦26、漯麦906、杂交小麦、华科016的丰产稳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适合漯河地区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的现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提出搞好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关键在于严把产地检疫关,从产地检疫入手.研究制定《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规程》.有计划、有步骤、周密细致地做好亲本种子管理、选址申请和审批、田间检验检疫、产地检疫合格证签发等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36.
漯麦4号(安90-2-9-2)具有抗寒、抗病、耐渍、抗倒伏、稳产高产的特点。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我们对其生育规律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1生育规律1.1生育期据多年多点观察,适期播种(10月10~15日)的漯麦4号,抽穗期为4月14~2...  相似文献   
37.
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核心是对亲本的遗传改良以及杂交后代的有效选择。为了达到小麦优质、高产、稳产、多抗、早熟目的,在亲本组配中,注重亲本遗传背景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状优良,用遗传基础丰富、配合力高、丰产稳产性好、矮秆、抗寒、抗旱、抗倒、适应范围广的弱春性品种周麦13为母本,  相似文献   
38.
39.
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漯玉33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漯玉336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及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其杂交组合为:R2005&#215;昌7-2。于201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0016。其核心技术是:丰产稳产性好,活棵成熟,品质优良,饲用价值高,符合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适合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40.
漯麦9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1999年以周麦13为母本、豫麦54(百农64)为父本配制成单交组合(编号为漯9908),采用系谱法定向选择育成,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和国家审定.该品种为半冬性,苗壮,抗寒,分蘖成穗中等;株型紧凑,株高75~78 cm,茎秆坚韧有弹性,抗倒性能特好;耐后期高温,灌浆快;穗层厚,穗大码密,白粒,半角质,子粒饱满,硬度高,商品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