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1.
氧化乐果和杀虫脒混合液药效对比试验张志峰,朱国法,姚宏森(浙江省开化县特产局324300)长期以来,由于我县柑桔生产上使用单一农药,导致红蜘蛛产生抗药性。为此,1990年我们利用混合农药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试验设三个试区,分别在我...  相似文献   
112.
双季板栗     
双季板栗张志峰双季板栗是浙江省开化县特产局经过多年选育出的板栗新品种。它具有一年开两季花、结两季果的特点,第一季盛花期为6月上旬,第二季为8月份,成熟期第一季为9月上中旬,第二季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双季板栗当年种植(高接),当年就可结果,199...  相似文献   
113.
皱纹盘鲍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峰 《水产学报》2001,25(5):398-401
从皱纹盘鲍雌性个体的足部肌肉提取总DNA后,通过聚合酶连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得到一个扩增产物。经克隆、筛选、确定重组子产物。测序得到了长度为511bp的启动子片段。分析测序结果发现,皱纹盘鲍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DNA序列与目前己知的红鲍相应序列的相似度为95%;GC碱基含量为38.93%,较红鲍的低(59.2%);所得序列含有高度保守的基本表达调控元件,即一个CAAT框和四个TATA框。  相似文献   
114.
进行烟田土壤绿肥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在株高、叶片数量、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和烟叶外观质量等方面要好于空白对照,其中以移栽前40 d全量翻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5.
2013年,蒙阴烟草分公司在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有机物料还田改良土壤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的施用效果要好于玉米秸秆和八福仙烟草有机肥,其中以小麦秸秆7 500 kg/hm2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6.
体外培养细胞对研究生物的资源保护、功能基因及病害发生机理与防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海洋双壳贝类中可以长期存活的组织细胞是有限的。本研究采用植块法启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心脏细胞的原代培养,通过优化培养基的方法,建立了可使其长期存活的原代培养体系。根据组织块迁出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存活时间,确定L-15是3个培养基(L-15,M199,L-15+M199)中最适宜栉孔扇贝心脏细胞的基础培养基。通过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得出栉孔扇贝心脏细胞适宜的添加物组合:L-15基础培养基中添加5%胎牛血清、50 mmol/L牛磺酸和6 mmol/L Ca~(2+)。原代培养产物中以心肌细胞为主要的细胞类型,其中部分心肌细胞在原代培养14 d内可进行节奏性搏动;部分细胞可局部形成心肌束和肌管样结构;心肌细胞在体外存活时间达2个月。本研究将为栉孔扇贝基础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细胞平台。  相似文献   
117.
单环刺螠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学和荧光显微镜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以及核相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单环刺螠成熟卵呈卵圆形,核相处于生发泡尚未破裂的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在(21±1)℃时,精卵混合后约5 min,精子由卵偏向植物极一侧入卵,受精膜开举起,继而精核发生第1次膨胀.直至受精后约25 min,受精膜完全举起;受精后10~50 min,卵核相继完成二次成熟分裂,分别形成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受精后50~70 min,精核卵核分别膨胀,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进而相向迁移,最后在卵的中央联合形成合子核.受精后70~90 min,受精卵完成第1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卵裂球.单环刺螠受精全过程历时约70 min,略长于多数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受精持续时间.本研究旨在为今后单环刺螠人工育苗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8.
内蒙古是我国辣椒重要产区,在规模化、机械化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对内蒙古辣椒产业发展情况、种植分布特点、育苗和种植模式、生产效益、主要病虫害及机械化情况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内蒙古辣椒产业现状;总结了内蒙古发展辣椒产业的优势;并从优良品种研发与推广,轻简化、机械化栽培,集约化育苗,产后加工与流通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内蒙古辣椒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保护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研发,加大加工辣椒新优品种推广力度;保护地鲜食辣椒逐步实现轻简化栽培,露地加工辣椒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支持集约化育苗企业发展,促进新优品种的快速推广应用;加强辣椒流通设施建设,提升辣椒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119.
120.
对初始孵化到孵化后26d(变态前)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z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仔鱼的消化系统发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为12.5~15.5℃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方。随着仔鱼发育,消化道延长,肝胰脏出现。孵化后6d,仔鱼开口,消化道贯通,开始摄食。孵化后10d,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直肠,黏膜上皮褶皱增多。孵化后14d,卵黄囊消失,仔鱼完全依靠外源性营养。孵化后26d,胃壁较厚处出现胃腺,但不发达,幽门盲囊尚未出现。由结果可见,孵化后6d仔鱼开口,可开始投喂轮虫;孵化后26d,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但由于胃的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善,此阶段还应以活体饵料为主,一方面可逐渐加大轮虫的投喂量,另一方面可适当投喂较大的卤虫无节幼体等。本研究旨为圆斑星鲽人工育苗中饵料种类及投喂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