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繁殖季节对克氏原螯虾(小龙虾)进行了药物催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药物HCG和LD对小龙虾均具有催产效果,产卵率均高于对照组的20%;HCG的最适浓度为150 IU只/,LD的最适浓度为1.5μg/只;HCG的催产效果比LD好。  相似文献   
32.
阐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克氏原螯虾共(连)作绿色种养模式中"三大、二水、一网"的配套工程建设,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一稻三虾"种养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施肥、绿色防控以及水位调控和投饵技术,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四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
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稻两虾”共作模式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稻两虾"共作模式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利用稻虾互利共生,实现生态种养一体化的农渔结合模式,其生产过程绿色环保、节本增效,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价值和应用推广潜力。为进一步规范该模式生产技术,从品种选择、田间工程设置、时空耦合、田间种养管理等技术层面进行操作规范,以期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推广应用"一稻两虾"共作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4.
克氏原螯虾交配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同性别(全雌、全雄)、异性别小龙虾在繁殖季节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同性别小龙虾雄性个体之间存在交配行为,但交配过程中的交配行为、交配时间、交配频率与异性别小龙虾明显不同;同性别小龙虾雌性个体之间没有观察到有交配行为;异性别小龙虾个体之间存在典型的交配过程。  相似文献   
35.
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及人工繁育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体长、密度、雌雄配比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的情况。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与体长、群体密度、性别配比等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虾苗饲养密度提高,自相残食率相应提高。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体长越大的虾苗其自相残食率越高。体长1.0~1.5、2.0~2.5、3.0~3.5 cm的虾苗,培育密度分别为667万、400万和267万只/hm2时,其自相残食率均在7%左右,人工培育虾苗时可以此为参照;在不同规格虾苗混养情况下,个体间体长相差越大,体长小的个体被残食的概率越高。人工培育虾苗时,应根据虾苗大小分群培育;成虾饲养密度小于16只/m2时,其自相残食率低于5%。人工养殖成虾时,养殖密度以15万只/hm2为宜。在雌雄比为(2~3)∶1时,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率为5%左右。在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配种时,适宜雌雄比应为(2~3)∶1。  相似文献   
36.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Ⅰ组),分别添加0.2%乳酸菌粉(Ⅱ组)、0.1%三丁酸甘油酯(Ⅲ组)、0.2%乳酸菌粉+0.1%三丁酸甘油酯(Ⅳ组),进行为期6周的生长试验,探究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和(或)三丁酸甘油酯对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基于16SrDNA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变形菌门、柠檬杆菌属分别为门、属水平的优势菌群.Simpson指数以Ⅳ组最高,Ⅱ组最低;Shannon指数以Ⅱ组最高,Ⅳ组最低;Ⅱ、Ⅲ、Ⅳ组Ace指数和Chao指数均小于对照组.②Ⅱ组增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3个试验组血清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组血糖、胆固醇及Ⅲ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③3个试验组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Ⅲ、Ⅳ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Ⅱ、Ⅲ组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这说明饲料中添加乳酸菌或三丁酸甘油酯均能改变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结构,改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37.
不同饵料配比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抱卵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饵料配比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生长和抱卵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饵料配比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抱卵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增饲水草、蚕蛹和小杂鱼饵料的克氏原螯虾生长较快,其中适当增饲水草的克氏原螯虾,无论雄虾还是雌虾,在44d中生长速度均表现最快,分别达36.23%和27.17%。在投饵和水环境完全一致的条件下,雄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均低于雌虾。雌虾的成活率是雄虾的1.12倍,这与自然界中克氏原螯虾雌雄比例为1.13:1、雌性明显多于雄性的事实基本吻合。雌虾的生长速度是雄虾的1.09倍,即雌性个体增重比雄性略快。均衡的植物性和动物性营养配置,有利于雌虾的抱卵,抱卵率可达75%,适当增饲牛粪、虾仁饵料的雌虾抱卵率也高达71.2%。可见有利于克氏原螯虾生长的饵料配比,不一定适合于其生殖和繁育,应根据不同生育阶段应配制不同的专用饵料。  相似文献   
38.
调研绍兴鸭在里下河地区的实际养殖状况、饲养技术水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为进一步发展生态养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40.
张家宏 《当代农业》2010,(19):42-43
扬州鹅属中型鹅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早期生长快、肉质优(细、嫩、香)、耐粗饲、适应性强、仔鹅具有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生产性能:放牧加补饲条件下,70日龄平均活重为3.5公斤.母鹅平均产蛋达7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