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盐县在2010年的晚秋蚕饲养中发生了大面积的农药中毒事故,全县实发晚秋蚕种18702张,中毒蚕种2100余张,占实发蚕种的11.23%,中毒事件涉及全县4个主要蚕区乡镇,11个村,1911户蚕农。这次晚秋蚕中毒涉及面之广,损失蚕种之多,在全县是罕见的,尤其是在茧价高,蚕农期待值较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因而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15,20,25℃3个温度梯度下,利用简易碘蓝比色法与GB/T 15683-1995分别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得的结果作成对数据的t测验发现,在15,20,25℃下,差异均不显著.在15℃下,当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时,简易法的测定结果略高于国标法,而直链淀粉含量高时则相反.在20,25℃下,简易法的测定结果普遍高于国标法,因此,2种测定方法在15℃下差异最小.通过研究还发现,简易法在不同温度下的测定值较稳定,标准曲线的斜率变化不大,因此简易法在温度15℃左右可以用于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0℃则用简易法测得的结果由于普遍偏高,因此可用于粗略的估计,不宜作为精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物品质分析与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课程同时为作物生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是作物生产学科的骨干课程,可以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由于作物品质包括农产品的物理特性、工艺品质、营养品质、食用、蒸煮(烘焙)品质等,是由多个品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复合体”,而义农作物种类繁多;产品各异,栽培、消费、育禽养殖,对品质要求的标准不同,因此,应以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作物品质的全面、正确理解为原则,以作物为主线、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方式来安排作物品质分折课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1节气与气候节气3月惊蛰和春分。惊蛰指土壤解冻,地温升高,冬眠蛰伏的昆虫及其它动物开始活动。春分即春季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直射线从南回归线北移至赤道时,各地昼夜时间相等,此时正值北半球初春,故称"春分"。气候3月为初春。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暖空气势力开始增强,气温迅速回升。北方平均气温大都回长到0℃以上。"九九"结束,土壤解冻,草木萌发,大地回春。常年3月份的后半月气温会明显回升。平均气温,大都回升到8℃以上,8℃是小麦拔节、玉米发芽的下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省各蚕区蚕种饲养量均有较大减少,而从一年中各期蚕种饲养量来看,尤以中秋蚕减少数量最多。因而中秋蚕生产的不佳成了这些年蚕茧下降的一个主要方面。为掌握中秋蚕饲养量减少原因,减缓中秋蚕种下滑趋势,笔者对海盐县中秋蚕生产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企求寻找稳定中秋茧生产的一些措施,以推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和蚕农的增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花芽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转折点,烟草作为模式植物,鉴定筛选花芽分化对低温敏感性不同的遗传资源,对研究植物花芽分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烟草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花芽分化与烟叶的产质量密切相关,鉴定筛选花芽分化对低温不敏感的材料,对提高烟叶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云烟97×贵烟1号F6代中选出的两个重组自交系LM2和HM1花芽分化的对低温的敏感性进行鉴定,旨在筛选特异种质资源。【方法】对LM2和HM1进行苗期低温处理,通过体视显微镜对其茎尖分化动态进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LM2在苗期低温处理下花芽分化进程与常温对照进程一致,苗期低温对LM2的花芽分化进程无影响,表明LM2是一个难得的对苗期低温钝感的材料;而HM1的茎尖花芽分化进程在苗期低温处理下较常温对照提前,表明HM2是对苗期低温敏感的材料,易受苗期低温影响。【结论】LM2和HM1是一对对苗期低温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的特异种质资源,可用于研究花芽分化响应苗期低温的机制、选育抗低温早花烟草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打除烤烟田间不适用鲜烟叶,研究3种田间打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打掉底部2片叶、顶部2片叶,可以促进留存叶片的生长,增加叶片长度和宽度;打叶处理减轻了病害的发生,赤星病、青枯病、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有所下降。建议生产上在烟株打顶后适时打掉底部2片叶,以促进叶片开展,减少病害危害。  相似文献   
19.
按小窝疏株密植种植方式,设置基本苗6苗/窝、4苗/窝和2苗/窝3个处理,研究了基本苗数对杂交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基本苗后,杂交小麦的单株成穗能力有极大提高,基本苗6苗/窝、4苗/窝和2苗/窝的单株成穗数分别为1.5个、2.0个和3.6个,穗长、有效小穗数和穗粒数都有提高,单穗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籽粒产量极显著提高,基本苗4苗/窝和2苗/窝的单株产量分别是6苗/窝的单株产量的1.58倍和2.93倍,基本苗4苗/窝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与6苗/窝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杂交小麦种植的合理基本苗约4苗/窝,折合约8~9万苗/667 m2;通过精量播种,充分发挥杂交小麦在营养生长方面的优势,促进植株的个体发育,提高繁殖系数,降低用种量和种子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天然提取物质防治小麦穗发芽研究(简报)张建奎张海峰巩桂芳(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400716)(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陕西杨陵712100)小麦穗发芽常造成严重的产量和质量损失。一般用种植抗穗发芽品种和化控防治。本试验首次从植物源天然物质中提取防治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