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8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88篇
  55篇
综合类   41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前,农户家庭小规模养鸡已经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般1000只左右的蛋鸡场,投资总量不算太大,既不影响农田管理,也无需雇人帮忙,还能为家庭创造可观的收入,这是近几年小型蛋鸡场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这类养鸡场技术水平不高,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较多,饲料的使用问题表现更突出,饲料报酬不理想.现就饲料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触变性原油再启动压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ouska触变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双速率含蜡原油触变性模型,编制了触变性原油再启动压力计算软件,将国外相关文献的原始数据代入计算软件,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计算方法优于文献发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3.
免疫接种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以提高鸡群的存活率,从而提高生产性能。但在养鸡生产实际工作中,常有些鸡场虽然已进行过某一疫苗的接种,但仍不能防止该病的发生,甚至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暴发,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用好疫苗,使其发挥最大保护作用,现将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总结。1注意疫苗的质量目前市售的疫苗常见有弱毒疫苗和油佐剂灭活苗,应根据免疫程序选用相应的疫苗。接种前要逐瓶认真检查疫苗的质量,若遇下列情况均应奔去不用。①没有标签或标签不清者;②疫苗瓶破裂或瓶塞松动者;③疫苗色泽和性状…  相似文献   
34.
35.
通过对《研究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条例》的试行,证明其指导思想正确,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项目设计基本合理,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比较客观公正,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研究生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有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6.
前言1979年《家畜繁殖技术进展》与1980年《家畜繁殖与人工授精》中曾报道介绍了江西省畜牧良种场张志宁利用牛巩膜血管变化诊断发情、怀孕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发情时,巩膜上呈现弥漫性充血,有许多细小鲜红色血管;妊娠时,巩膜有3条粗的、竖立的紫红色凸起血管;而当患子宫内膜炎时,巩膜上则呈现弥漫性充血,有许多较粗、显露的暗红色血管。此法在全国有关畜牧会议上作了多次介绍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β(PIK3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中国荷斯坦牛繁殖和产奶性状的关系。【方法】 通过混池测序对中国荷斯坦牛PIK3CB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筛选,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KASP)技术在1 160头健康泌乳中国荷斯坦牛中进行SNP分型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采用线性模型进行SNP与11个繁殖和产奶性状基于单位点和单倍型组合的关联分析。【结果】 在PIK3CB基因中共检测到了17个SNPs,筛选出7个SNPs用于后续分析。关联分析发现,7个SNPs与多个目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关联(P<0.05;P<0.01);位于外显子区域的g.130433743 A>G位点AA基因型个体和位于可变剪接区域的g.130448069 G>A位点GG基因型个体,其经产牛首末次配种间隔、产奶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最低,体细胞评分最高,上述基因型个体具有较短的首末次配种间隔,而产奶性能相对较差;g.130387717 G>A位点AA基因型个体,其初配日龄和青年牛首末次配种间隔最低,产奶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最高,该基因型个体的繁殖和产奶性能均较好,上述3个SNPs位点可作为中国荷斯坦牛繁殖和产奶性状的候选位点重点关注。单倍型分析发现,PIK3CB基因的g.130387717 G>A、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g.130433982 C>T、g.130446073 C>T和g.130448069 G>A 6个SNPs紧密连锁形成一个单倍型块,且与多个目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关联(P<0.05;P<0.01),其中H2H3和H2H4单倍型组合个体的繁殖和产奶性能较好,为优势单倍型组合。【结论】 中国荷斯坦牛PIK3CB基因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多态性与繁殖和产奶性状存在关联,g.130433743 A>G、g.130448069 G>A和g.130387717 G>A位点可作为潜在分子标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平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运用RAPD对我国川西高原及秦巴山区核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原产于川西高原和秦巴山区的74个核桃样本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330条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32个用于进一步分析,共得到324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0.1条带;其中279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86.1%。试验研究表明川西高原核桃由于地理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藏着宝贵的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资源。遗传多样性同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而畜牧业中的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等)特别是反刍动物中甲烷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加剧了温室效应,同时也造成动物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畜舍内环境的污染。本文综述了畜牧业温室效应的发展状况及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乙酰化处理对人工林木材耐光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为木材颜色调控技术及高耐光染色木材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樟子松木粉为试样,加入乙酸酐和二甲苯溶液,在120℃条件下分别反应5,10,20,40,60 min,测试乙酰化处理时间对木粉增重率的影响;分别称取1 g经不同时间乙酰化处理的木粉和未处理木粉,置于 UV老化试验箱内辐射100 h,利用红外光谱分析 UV辐射前后乙酰化木粉化学官能团的变化,通过热重和扫描电镜分析乙酰化木粉的热稳定性及其形貌变化。【结果】随着乙酰化处理时间的延长,樟子松木粉的增重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处理40 min 时木粉增重率最大;乙酰化木粉在1741 cm -1和1385 cm -1处的CO,C—H特征吸收峰强度均大于原木粉,处理时间40 min 时木粉的吸收峰强度最大;UV 辐射后,乙酰化木粉在1508 cm -1处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强度明显大于原木粉,处理时间40 min 时木粉的吸收峰强度最大,表明木粉经乙酰化处理后光稳定性得到提升;热重分析显示,经乙酰化处理后,木粉热分解所需的温度明显提高,表明乙酰化木粉的热稳定性好于原木粉;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乙酰化处理可增强木粉微观构造抵抗光劣化的能力。【结论】乙酰化处理能有效抑制樟子松木材的光降解反应并提升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