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通过圈养绿孔雀新城疫免疫实验研究,对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估。单苗实验组结果:低毒活苗LASOTA可以使抗体水平在4LOG2以上的时间持续6个月;灭活油苗可以使抗体水平保持在4LOG2以上8个月。联苗实验组接种LASOTA疫苗同时肌肉注射灭活油苗后,抗体水平保持4LOG2以上15个月,表明圈养绿孔雀宜采用联合疫苗免疫方法。联合疫苗的应用不仅表现在较高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低毒活疫苗还有产生黏膜免疫的重要意义。滴鼻或点眼接种LASOTA疫苗,要保证疫苗能够作用于哈氏腺,以激发动物机体产生黏膜免疫。此外免疫接种时机很重要,对该病的预防工作不应在动物机体较高抗体水平的时候进行免疫接种,也不应在动物机体已经失去保护力或隐性感染后盲目接种,应选择绿孔雀在健康无病情况下进行。同时为了有效地控制新城疫,必须加强禽群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32.
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摄食颗粒饲料的声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突破智能投饲系统的技术瓶颈,近年来采用被动声学技术开展鱼虾摄食行为研究成为热点之一。该研究主要采用被动声学技术获取单体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摄食声信号,从混合信号中提取完善的摄食信号,筛选可作为衡量大口黑鲈摄食活跃度的声学特征参数,以期对摄食活跃度进行量化。根据大口黑鲈喂食期间的同步音频与视频记录,确定信号类别并进行标记,主要提取每次吞食饲料的时域与频域特征,对比各参数与吞食次序之间的相关度。研究结果表明,摄食声信号能量主要集中于4~7 kHz,且大口黑鲈吞食间隔与吞食次序呈正相关,稳定性较强;而时域特征中的波形振幅极差与频域特征的功率积分值均与吞食次序呈负相关。吞食间隔、振幅极差及功率积分值均可以作为衡量摄食活跃度的量化指标,而共振峰与平均梅尔倒谱系数可作为摄食声识别参数,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养殖鱼类被动声学智能投饲系统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基于CFD的养殖污水净化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水产养殖污水净化对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相关要求及流化状态下反应器结构、操作参数与相流体力学行为的密切关系,该文利用构建的描述不同结构、操作参数反应器气液两相流动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操作参数下反应器液体流场、液体循环流量、气含率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对于内径200 mm、底部采用均孔布气盘的反应器,在表观气速为0.5~2.5 cm/s时,导流筒与反应器的内径比0.5,导流筒高度与反应器内径比6,导流筒下端到反应器底部距离50 mm,导流筒上端到液面距离100 mm为最优值;针对液体循环流量,使用相关数学模型求解理论值并与试验值进行比对,通过偏差分析探究了数学模型应用的局限性;使用MATLAB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反应器在最优结构参数下表观气速与液体循环流量、气含率的关系,验证了拟合公式的精确性。该研究为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在水产养殖污水处理中的设计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4.
大熊猫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动物园1只大熊猫腹泻,粪便呈浅红色、带粘液和胶冻样.经对粪便作细菌培养,分离出铜绿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对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力,是引起本次大熊猫腹泻的病原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5.
基于渔业产业现状,分析国内外在大型渔业平台、深海网箱和养殖工船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游弋式”养殖工船及深远海渔业的基本概念。受限于投资成本、技术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笔者针对现阶段渔业粗放型生产方式的现状,从国家战略、渔业改革和产业需求等角度分析深远海渔业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以养殖工船为代表的深远海大型渔业平台是实现渔业强国之路的有效途径之一,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深远海渔业平台的开发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6.
人畜共患旋毛虫病是由毛首目,毛形科Tric-hinellidae 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引起。最早由Paget(1853)在尸检时发现虫体并证明其能致病,经Dwen 详细研究后命名为旋毛虫。等认为旋毛虫有Trichinella spirlis种、T.pseudospiralis 种和T.nativa、T.nelsoni 两个亚种。关于种的分类,许多学者尚有保留,尤以nativa 及nelsoni 仍待进一步研究。旋毛  相似文献   
37.
大兴安岭北部属高寒区,是小麦丛矮病的高发区,也是大面积机播春小麦的种植区.拉93115小麦就是在这种生态环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38.
39.
在对北京动物园从南非引进的大食蚁兽进行检疫时发现粪便中有大量球虫卵囊,经鉴定为艾美耳球虫Eimeriaescomeli(Rastegaieff,1930)Levine and Becker,1933。从大食蚁兽新排出的粪便中收集卵囊并进行分离培养,卵囊经28℃孵化8 d可完全孢子化。卵囊多为椭圆形或亚球形,卵囊壁粗糙,呈棕黄色,无卵膜孔。卵囊的大小为长20.9±2.59μm,宽18.7±2.25μm,形状指数为1.1±0.07。卵囊壁厚度为1.1±0.18μm,分两层,外层厚,棕黄色的卵囊壁有放射状条纹,内层膜较薄,并且松散。卵囊内常有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轻微不对称,有斯氏体。大小为5.5~10.8μm×3.4~5.6μm,平均8.68μm×4.21μm。子孢子长形,平行排列,头尾相对。  相似文献   
40.
通过血液生化检测、病理组织学、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4只大熊猫的资料,认为消化吸收障碍是引起大熊猫营养不良综合征的原因;1.5岁之前是大熊猫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频繁排黏液、生长发育与食物转换不协调、致病菌的作用、过敏物质的刺激等均可引起消化道疾病,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营养吸收和消耗负平衡;为适应营养不足,机体减少甲状腺素分泌,表现出低甲状腺素(低T3)综合征;营养不良严重时可导致动物衰竭死亡;通过早期预防,改善发育过程中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饲喂方式,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出现慢性过程,必要时使用甲状腺素、强的松调整等综合措施,患病动物有望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