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1篇
  1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主要发生于笼养蛋鸡、种鸡的一种代谢病.该病对于家禽业会带来相当大的经济危害.发病时鸡冠和肉垂苍白,产蛋低或不产蛋,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肝呈土黄色,大而松脆,肝包膜下常有出血斑或出血凝块.  相似文献   
22.
氮肥运筹对红壤稻田移栽油菜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氮肥运筹的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各经济性状普遍要高;增施氮肥促进了油菜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和发育,控释氮肥在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成熟期的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在各处理中也相对较大,产量最高为1877.55 kg/hm2,比对照处理增产41.81%。  相似文献   
23.
西藏林芝中华红叶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华红叶杨在西藏快速繁育的方法。[方法]研究不同覆膜厚度对中华红叶杨成活率、苗高、侧根的影响。[结果]应用地膜覆盖进行红叶杨扦插育苗提早展叶5 d,扦插成活率达87%,比不覆膜的苗高增长92%,地下部分平均侧根增长60%,侧根数增加80%。[结论]红叶杨在西藏林芝地区宜采用覆膜扦插。  相似文献   
24.
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地温日变化规律及其谐波模拟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天气状况下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内无作物区和作物区地温的日变化规律及其模拟模型,采用HOBO传感器测定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状况下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内无作物区和种植番茄区不同深度地温日变化,并采用谐波法构建模拟模型,同时进行了拟合性验证。结果表明,晴天日光温室内地温存在水平分布差异,其中,在无作物条件下,日光温室南部地温最高,中部次之,北部地温最低;而在有作物条件下,日光温室北部地温最高,中部次之,南部地温最低;而且无作物区南部和中部的最高地温、最低地温和平均温度均高于作物区,而无作物区北部的最高地温、最低地温和平均温度则低于作物区。阴天日光温室地温的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晴天。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日变幅逐渐减小。日光温室内表层地温的这些日变化均可拟合为正弦函数,晴天无作物区和作物区的表层地温均可拟合为周期为π/72和π/36的2个谐波的正弦函数,阴天无作物区和作物区的表层地温可拟合为周期为π/72、π/36、π/24和5π/72的4个谐波的正弦函数,其模拟方程经实测值证实具有极显著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25.
张昆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123+127
概述了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典型症状、发生蔓延条件;详细介绍了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以及推广综合防控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明确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方法  依托2015年设置的红壤坡耕地耕作深度试验,选择免耕(NT)、耕翻10 cm(P10)、耕翻20 cm(P20)和耕翻30 cm(P30)共4个处理,研究了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结果  强降雨后红壤坡耕地0 ~ 60 cm土层对雨水的接蓄能力在P30处理达到了最大值,P20处理次之,P10、NT处理相对较差。耕作深度对0 ~ 30 cm土层雨水接蓄能力有显著影响( P < 0.05),而对30 ~ 60 cm土层雨水接蓄能力无显著影响(P > 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耕作深度对季节性干旱期红壤坡耕地0 ~ 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 < 0.01),耕作深度、土层深度和持续天数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季节干旱期0 ~ 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也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 < 0.01)。从0 ~ 60 cm土壤储水量变化来看,P30处理造成季节性干旱期耕层和亚耕层土壤水分消耗过快,而NT和P10处理增加了季节性干旱期亚耕层土壤水分的消耗,P20处理土壤储水量变化最小,比其它处理低2.26% ~ 11.79%。  结论  耕翻20 cm有利于雨水接蓄且季节性干旱期水分消耗最少,最有利于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0 ~ 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稳定,研究结果为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土壤水分调控耕作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揭示生物炭连续添加对旱地红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通过定位试验,探讨了低剂量(0.75~1.5 t hm-2)生物炭连续施用7年后油菜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溶解性有机碳荧光光谱组分及参数变化特征。【结果】与对照(CK)相比,生物炭施用降低了土壤交换性Al3+含量(0.69~0.87 cmol kg-1),提高了土壤pH(0.13~0.21个单位)、有机质含量(11.7%~18.1%)和可溶性碳含量(127.5%~127.8%);油菜单株角果数提高了39.8%~45.2%,油菜产量增加了3.5%~20.3%,其产量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呈递增趋势。连续施用生物炭有利于增加溶解性有机碳中类酪氨酸和类富里酸的比例,且显著降低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比例。与CK相比,连续施用生物炭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荧光指数降低了4.4%~10.6%,新鲜度指数降低了17.4%~18.4%,自生源指数降低了0.26(22.6%),而腐殖化指数增加了1.2%~5.1%。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性有机碳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Al3+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代谢产物与pH呈显著...  相似文献   
28.
“北粳南籼”是我国水稻栽培分布的主要模式.该文以粳稻“甬优8号”为示范材料,探讨了“北粳南移”后甬优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南方稻区种植粳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罗姗  张昆  彭涛  李宁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91-2393
分析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香格里拉县纳帕海湿地无序旅游活动对湿地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旅游活动强度的增大,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容重增大,总孔隙度降低,含水率降低,渗透性变差,土壤pH值升高,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C/N比值均有所降低,土壤质地变差,并且导致了植被覆盖率和多样性的降低,湿地生态环境处于恶性循环当中,湿地土壤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西藏东南部的茶园土壤进行调查分析,阐明了其土壤酸度、质地、有机质及养分状况 ,并提出了合理施肥和管理茶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