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59篇
  46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机手乐园     
都有爷爷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着草帽。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路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草帽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  相似文献   
12.
宁夏大风日数气候变化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宁夏23个气象台站1961—2004年共44a的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资料,统计分析了宁夏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4a来宁夏存在2个大风中心———北部的惠农和东部的麻黄山,西南部的隆德大风日数最少,春季是宁夏各站大风日数最多的季节;20世纪60、70年代是宁夏大风日数明显偏多期,80、90年代是偏少期,21世纪初期比20世纪80、90年代略有增加;大风日数气候倾向率16个站为负值,7个站为正值;大武口———石炭井一带、麻黄山、兴仁、泾源是大风日出现的沙尘暴次数占其沙尘暴出现总次数的百分率高值区,陶乐———盐池一带、中卫是低值区,且大风中心区与沙尘暴频发区不重合;惠农、麻黄山是大风日出现的扬沙次数占扬沙出现总次数的百分率高值区,陶乐、永宁、盐池、中卫是低值区;年平均大风日数、年大风日出现沙尘暴次数及扬沙次数均呈减少趋势,时间曲线变化趋势也相同。  相似文献   
13.
花椰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Ogura不育胞质为供体,不同生育期花椰菜品种为受体,通过回交获得花椰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该材料每世代均具有雄性不育特性,雄蕊主要呈戟形,少量呈瓣状,羽毛状,丝状及雄蕊心皮化,极少数花药具有花粉粒,花粉粒开裂,回交转育克服了不育胞质供体存在雌蕊功能障碍,闭蕾,败蕾,柱头外露以及蜜腺缺失等缺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马铃薯叶部病害识别中结构复杂、参数庞大,难以实现在移动设备上的良好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马铃薯叶部病害识别方法。首先,采集马铃薯叶部病害图像样本,再运用GrabCut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再基于MobileNetV3构建病害识别基础模型,并通过调整模型结构及宽度系数α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最后运用迁移学习的方式将预训练参数迁移至优化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马铃薯健康、晚疫病、早疫病、炭疽病及其他病害叶部图像识别准确率为98.00%,模型权重仅为0.68 MB,识别速率为0.014 s/幅。本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叶部病害识别在移动设备上应用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覆盖油菜研发团队研发的“草-旅-畜-沼-果”生态循环观光农业模式,该模式以覆盖油菜为载体,在果园行间裸露的土地上间作油菜,可以抑蒸保墒、提高果园土壤水分利用率和有机质含量、培肥果园土壤、抑制恶性杂草,减少化肥施用量,实现以地养地、无机换有机、秋雨春用,助力山地苹果园提质增效、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对比污水处理池中搅拌器不同安放角度对其水力特性的影响,文中基于Fluent对搅拌器在不同安放角度下的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适合搅拌器工作的较优工况.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 SIMPLEC 算法对不同工况进行模拟,对比相应的流速分布和搅拌器中心所在平面的速度分量.结果表明:当搅拌器安放角度为-15°时,处理池内平均流速较高该工况下处理池内平均流速较高且搅拌器消耗的功率较小.通过分析搅拌器安放位置中心横断面的速度分量发现,经过搅拌器的水体呈现螺旋状向流向方向发展;在直角坐标系中3个方向速度分量各不相同.在搅拌器安放角度为-15°时,水体流速在轴y,z分量较大且不与墙体冲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适当改变搅拌器的安放角度,可以有效改善水体循环流动,优化搅拌器的搅拌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潜水搅拌器的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选择及处理、播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侧卷流燃烧系统(Lateral Swirl Combustion System,LSCS)和分卷流燃烧系统(Separated Swirl Combustion System,SSCS)均是利用特殊设计的燃烧室壁面导流结构来引导缸内喷雾形成卷流运动,达到改善油气混合质量的目的。两种燃烧系统在缸内的布油策略不同,为对比研究两种燃烧系统的性能,该研究利用模拟增压单缸柴油机进行了侧卷流燃烧系统和分卷流燃烧系统在不同负荷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燃烧性能试验;采用AVL Fire软件探究了两种燃烧系统改善油气混合过程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侧卷流燃烧系统的燃油消耗率和碳烟排放均低于分卷流燃烧系统;相比于分卷流燃烧系统,侧卷流燃烧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2.4~7.8 g/(kW·h),碳烟排放降低了2.7~3.9 FSN(Filter Smoke Number,滤纸式烟度单位);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3.2~9.8 g/(kW·h),碳烟排放降低了2.3~3.8 FSN,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为4.3%,碳烟排放最大降幅为87.0%。仿真结果表明:侧卷流燃烧系统中,油束在分流造型的导流作用下形成侧向卷流运动,相邻两束卷流在流出分流造型时产生壁射流干涉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燃烧室内的空气利用率;而分卷流燃烧系统在活塞下行时,油束触壁位置的改变导致了燃油聚集现象,不利于油气混合过程。相较于分卷流燃烧系统,侧卷流燃烧系统的空气卷吸量增加了9.3%,在当量比为2~4区间内的燃油质量比例较小,在当量比1~2区间内的燃油质量比例较大,表明侧卷流燃烧系统的油气混合均匀性较好。因此,侧卷流燃烧系统对油气混合过程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明显提升了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性能,减少碳烟生成。研究结果可为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长期秸秆不同还田量下紫色土区土壤酶活性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以持续12年的四川紫色土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设置:秸秆不还田(CK)、30%还田(RMW30)、50%还田(RMW50)和100%还田(RMW100)4个处理,测定了土壤各种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与CK处理比较,RMW100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秸秆不同还田量处理均降低了β-纤维二糖苷酶(CBH)、纤维素酶(CL)、酚氧化酶(PhOx)和过氧化物酶(Perox)活性,提高了磷酸酶(Phos)、硫酸酯酶(Sul)、β-葡糖苷酶(βG)、α-葡糖苷酶(αG)、β-木糖苷酶(βX)、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β-纤维二糖苷酶(CBH)活性呈现降低趋势。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pH是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控因子,解释了方差变异的 60.20%,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紫色土区秸秆还田主要是通过土壤pH对土壤酶活性产生影响。秸秆100%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土壤pH,是提升紫色土区土壤质量最优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松塔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与生长坡向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与生长坡向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 同生长坡向条件下的落叶松松塔样本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生长坡向条件的不同,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 合物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变化不显著(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还原能力与多酚(R2 为0郾786)和原花青 素(R2 为0.899)含量的相关性较高,而清除1,1-二苯基鄄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与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的 相关性较弱;生长坡向的改变不会显著影响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