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8篇
  3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开展地表温度预报业务,提高逐日地表温度预报准确率,利用2007—2012年的ECMWF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及抚顺市的逐日地表温度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抚顺市地表温度预报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与ECMWF的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温度场和T213的散度场、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地面气压场、海平面K指数、水汽通量、相对湿度、温度场、地面气温和场涡度场均呈显著相关。对预报模型进行精度检验显示,地表平均温度和地表最低温度的预报效果较好,≤3℃预报准确率均达到79%以上。2种模型对比显示,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总体上优于逐步回归预报模型;逐步回归预报模型较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102.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城镇规模结构及变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村镇人口统计数据,通过GIS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用地和人口的规模结构及变动。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小城镇用地和人口规模的等级分异明显,且有向中高等规模城镇发育的态势;汾河流域小城镇用地和人口规模分布类型均为过渡型,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制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参考血清,筛选对实际防疫更具针对性的A型FMD标准血清,为研发安全高效优质的A型FMD疫苗提供实物支撑。[方法]用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提供的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第12代细胞毒AF/72/MF6-BF12,经测定并经Kaber法计算其TCID50为10-8.0/ml;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146 S含量,均值为189.0 ng/ml,远大于22.0 ng/ml的国际标准。将此细胞毒与弗氏佐剂联合制成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后分离得到血清。[结果]经物理性状检验、无菌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纯净性符合兽用生物制品标准要求;参照国际标准血清的抗体效价测定方法ELISA和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了此血清的抗体滴度,原血清,强阳性血清和弱阳性血清的中和效价均远小于1∶45,符合标准的要求。[结论]对比国际口蹄疫参考血清的抗体滴度确定强阳性血清为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参考血清,为以后筛选抗原谱广的制苗毒株提供实物支撑。  相似文献   
104.
对口蹄疫病毒Asia1/HeB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分布.结果表明,FMDV Asia I/HeB株P1基因长2 199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3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3 bp,编码211个氨基酸,VP2长6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VP4长255 bp,编码85个氨基酸.P1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复杂,含有较多的β片层结构和转角结构,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优势表位,VP4上也有少量的潜在B细胞表位.与已鉴定的B细胞表位相比较,该方法预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为试验确定FMDV AsiaI/HeB株P1结构蛋白的B细胞表位和反向疫苗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分析FMDV AF72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用凝胶电泳、PCR和SpeⅠ、SphⅠ双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确定AF72 VP2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AF72 VP2结构蛋白的3D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AF72 VP2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表明,口蹄疫病毒VP1,VP2,VP3 和VP4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变异率是无差异的(P>0.05);而他们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变异率差异显著(P<0.05).该毒株与20株源于GenBank中的VP2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保守区主要位于第1~23、37~51、66~76、85~101、124~142、165~199、205~219位.保守区氨基酸残基在维持VP2蛋白的空间构象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1~10、129~140、165~176氨基酸区段是AF72 VP2结构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6.
12月15日上午,安徽省长王三运主持召开省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7.
研究蓝点马鲛鱼皮抗氧化肽FractionⅡ(1~4 ku)对氧化损伤Wistar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D-半乳糖(D-gal)建立衰老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D-Gal模型阴性对照组;D-Gal+维生素E(VE)阳性对照组;抗氧化肽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肝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结合组织形态学来评价FractionⅡ对氧化损伤肝脏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各剂量组的FractionⅡ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AST和ALT活性,提高肝脏组织的SOD、GSH-Px、CAT活性和T-AOC能力,降低MDA和NO含量及MAO水平,并成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其中效果较好的高剂量(200 mg/kg)多肽处理组SOD、GSH-Px活性分别为236.27、182.23 U/mg蛋白,达到了正常对照及阳性对照组水平;AST、ALT分别降低至302.47和220.43 U/L,MDA含量降低至138.83 nmol/mg蛋白,也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H.E.染色结果也证实,FractionⅡ在保护肝细胞完整性、维持结构清晰、抑制坏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研究表明,蓝点马鲛鱼皮抗氧化肽FractionⅡ对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肝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濒危植物永瓣藤的种群生命表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永瓣藤模式标本产地安徽祁门县棕里村设置4块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对永瓣藤种群进行统计,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由于群落环境因子的差异,不同永瓣藤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棕里村永瓣藤种群以幼龄个体数量最多,中龄级别个体数量稍减,老龄个体最少,种群更新情况良好.2)不同样地的种群格局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聚块规模大体位于4 m2或16 m2附近.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幼龄个体大多为集群分布,在从幼龄一老龄的时间序列上呈扩散趋势.3)永瓣藤种群特征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群落区域小生境、永瓣藤生物学特征及人为干扰等.永瓣藤依靠无性繁殖进行种群更新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其种群扩散能力,同时,严格的生境需求降低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永瓣藤种群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远低于表象.  相似文献   
109.
橙色大白菜球叶总黄酮提取与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张鲁刚  张昱 《园艺学报》2007,34(4):923-928
以橙色叶球大白菜为试材对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12 (43 )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法是超声波法, 其提取工艺是以80%乙醇为溶剂, 在料液比( g/mL)为1∶20, 温度60℃条件下, 用频率为60 Hz的超声波连续提取2次, 每次提取1 h。以芦丁为标样,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RP-HPLC法进行黄酮测定, 比较表明, 分光光度法和RP-HPLC法测定的结果趋势一致, RP-HPLC法优于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大白菜黄酮的RP-HPLC测定法, 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 6∶93.4∶0.6,流速0.5 mL /min, 柱温25℃, 检测波长280 nm。  相似文献   
110.
扩频通信作为第3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系统需要完成快速复杂的信号处理,对电路的处理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为对象,用软件Protel99SE设计了以FPGA芯片EP1C3T144C8N为核心的系统硬件电路,并将VHDL程序下载到硬件电路的EP1C3T144 C8N芯片中,得到了实际的较为满意的扩频信号波形,证明实现了扩频调制。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与传统的实现方式相比,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减少了硬件延时,体现了FPGA的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和全硬件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