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5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南方地区水稻田为载体,构建低负荷耕作型水稻田湿地,考察水稻生长周期内不同水力负荷(HLR)条件下的COD、总磷、氨氮、总氮等污染物去除规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稻田排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后,装置的净化效果提升了4%~13%;当水力负荷为0.065 m3/(m~2·d)时,耕作型湿地对COD、总磷、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47.3%、84.0%、80.0%、68.5%;模糊综合评价表明稻田排水水质优于普遍农村污水设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32.
武进区漕桥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漕桥河流域42个自然村和22个河浜调查基础上,选择了7个村落5个河浜进行水环境重点整治规划,并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模式和河浜生态集中处理模式两种方案进行了工程效益分析,提出了模式实施具体建议。规划通过现场实地调查、搜集相关资料,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合理的指标,确定规划目标和工程规模投资概算。  相似文献   
33.
太滆运河流域水环境污染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源解析法对工业污染点源和生活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干湿沉降等非点源污染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了太滆运河全线常规监测断面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现状、客水水质及主要支浜水质现状。结果表明,生活污染源是太滆运河流域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太滆运河及周围河网以氮磷污染为主;两岸河浜的汇水使太滆运河水质下降;武宜运河与太滆运河交汇后,高锰酸盐指数与总磷污染均有好转,其中总磷由Ⅴ类转为Ⅳ类;锡溧漕河与太滆运河交汇后,使其污染更为严重,总磷由原来的Ⅳ类转为劣Ⅴ类,随后虽稍有好转,但入太湖前一直处于Ⅳ类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34.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由胡敏酸、富里酸等组成。为了解热处理对土壤DOM的结构和组分的影响,将水稻土样品在温度200℃、250℃、300℃和时间2、4、6 h下进行加热,对热处理前后的水稻土DOM进行了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紫外-可见光光谱的特征指标250 nm和365 nm紫外吸光度比值E_2/E_3,随着加热温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单位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下254、260、280 nm处波长SUVA_(254)、SUVA_(260)和SUVA_(280)则逐渐减少,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增加,DOM的芳香性和疏水性降低;加热后DOM在253 nm与203 nm吸光度的比值A_(253)/A_(203)由低到高,表明未加热时DOM组分芳香环取代基以脂肪链为主,加热后脂肪类物质大量分解。样品加热后的三维荧光光谱发生蓝移现象,荧光强度增加,同时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值与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值的比值r(A/C)降低,表明加热后土壤DOM芳香性降低,分子量降低。红外光谱特征表明,加热后DOM中羧酸类物质增多;200℃和250℃加热时,DOM中脂肪族类物质增加,300℃加热时脂肪族类物质减少。  相似文献   
35.
张文艺 《花卉》2016,(12):64-65
以贵州省作为例子,从技术、政策、参与方式、资金整合等方面来探索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下一轮的退耕还林的工程实施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沼液净化沉淀污泥制备颗粒肥料及其缓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猪场沼液净化沉淀污泥产生量大、氮磷含量较高、难以处置的问题,笔者以沼液净化沉淀污泥为原料,以聚乙烯醇和淀粉为助剂,制备了聚乙烯醇包膜肥、淀粉包膜肥、聚乙烯醇粘结肥、淀粉粘结肥等4种颗粒状缓释有机肥料,分别研究了水浸条件下4种颗粒状缓释肥的氮、磷缓释特性,从肥料基核、制备工艺及助剂、土壤环境3个方面解析了4种颗粒肥的氮、磷缓释机理。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粘结肥料保肥性最好,1 d的氮、磷溶出率最小分别可达2.5%和7.8%,淀粉粘结肥料保肥性较差,1 d的氮、磷溶出率最大分别可达5.6%和13.2%;模拟植物吸收28 d的氮、磷溶出率最大分别可达33.3%和40.4%。氮、磷养分释放指标均符合《缓控释肥料(HG/T 3931-2007)》评价标准要求。农作物生长特性对比分析表明,除淀粉粘结颗粒肥不适宜水稻田,聚乙烯醇粘结颗粒肥不适宜旱地农作物外,其余的均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田、旱地、果园、茶园等农作物的增肥。本研究对于猪场沼液净化沉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通过连续20年的持续调查,查明了杉木分布中心带北缘的族德杉木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数量成熟的关系,提出杉木采伐年龄确定的主要依据和应考虑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38.
通过连续20年的持续调查,查明了杉木分布中心带北缘的旌德杉木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数量成熟的关系,提出杉木采伐年龄确定的主要依据和应考虑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39.
苏南水网地区表面流人工湿地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水网地区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经济带,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村镇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太湖支流—永安河前桥表面流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将村镇污水的处理与河道生态修复结合起来,利用现场地形条件,将河道改造成生活污水处理点,采用“生物栅湿地净化沟+接触氧化池+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护岸” 组合工艺模式,对村镇污水进行处理,出水主要污染物CODCr、TN、TP、NH3-N等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排放要求,运行费用约为0.119元/m3。本示范工程对于整个苏南地区仍至我国南方水网地区村镇生活污水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0.
文章采用柠檬酸发酵液-氯化盐复合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振荡淋洗试验,选择5种典型土壤重金属(Cu,Ni,Pb,Cd,Zn),研究不同淋洗条件对重金属淋洗效率的影响,分析淋洗前后的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当柠檬酸发酵液原液(酸度4.1%)与0.1 mol·L-1的FeCl3按1∶4的体积比复配,在固液比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