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84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47篇
  123篇
综合类   546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319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环保政策改革和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蛋鸭叠层式笼养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笼养应激对蛋鸭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蛋鸭平养与笼养模式下血浆代谢物的差异。随机挑选平养组(floor-water rearing system,FWR组)和叠层式笼养组(cage-rearing system,CR组)蛋鸭各10只,跖骨静脉采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HR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获得20个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血浆代谢物图谱,经T检验等分析,取差异倍数(Fold-change) ratio≥2或ratio≤1/2、变量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q值<0.05为筛选条件得到显著差异代谢物并作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差异代谢物30种,其中上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14种(P<0.05),下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16种(P<0.05)。差异代谢物种类主要有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s,16种)、脂肪酰基(fatty acyls,4种)、羧酸及其衍生物(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2种),还包括苯丙酸、酚类、有机硫酸及其衍生物、甾醇脂质、嘌呤核苷、有机氧化合物、类固醇和类固醇衍生物、有机磺酸及其衍生物等代谢物;共富集到4条差异代谢通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发生极显著富集(P<0.01);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通路发生显著富集(P<0.05)。综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得到平养组和叠层式笼养组蛋鸭血浆中胆汁酸、牛磺酸以及甘油磷脂等显著差异,为后续深入探讨笼养模式影响蛋鸭的健康机制,解决蛋鸭笼养应激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水禽笼养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对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体外感染3D4/2细胞浓度、时间与细胞炎症水平进行探讨,建立PCV2体外感染3D4/2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以期为后期药物调控PCV2诱发3D4/2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3D4/2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0、10-1、10-2和10-3 PCV2感染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用DMEM培养,各PCV2感染组用不同稀释倍数PCV2液培养,2 h后均更换为含5%胎牛血清(FBS)的DMEM维持液进行培养,培养4、8、12和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及细胞上清液。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酶标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γ干扰素(IFN-γ)、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环氧合酶1(COX-1)和COX-2的分泌水平。【结果】100至10-3 PCV2作用4、8、12和24 h均能够成功感染3D4/2细胞。与对照组相比,100 PCV2在感染3D4/2细胞4、8、12、24 h后ROS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10-1至10-3 PCV2感染3D4/2细胞8、12、24 h后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100至10-3 PCV2感染3D4/2细胞8、12、24 h后,细胞内NO浓度及MPO活性显著提高(P<0.05),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IL-6、TNF-α、IL-10、IFN-γ、IL-8和MCP-1水平及COX-1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100 PCV2感染3D4/2细胞后,各炎症因子水平上升最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NO浓度逐渐升高,XOD活性逐渐降低。【结论】PCV2可诱导3D4/2细胞炎症反应,且100 PCV2体外感染3D4/2细胞4~12 h是建立炎症模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3.
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对南京滨江公园内10个监测点共5种类型的水体进行了每月1次的水质监测,获取了不同水体的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色度、浊度以及氨氮指标数据,探讨了园区内不同类型水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对水质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种类型水体的各项水质参数月际变化趋势总体一致;溶解氧、电导率、色度和浊度均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生态修复水体在溶解氧、电导率、色度、浊度和氨氮5项指标上表现最好;园区一般水体、景观水体以及湿地水体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Ⅳ类水质标准;市政河道水体的氨氮浓度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和溶解氧、电导率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溶解氧和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草莓和苹果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2006-2019年长期施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对其不同土层深度中土壤容重、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测算模型对土壤有机碳及固碳量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期施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了草莓和苹果种植区不同土层深度的容重和有机物含量(P<0.05)。②长期施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了草莓和苹果种植区有机碳的含量(P<0.05),其中草莓种植区的有机碳含量提高了89.58%,苹果种植区的有机碳含量提高了2.75倍。③不同测算模型对草莓和苹果种植区的有机碳和固碳量的结果存在差异。与实测法相比,基于估算法(IPCC,2006和Li等,2018)的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固碳量结果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有机源土壤调理剂改良果园土壤和固碳潜力提供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5.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设计和开发“浦北气象”微信公众号,将用户关心的天气实况、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台风路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警、雷达监测、卫星云图、景点天气和交通气象等资料,展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提供公众和行业专业用户快速获取气象服务产品的方式,实现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播及用户获取,为提升本地气象服务能力提供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66.
长期磷肥投入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各团聚体组分中磷素累积,而作为评判磷素是否向地下水迁移的重要指标,深层土壤团聚体磷素分配对长期磷肥投入的响应仍缺乏系统评估。本研究依托始于1981年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磷肥(NK)、氮磷钾化肥(NPK)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在长期试验40年后(2020年),分别采集0~20、20~40、40~6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全土和各团聚体组分的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并探讨了施肥-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团聚体磷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表现为>2 mm团聚体质量百分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NK处理相比,磷肥施用显著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全土和团聚体组分中有效磷含量,且NPKM处理的增幅最大。与NK处理相比,NPKM处理下0~20、20~40cm和40~60 cm各团聚体总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14~2.60、1.39~2.80倍和27.03%~180%,各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为12.95~18.29、7.57~12.31倍和70.67%~709%。同时,NPKM处理总磷和有效磷的增幅呈现出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水稻吸磷量和磷素盈余量也表现为NPKM处理最高,NPK处理次之,NK处理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团聚体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主要受磷素盈余量的影响,且团聚体中的有效磷含量还受总磷含量的直接调控。研究表明,40年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影响红壤稻田表层和深层团聚体磷素分配,且>2 mm团聚体组分中有效磷含量的响应最为敏感,通过调控磷素盈余可以显著影响团聚体中磷分配。  相似文献   
67.
吴罗发  董献华  张文毅  陈立才  舒时富 《南方农机》2021,(6):I0001-I0001,1-3
针对南方丘陵区水田机械化收获效率低、损失率大等问题,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宜南方水田水稻收获的4LZ-4.0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阐述了该机工作原理,对割幅、行走系统、脱粒滚筒、清选筛和操纵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机子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通过性好,转弯半径小;其生产率、含杂率、破碎率、损失率等作业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与同类机型相比较,生产率提高了22.9%,含杂率降低了38.8%,破碎率降低了50%,损失率降低了46.7%。  相似文献   
68.
69.
为降低播种动力消耗,提高播种质量,适应杂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一种气吸双层滚筒式排种器。阐述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及参数设计,通过对排种过程的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播种质量与滚筒转速以及吸孔负压的关系。选取合格率和重播率为试验指标,振动频率、滚筒转速以及滚筒负压参数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51.8 Hz、滚筒转速为8 r/min及滚筒负压参数3.4 kW时,平均合格率为93.21%,平均重播率为3.97%,该排种器能够满足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70.
一种高效生物土壤修复剂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农业时代,在给农作物创造高产的同时也制造了土壤板结,使得土壤环境恶化,沙化、盐碱化严重,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国家提出增产千亿斤粮食的总体目标,因此开发并改良我省西部盐碱地成了全省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同时一种土壤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